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文革前的记忆都是零散和片段的,连贯不起来。记得上学前,经常在一起玩的是邻居小刚和孙叔家的小妞,再就是二记、隔我家俩门的同在东二楼的陈为民和邻居彭义光。
孙叔(孙静)家住东二楼正对楼梯口的那套房子,是与我家隔着一个大门洞的近邻,孙叔家住东侧两间,西侧是一对姓熊的年青夫妇,孙叔和程姨及姓熊的那对夫妇都在省商业厅工作。孙叔一家七口,孙叔两口子和孙叔的父亲,再加四个孩子,老大是姐姐,老二老三都是男孩,一个叫孙蒙,都比我大,只有小妹妹小妞和我一般大。小妞那时几乎每天都我家来玩,不是摆积木,就是把椅子放倒了玩骑马。有时也去院外疯,去中山广场辽宁宾馆走那个铁管子围栏,把铁管子当平衡木练。我的上门牙有一个半圆的豁,就是走那个平衡木时摔个大马趴,牙正好磕在石头墩子上给磕豁的,而那个石头墩子就是我同学陈为民的爷爷伪满时凿的,他爷爷是石匠。
我小时候和小妞玩的游戏之一是划拳背人,输的那个人就要背赢得那个人。有一次我们在院外的人行道上玩这个游戏,先是我输了,背她走了十几步,后来她输了背我,可没背几步就摔了跟头,我的脑袋撞在了路边的井盖上,我 上额左侧至今还留着那道伤疤。可当时我不知道自己受了伤,也没感觉怎么疼。我们小时候都很皮实,不像现在的孩子那么娇贵。我爬起来 就往家走,走到大门洞收发室时,我问看门的老大爷有没有我家的信。他一看我满脸是血,吓了一跳,说你赶紧回家洗洗吧,怎么弄得满脸是血。我用手一摸才发现,原来头上流的不是汗是血啊。我赶紧跑回家用水龙头一阵洗,然后让奶奶给我上了点红药水,用纱布糊上了。
院外我们最常去玩的是中国医大。那时医大满院都是樱花树,小时候我们也不知道那是樱花,还奇怪树上结的毛桃为啥不能吃。医大与我们大院只隔一个block,我们门前的街叫同泽街,东面那条街就是沈阳南北的主要干道南京街。医大的院墙很矮,很美观,也很适合翻墙。我们去医大主要抓蜻蜓抓蛐蛐,有时也玩官兵抓胡子。可医大院太大,胡子不好抓,大家就都愿意当胡子,弄得官兵经常是天黑了都抓不到胡子。
(未完待续)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16)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15)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14)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13)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12)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11)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8)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7)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6)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5)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4)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3)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2)
插队时的爱情
饺子人生 (三)
饺子人生 (二)
饺子人生 (一)
三言两语聊聊最近看的几部电影(5)
三言两语聊聊最近看的几部电影(2)
三言两语聊聊最近看的几部电影(1)
观剧偶感(十三)《我们的日子》
我熟悉又亲切的《人世间》(5)
我熟悉又亲切的《人世间》(4)
我熟悉又亲切的《人世间》(3)
- 全球化、市场化和民主化引发的种族矛盾 (1) - 02/01/25
- 散步偶遇 - 01/30/25
- 退休后的各种活法 - 01/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