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搬到二楼后,住在东二楼的最东边,与南二楼最东边的房子紧挨着。南二楼每套房子的布局都一样,都是两室一厅,一个厨房,一个水冲厕所和一个砖砌的小浴室,厅的窗户朝北,窗外就是共用阳台,两个居室则都朝南。五八年大跃进时,大量农村人进城工作,造成沈阳住房非常困难。省政府接收这个大楼后,几乎每套房子都安置了两户人家,原来的饭厅和客厅也变成了居室。
江小涛一家搬来之前,那套房子就是两户人家共住。一家姓刘,四川人,刘叔和我父亲是省供销社的同志,财务处的会计。刘叔家住一南一北两间房,家里四个孩子,俩男孩俩女孩,还有刘叔的老母亲,一共七口人住两间房。困难时期,老太太看着自己孙子孙女挨饿不忍,就回四川老家了。另一间南屋住着彭叔一家人,彭叔家两个老人,俩大人加四个孩子,一共八口。两个老人住东二楼大门洞一侧一个窄的只能摆一张单人床的小屋,但上厕所还是要去大屋。一共十五口人共用一个厕所,早晨起来上学和上班的时候都要排队。
刘叔家最小的孩子叫小刚,瘦瘦的,和我同龄。我现在能记住他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困难时期,他教我怎么吃饼干。拿一张白纸,饼干放在白纸上,然后将饼干弄碎,用舌头舔着吃。他说这样吃饼干一点都不会浪费,如果拿着吃,饼干渣就浪费了。他那时几乎每天都我家玩,后来他得了肝炎去住院,等他出院不久他们一家搬到了省社附近的机关宿舍楼,之后我就再没见到他。
小涛的父母也是四川人,父亲是大学生,在外贸局做出口贸易,是个很热情很实在的人。母亲方姨是大凉山彝族一个头人的女儿,长得瘦瘦小小,说话也细声细气。小涛有个妹妹叫小薇,比他小一岁,刚搬来那年还在幼儿园长托。小薇不像她哥哥那样立事,她特别不爱去幼儿园,每个星期一早晨要去幼儿园的时,她都大哭大闹,哭声非常响亮。
别看小涛只比小薇年长一岁,可他很有哥哥样,什么事都让着妹妹。他家里没有老人,父母都在机关上班,平时他脖子总挂个钥匙,家里的事都是他管。小薇上学后,他还要负责俩人的中午饭。江叔两口子都是南方人,也不会做棉衣棉裤,小涛冬天穿的都是商店买的那种棉套做的棉袄棉裤,不怎么保暖不说,袖头那还总是露出棉花。奶奶和母亲觉得他可怜,就总帮他缝袖口。
(未完待续)
鬼火飘忽的黑夜
我的奶奶(5)
我的奶奶(4)
我的奶奶(3)
我的奶奶(2)
观剧偶感(十四)
我的奶奶(1)
文革时的学习乐器热
与书法无缘的我
烹调心得
弗兰西斯酒馆
关于纽约的冷知识(六)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33)
人类野蛮的足迹 — 数不胜数的杀戮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32)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31)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30)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29)
法律与人情:电影《第二十条》观后感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28)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27)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26)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25)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24)
- 全球化、市场化和民主化引发的种族矛盾 (1) - 02/01/25
- 散步偶遇 - 01/30/25
- 退休后的各种活法 - 01/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