我兴奋的是不上课了,可以到处跑疯,看热闹。邻居彭大哥参加了一个学校的红卫兵组织,并负责组织的宣传工作。文革开始前,他爷爷奶奶就都回乡下了,大门洞里那间窄窄的偏房就成了他的小屋和闹革命的根据地。他从学校带回一台油印机,每天自己刻钢板,印传单。我从没见过油印机,非常好奇,就求建国大哥让我帮他印。每天印传单印的不亦乐乎,弄得晚上回家吃饭时得洗半天油污的手,可心里还挺兴奋。传单印好后,彭大哥就让我和小涛去太原街撒传单。这个事我是特别愿意干,觉得又刺激又好玩。我俩像电影里演的地下工作者似的,把传单藏在书包里,到人多的地方拿出一摞传单往空中一撒,然后跑到一边看大人满地抢传单,感觉太好玩了!那时的人政治热情都很高,看到传单就抢,也不管是什么内容,什么派别。
后来在人群里撒传单感觉不过瘾了,我就跑到沁园春副食品商店二楼去撒。二楼是办公的地方,一开始不让我上,我就让彭大哥开了个他们组织的介绍信,然后就很顺利地在二楼撒传单了。在二楼撒传单很开心,人多的时候我就撒一摞,人少的时候我就等一会。好多没抢到传单的人就在下面等着,还冲我喊:撒传单啊!我在上面看着楼下那些成年人着急的样子,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得意感。小涛不跟我来二楼,他喜欢在人群里撒,那让他感觉更兴奋。
偶尔我也看传单,大多时候是建国大哥看完后觉得有意思的就让我看。我记得有一个传单是揭发沈阳市长焦若愚的,说他当朝鲜大使的时候生活极其腐败,每天都要吃一盘鸭脚蹼,还说为他一个人吃鸭脚,朝鲜人民每天要杀一大群鸭子,非常浪费。好像留下鸭脚蹼,鸭子肉就都扔了似的。还有一张传单是揭发国家主席刘少奇的,说他贪污党的经费,为自己打了一个金鞋拔子。我虽然是个孩子,但也偶尔看《红旗飘飘》这样的期刊,也受过很多革命传统教育。当时真不理解革命那么艰苦,连饭都吃不饱怎么还拿钱打鞋拔子。后来才知道,刘少奇打金鞋拔子是为了便于保护和携带经费。在白色恐怖的年代,如果拿着大把的金钱很容易出事的。各种传单出现最多的词是“搞破鞋”。当时小,不明白什么是“破鞋”,就拿了份传单回去问我爸。我爸冲我一瞪眼睛:“你一个小孩子问这个干什么,把那传单给我扔了!”吓得我没敢再问。好几年之后才蒙蒙胧胧明白搞破鞋是怎么回事。
慧清二姐哪派也没参加,等到各派组织都自己出版自家报纸的时候,二姐还带我去坐落于中山路上的沈阳弟一百货公司门口卖过报纸,记得有人看我们卖的报纸还奇怪地问:你们哪派的啊?怎么哪派报纸都卖啊。我那时根本搞不懂哪个报纸是哪派的,等到后来,我才慢慢搞清哪个报纸是哪派的了,现在只记得有一个定期的传单叫《信不信由你》和一份辽革站派的报纸《铜墙铁壁报》。
下图为当年的沈阳一百,紧挨着的二层楼是外文书店。
![](http://www.78621.org/wp-content/uploads/2023/01/image-189.png)
(未完待续)
从亨廷顿的预言到特朗普的MAGA(2)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23)
五七大院(14)
莫言事件之我见
说孤独
五七大院(11)
散步偶遇(三)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22)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21)
个人眼中的中国引进外资简史 (2)
个人眼中的中国引进外资简史(1)
改革的代价:最近看影视剧的一点联想
关于纽约的冷知识(五)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21)
一颗好心对健康很重要
形形色色出国人(4)
形形色色出国人(3)
形形色色出国人(2)
形形色色出国人(1)
不读书的人更质朴(2)
不读书的人更质朴(1)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20)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19)
历史研究者的叙事(12)
- 全球化、市场化和民主化引发的种族矛盾 (1) - 02/01/25
- 散步偶遇 - 01/30/25
- 退休后的各种活法 - 01/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