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偶遇兼忆老友

劳动节那天上午,我在小路上散步,只见远处一个红衣女子迎着我跑来,鲜红的连衣裙非常扎眼。看着身影像是个熟人,可她戴个遮阳帽,还低着头跑步,一直跑到我与我擦肩而过时,我才发现是岳红。“岳红”我回头喊了一声,听到喊声,红衣女子立马站住,回头一看是我,笑了:哎呀,是姐夫啊。我说你咋低着头跑步不看人呢? 我怕摔倒啊,这路高低不平的,也不敢看人啊。我们俩走到路边的草坪上继续聊,岳红问:姐啥时回来啊,我都梦到她好几次了。

岳红是我太太的闺蜜。以前在一个学校的时候,俩人经常在一起聊天。后来因为她老板没钱了,她去了NYU医学院,尽管不在一个学校了,可俩人依然晚上或周末煲电话粥。岳红胆小谨慎,因为一直在学校象牙塔里,没什么社会经验,遇到事也没主意,就经常找我家这个猪腰子很硬的人给她出主意。岳红是国内医学院毕业后读的硕士,硕士毕业后就来美国读博士,博士毕业后就在医学院做博士后,博士后转成Faculty,从爱因斯坦走的时候是Instructor。虽然专业上卓有成就,可是自己的终身大事被耽误了,五十多了还是独身一人。

岳红站的离我有两米远跟我说话,还问我要不要戴口罩,我说没必要那么紧张,我在外面都不戴口罩的。我又问她,你们学校防疫还那么严吗?现在不那么严了,前两年不打疫苗的都被辞退了。我说,我内弟疫苗过敏,只打了一针,学校要求他每周测两次核酸,现在改一周一次了,也放松了。岳红说,今年二月我差点被感染,亏了打了疫苗。原来她老板二月份全家都被新冠感染了,症状还挺重,发烧咳嗽,检测出阳性后,就通知实验室所有人都去检测核酸,岳红被吓坏了,因为前一天她还和老板一起讨论问题,还没戴口罩。幸运的是检测结果是阴性。我说,不用那么紧张,我知道很多人都得了,不过就是个感冒而已。她摇摇头说,要只是感冒就好了,关键不知道是不是会有后遗症啊。我老板就得了后遗症。脑雾。我已经很久不关心新冠的事了,头一次听说脑雾这个后遗症,就好奇地问脑雾都有啥症状啊?岳红说,就是思维混沌,脾气失控。我老板以前脾气很好,现在动不动就发脾气,而且都是莫名其妙的发脾气。回家后我到网上一查,还真有这个后遗症,而且美国得这个后遗症的还不少呢。

新冠三年了,以前都讲大疫不过三年,难道新冠要跟人类永远耗下去吗?反正我是不大信的。如果没有核酸检测技术,新冠疫情估计也早就结束了。

老陶住的离我很近,只隔一条街。以前晚上散步时经常遇到他们两口子。最近这几个月一直没遇到他,我就有点奇怪,以为他去旅游了,我知道他太太特爱旅游,有时两口子走的时候还让我帮着给菜园子和花浇水,就在微信上问他:在家吗?他很快回我一个字:在。我就没多想,以为没碰到是概率问题。

老陶是个好人,而且跟我很对脾气。老陶是河南农村出来的,和我一样爱吃大馒头,爱吃肥肠猪肚这些穷人喜欢吃的下水,我蒸的馒头他尤其爱吃。和我一样,他也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不喜欢折腾,连旅游都不爱去,有空就在家看电视剧,还是我的剧评粉丝。:)

我对好人有个基本判断:如果一个人无求于你还愿意帮你,那就是好人。老陶就是这样的人,我会的几样实验室技术,比如western、Elisa和PCR都是老陶手把手教我的。另外,他还是我的分子生物学老师,每当我遇到分子生物学问题时,都找他去问,每次他都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又很有耐心地给我解释的清清楚楚,让我听的明明白白。教我分子生物学知识的有好多人,有的是PI,有的是教授,他们有的讲的太专业,有的术语太多,有的则讲的太宽泛,这些人都是好人,但惟有老陶讲的我最适合我的接受水平,毕竟我是个分子生物学的门外汉,起点是零啊。

老陶是在欧州读的生物学博士,一辈子都在实验室里做研究,他太太在实验室里做技术员。很多学医和学生物的中国人都是这样,在实验室里工作一辈子。纽约各大医学院的实验室里很少没有中国人的。这个工作美国人不愿意干,工资低,又枯燥,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挺高,所以各大医学院的实验室里充斥着印度和中国的博士。

