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78621.org/wp-content/uploads/2023/01/image-148-1024x406.png)
2019年10月,我从英国回来,在成都稍作停留就转赴海陵岛了。这些年,每年的11月中、下旬都会逃离雾霾笼罩的成都来广东越冬,它对自己业已存在的慢性咽炎和扁桃体炎有着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
很快,关于武汉出现不明病症的情况就在网络上流传开来,那是12月的中下旬。我在元旦前岛上旅游景点的路上询问武汉的游客,他们因为较早离开,对我的问题并无感觉。
但是,短短二十余天,钟南山说出了人传人的事实;同时,另外一位高级专家管轶披露,武汉海鲜市场的病毒现场已经彻底改变,他放出传染规模比2003年的sars十倍起跳。
紧接着,武汉封城。几位刚从武汉来到海陵岛的人出现症状,一人被送往广州,其余分别隔离,海陵岛也立即封岛,人员只出不进。
此时,网络上有了Fang*文*物医院运尸的画面,也有街头爆尸的影像。然后,方方朴实无华的记叙文字把常导演一家绝门的事实展示在世人面前。接着,全国众多的医疗队伍大规模支援武汉,丧葬队伍也跟着赶往武汉。可见当时武汉医疗单位的崩溃情景和尸体处理不及的忙碌现象。
这就是初识新冠的恐怖印象吧!
以后的日子是远离新冠的。从2020年三月回到成都后一直正常的生活状态。因为,新冠虽然恐怖,但是只要跟带毒者隔离开来,则可以完全不受影响。它的传播是迟缓的、可以阻断的。因此,武汉封闭、各地只要隔离带毒者就可以不影响正常的生活状态。这种情况延续到2022年的到来。
从2021年的下半年到2022年,世界迎来了新冠奥米时代。新冠在传播过程中,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属性,从极强的杀伤力和低传播性变异为低毒性(主要危害上呼吸道)和高传播率的奥密克戎株并成为世界流行的主体。
人们欣喜地关注着新冠的这种变异,逐渐从观念上接受了跟它共存的现实。
这种共存的观念与远离的习惯在2022年的相遇中产生了激烈的碰撞。这场遭遇首先在上海发生。四月开始,张文宏在近四万例的病例中已经发现绝大多数是无症状的,重症比例极低,死亡者大多集中在高龄且具有基础病者中,死亡者平均年龄83岁。由是提出重点防控的做法。然而,由“远离”而生的管理体制力量错过并消解了这一自然转化的过程,使得新冠“奥米”能不断地积聚力量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现在很清楚了,“奥米”的这种积聚并不会因为“隔离”而停下传播的脚步,而是沿着“共存”的道路广泛的开疆拓土,在人类中找到自己的宿主。
2022年的十二月,在中国这片封闭了三年的土地上,新冠“奥米”已经横行无忌了。它冲破各地各种“隔离”的藩篱,以不可阻挡之势横扫天下,让每个人都面临跟自己较量的压力。
我是在12.24.这天显现出来阳的。第一天的症状是腰部疼痛,人直不起来,接着发烧一天、咳嗽多天、少痰但不断;浑身酸痛约达一周,转而乏力为主;从第五天起,胃部疼痛、胀痛,不思饮食,进食难受。至约十天始为缓解、疼痛不适解除,饮食开始恢复正常;新冠的冲击原来是从人的老毛病的薄弱环节着手的(我的腰部因为椎间盘脱出曾经手术;胃部的疼痛是家族遗传因素的影响,以前感冒都表现在胃部不适上)。这就多少说明了为什么具有基础病的人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回顾起来,整个过程,人的身体像是被格式化了一次,跟平常的自己完完全全两回事儿了。有时候真的情不自禁地问自己,我还是我吗?女儿告诉我,我的症状是轻的,跟她周围的中轻年的反应雷同。她说两三周后恢复正常是很正常的事情,嘱我不要过虑,也不要吃药。而我的体验,结合此生所经历的多种病痛的体验,判断这场新冠感染确实是一场未曾发生过的病情经历,并非一场单纯感冒的体验。时间过去已经快一个月了,各方面都已经正常,只是还残留着间断的咳嗽和很少的清痰。也就是说,新冠的感染还没有完全恢复。且行且珍重吧。
美国邻里:围绕新冠逝者关于种族歧视和医疗体系的讨论(1)
美国邻里:围绕新冠逝者关于种族歧视和医疗体系的讨论(2)
我是如此心痛送走了老爸
【七律】三首· 防疫纪事
【七律】闻解封有感
【七律】疫中扯淡
告別🐯年
特殊的生日快乐
疫情过后的春节
经历新冠
疫情高峰 周末早上
美国病房:疫情当空 医护当哭
妈妈被新冠帶走了
纪念父亲
来自2023的噩耗
奔赴告别
疫情众生相
94岁老爸亲历新冠
老爸打疫苗
- 大串联记忆之二: 奔向北京 - 08/29/24
- 大串联记忆之七:初达沪上 - 03/24/23
- 大串联记忆之四:接受检阅 - 03/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