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的宇宙 诗意的紫竹院

轮回的宇宙,诗意的紫竹院
杨益民
2023/03/07

    “上帝在创世时有没有选择?”爱因斯坦曾提出这个问题,并推测答案应该是“没有”。因为爱因斯坦认为上帝眼中的世界是符合理性和逻辑的、是简单而美丽并可理解的。
      现代宇宙学家认为宇宙起源于“大暴胀”,“暴胀”并非“爆炸”。暴胀没有中心,是整个空间的膨胀。
      假如上帝创世时做了选择,那么他一定是在暴胀前做出的。暴胀以前整个宇宙是一个无穷小的微观的世界吗?宇宙都挤在一个微微微……微小的空间里吗?上帝在那无穷小空间外搞事吗?
      暴胀理论认为:暴胀能膨胀产生具有不同特性的宇宙,它们遵循不同的自然法则,即其它宇宙与我们的宇宙截然不同。
      就人类生存的这个宇宙而言,我们也只能观察到极其细微的一部分。我们感知不到其它宇宙的存在,暴胀理论的预言是否真实的呢?
      佛陀最有意思,对于那些有关“终极”的问题他明智的拒绝回答。“宇宙如何产生,是永恒还是非永恒,或既永恒又非永恒?”“宇宙在空间上是有限还是无限,或两者皆是,或两者皆非?”佛陀把这些问题列于他拒不作答的十四个问题之中。这种不置可否的明智保留态度被称为“佛陀的沉默”。
      孔子也有自己不加置评的事物――如“子不语怪、力、乱、神”。
      那种为求知而求知的希腊哲学模式,在佛教和儒教传统中没有地位。希腊的哲学家和其它希腊智者都是对外界事物沉思冥想之辈,希腊的哲学和科学均产生于这种求知的热情。
      佛陀的本旨不是理解或改善这个世界,因为佛教参禅、沉思、冥想关心的是救度众生解脱尘世之苦。孔子对世界起源也不感兴趣,那是因为他认为这些问题对人性和社会改良并无密切关系。   
      其实,佛陀也不是完全避免解释世界,他不是认为宇宙与万物都是在无穷无尽轮回嘛!
      释迦牟尼并非生来就是佛陀,那也是他在无数回前世生活中不断修持的结果。转世轮回无边无量,要想入涅槃,灵魂的转世轮回必最后臻于无我。
      佛陀的沉默是由于创世之主对修行无益,创世之谜徒费精力。如果有一位创世者,那他就是创造自我寂灭、摆脱轮回、努力修行而入涅槃之人。佛教之主是寂灭之主,而不是创造之主。
       那我们应该感谢谁?是谁让我们能体验到世间万物的种种魅力:璀璨的星辰、起伏的群山、奔腾的江海、沁人的花香、妙曼的鸟语,甚至喧闹的城市、……。是创世主,还是我们的念想?
      我们也知道,我们始终都是坎井之蛙,我们所感受到的只是事物的表面,眼前的一切都是那更广博,更丰盈宇宙的一隅。我们希望人类能够保持繁衍生息,穷尽人类理性与智慧,逼近那个未知的神秘之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摄影是纪实,也是心灵创造,尤其在这数字化时代,何不利用其功能,任性恣意随心地放飞其想象呢?

附照片:轮回旋转的宇宙,意象诗意的紫竹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