老陶的女儿很出息,MIT毕业后在摩根斯坦利工作。老陶觉得一个女孩子有这样的工作就该知足了,不该再折腾了。可他女儿不随他,很有野心。在摩根斯坦利干了两年觉得升迁太难,就考取了哈佛著名的TOP10计划,据说该计划是专门培养CEO的。毕业后,又去非洲干了一年,这是美国培养领导人才的基本路子,相当于我们干部下放农村三同和基层锻炼。回到美国后,他女儿忙的脚不沾地,连他们老两口和她见个面都要提前预约。:)

前几天散步时,遇到了老陶两口子,发现老陶瘦了很多,说话也有气无力的。一问才知,原来老陶差点没了命。人生真是无常,旦夕祸福啊。

老陶两个多月前,正在实验室看论文时,突然下肢瘫痪。被紧急送到医院后一查是心脏主动脉夹层。这是个十分凶险的病,多亏了学校就在医院旁边,及时做了手术,保住了命。如果住的远的,送医不及时,很可能就会没命了。我侄子是心脏科大夫,我把老陶的病情和他说了后,他也说他捡了条命。现在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在不断延长,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

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祝愿好人老陶今后的人生平平安安。

有的老朋友,散步的时候是碰不到了。比如老郭,以前经常会碰到他和女儿一起跑步,现在碰不到了,他几年前去了路易斯安那州。

老郭是东北人,而且是那种非常典型的东北人。无论是从长相还是言谈话语中,如果熟悉东北人的,会一眼就发现他是个地道的东北人。他长得黝黑粗壮,浓眉大眼,嗓音洪亮,歌唱的也好。虽然作为男人算是很帅的,但看着就不像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到像是军人家庭长大的。他是个热心肠,谁有事找他帮忙他都不拒绝。他英语很好,他的一个同城老乡从日本过来,要办绿卡,可英语不行,都是他一遍遍地帮着填表,帮着找人写推荐信。有一次,我得了重感冒发高烧,躺在床上休息,他突然来了电话,知道我卧病在床后,就问我吃什么药了吗?我说啥药没吃就干挺呢。他二话不说,放下电话就来给我送退烧药,还把他没吃完的阿莫西林也送给了我。

老郭很聪明,学业优秀,是他们一起来美国读博士的人里成绩最好的。可博士毕业后嫌做博士后挣得太少,还不如他当护士的老婆挣得多,就异想天开的去开出租车了。开了两年出租车,确实赚了不少钱,也把纽约的道路跑的门清。没有GPS的时候,我如果有什么地方找不到,问他便知。老郭的毛病就是说话吹吹呼呼的,好抬杠,还总是冒出很多让人瞠目结舌的奇葩的言论。比如:他说真正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全世界不过三个半人,他就是那半个。还说,毛泽东的文革搞对了。如果没有文革,那些高干子女早就成八旗子弟了。有一次竟然气呼呼的跟我说,我老婆就是汉奸,没有民族大义,满脑子都是利益。我听的莫名其妙,但也没多问,估计他是刚跟老婆吵完架。他和他的欧洲同事吵架,说你们欧洲都是野蛮人后代,不过是拿希腊文明做大旗当虎皮而已,希腊文明和你们有啥关系啊。在学术上他也一向高傲自负,不仅和同事抬杠,甚至和自己的老板也吵。得罪了老板后不得不辞职走人。到了新的学校,老板是该校的CEO,本应该借点光,多出几篇论文的,可他为了学术上的事竟又和老板吵了起来,气的老板威胁要开除他。他怕被开除对简历有影响,就自己把老板炒了。

他身强力壮,动手能力强,特爱干体力活。他家上下三层的房子,一家四口住着本来挺宽敞的。就因为他太太的一个同事要租房,他就开始在家间壁出很多卧室出租。我去他家时发现,除了厨房和餐厅之外,家里其它地方都变成了卧室。我和他聊天都是在deck上。

如今老郭已离开纽约四五年了,有时真的挺想他的。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毛病,可这些毛病却让其别具一格,令人难忘。


【Light and Shadow】Light, Shadow, and Who Roams Between

Light, Shadow, and Who Roams Between

Light, shadow, and who roams between
who draws a line between the sun and the moon
who draws a plane between the earth and the sky
a plane that’s dotted with an infinite number of butterflies
They may buzz a blue tune
They may sigh
But they never cry
They forever fly

GPT

This poem explores the themes of light, shadow, and the ethereal realm between them, using vivid imagery and metaphorical language. Let’s break down the analysis:

Light and Shadow: The poem begins with the juxtaposition of light and shadow, emphasizing the space between them. This may symbolize the duality of life, the interplay of opposites, or the transitional states between clarity and obscurity.

The In-Between Realm: The poem introduces a mysterious entity or force that “roams between” light and shadow. This figure seems to have the power to draw lines, separating celestial bodies like the sun and the moon, as well as creating planes that divide the earth and the sky. This could represent a symbolic figure embodying the balance and harmony in the natural world.

Butterflies as a Symbol: The mention of an infinite number of butterflies on the dotted plane adds a layer of enchantment and delicacy to the imagery. Butterflies are often associated with transformation, beauty, and fragility. The fact that they never cry suggests a sense of eternal serenity or 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change.

Blue Tune and Sighing: The butterflies are said to “buzz a blue tune” and “sigh.” The use of the color blue may symbolize calmness or tranquility, while the idea of a tune suggests harmony or a rhythmic aspect to their existence. The act of sighing introduces an element of emotion, possibly conveying a sense of longing or contemplation.

Flight as Freedom: The concluding lines emphasize the eternal flight of the butterflies. Flight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freedom and transcendence. The fact that they “forever fly” could signify a perpetual state of movement, change, and liberation.

In summary, the poem weaves together elements of nature and the mystical, using light, shadow, and butterflies as metaphors to explore themes of balanc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beauty found in the perpetual cycle of existence. The language and imagery evoke a sense of wonder and contemplation, inviting readers to reflect on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various elements in the natural world.

光明、影子,以及徘徊其中的谁

光明,影子,以及徘徊其中的谁
谁在太阳和月亮之间划定了一条线
谁在大地和天空之间划定了一片平面
一片布满无数蝴蝶点缀的平面
它们或许嗡嗡响着一曲蓝调
它们或许叹息
但它们从不哭泣
它们永远飞翔

GPT

这首诗探讨了光明、影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空灵领域,运用生动的意象和隐喻语言。让我们逐一分析:

光与影:诗歌以光与影的并列开始,强调它们之间的空间。这可能象征着生命的二元性,对立的相互作用,或者是清晰与模糊之间的过渡状态。

夹缝之境:诗歌介绍了一个神秘的实体或力量,它“徘徊于”光与影之间。这个形象似乎有能力划定界线,分隔太阳和月亮等天体,同时创造将大地与天空分隔开的平面。这可能代表一个象征性的形象,体现自然界的平衡与和谐。

蝴蝶作为象征:提及在点缀的平面上有无数蝴蝶,给意象增添了一层迷人而精致的色彩。蝴蝶通常与转变、美丽和脆弱相联。它们从不哭泣的事实表明在面对变化时存在一种永恒的宁静或坚韧。

蓝调和叹息:诗中提到蝴蝶“嗡嗡响着一曲蓝调”和“叹息”。蓝色的运用可能象征着宁静或安宁,而乐曲的概念表明它们的存在具有和谐或节奏的一面。叹息的行为引入了一种情感元素,可能传达出一种渴望或沉思的感觉。

飞翔作为自由:结尾强调了蝴蝶的永恒飞翔。飞翔通常与自由和超越相联系。它们“永远飞翔”可能表示一种永久的运动、变化和解放状态。

总之,这首诗通过使用光、影和蝴蝶等隐喻,将自然和神秘元素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探讨了平衡、转变以及在永恒存在的循环中发现的美。语言和意象唤起了一种惊奇和思考的感觉,邀请读者反思自然界各种元素之间的相互关联。


我的其它文章

【五律】翠竹

关于《九眼问律》 《九眼问律诗刊》文库

书法/凌志 (高分子材料系 广州)

【五律】有感于清明祭祖

作者/赵怀敏
(化学系 荷泽)

生死本无常,人伦自有章。
持锨添墓土,洒酒尽壶觞。
四拜叩头重,千言挂泪长。
清明天地杳,遍野梵摩香。


【五律】翠竹

作者/冷发光
(水利土木系 北京)

平生尤爱竹,郁郁又葱茏。
不厌贫和富,专怜险与雄。
褒扬无所谓,贬抑自相融。
雨雪风霜路,虚心问上穹。


【七绝】 夏日漫兴
(中华新韵)

作者/唐代清
(计算机系 乌鲁木齐)

玉蕊香风柳色萌,临溪戏水底鱼惊。
蝴蝶对对翩跹舞,最羡痴痴是爱情。


【七绝】 暑日无题

作者/唐代清
(计算机系 乌鲁木齐)

半掩闲书绪乱麻,从前往后爱生嗟。
昏昏放眼芙蕖好,落寞无人约访花。


本期全部内容请看下面链接

《九眼问律诗刊》第七十三期 (2023-4-8)


现代文明和近代中国:4.4 宗教旧文化在欧洲的衰落(1)

中世纪的欧洲,有共同的宗教信仰,有统一的天主教会的精神约束,基督的教导,是爱你的邻居;是让人用宽恕仁爱,同情心同理心,去抑制人性中的自私贪婪残暴野蛮。神和天主教会的精神权威,是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整体安定的保障。

说天主教会精神权威的衰落,是因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有些以偏盖全。在一千多年的时间跨度上,通过天天讲月月讲得到的深入人心的精神权威,不可能因为几句错话就垮了。天主教会的没落,主要是因为它自身的堕落腐败。中世纪一千年,教会是普通人与神交流的媒介。你有什么话要跟神讲,必须由神父转达。你做了亏心事,想求神原谅,要跟他们说。结果,你这辈子干过的大大小小的坏事亏心事,神知不知道不好说,村里的神父都知道。他让你做点什么,管你要点什么,你可就不能不做不能不给了。你不是信天堂地狱吗?教会跟你过不去,你死了就进不去天堂。当年国王听到教会判他死后下地狱,也会吓到昏过去。教会这么大的权威,不用来捞钱,可惜了。怎么捞?一个办法,就是卖赎罪符。人干了坏事,良心不安,害怕死后进不去天堂,教会说不要紧,有办法补救。钱能通神,到我们这儿交钱,买赎罪符就可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教会,内部的权力斗争,也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教皇最怕的,是别人给他下药。

欧洲以阿尔卑斯山脉分南北,接着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是北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一个是伊拉斯谟 (Erasmus), 一个是摩尔 (More)。 伊拉斯谟的不朽之作,《为愚蠢唱赞歌》 (The Praise to Folly),  对天主教会,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共产主义乌托邦 (Utopia), 是摩尔编的故事。宗教改革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和卡尔文 (Calvin)。 马丁路德和卡尔文对科学没兴趣,他们造反,是不能忍受罗马教会的腐败堕落。

这两位鼓吹宣扬的新教义,是人与神可以直接沟通。他们说你有什么事要求神告诉神,自己真诚用心祈祷,神能听见,用不着神父教会隔在中间。这样的招数,简单直接,釜底抽薪。新教 (Protestant) 一造反,基督教分裂,天主教会就失去了全面管制社会思想的力量,让科学和自由思想钻了空子。哥白尼伽利略,只是开了头,随之而来的科学进步,慢慢地让普通人和神的关系,起了质的变化。


冰岛瀑布

冰岛的这个瀑布无数人拍过,但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


凡间面相 (58)

凡間面相 (58)圖一 新華公園 金錢板 23.6.24圖二 望平街濱河路香香巷 守灘 23.6.24 圖三 新華公園 練灘的小女孩23.6.24 圖四 祥和里 騎手頭盔上的裝飾23.6.24 圖五 天祥街 慢生活的老倆口 23.6.24 圖六 望平街 游客你好 23.6.24 圖七 雙林北二巷 小女孩 23.6.24 圖八 望平街濱河路 三女生 23.6.24 圖九 雙林北二巷 疲憊 23.6.24


一剪梅【秋】

一剪梅【秋】

20230920

一岸秋愁枯树梢。
湖雁招摇。白鹭天娇。
波澜连着浪花漂。
白雾飘飘,寒露潇潇。

夜静寒灯亮渐消。
五曜相邀,月亮妖娆。
秋风流火满天抛。
绿水涛涛,红叶烧烧。

【七律】一组秋韵

关于《九眼问律》 《九眼问律诗刊》文库

摄影/庞学锋(物理系 成都)

【七律】一组秋韵
步韵杨启宇先生《秋感》

作者/刘杰
(塑料工程系 上海)

谁道天凉好个秋?太平之水遇浑流。
这厢虽入东山梦,彼岸怎成风雨州?
得意群儿充走卒,苦心老朽鉴来由。
江舟过往匆匆客,人物无非在戏楼。


【七律】大别山秋

作者/刘杰
(塑料工程系 上海)

大别山中霜降寒,欲行野径四荒漫。
风催银杏听丸雨,柿落疏枝见鹊鸾。
乡里迎来何处客,亲邻同乐数天餐。
归舟向晚共霞色,划破长秋好景观。


本期全部内容请看下面链接

《九眼问律诗刊》第三十期(2021-06-1)


上海小吃 — 大饼/油条

当两分钱一块豆腐乳,作全家四口人吃稀饭早餐的50、60年代,一两半粮票加六分钱的一幅大饼油条,就是奢侈难忘的早餐了。要是再加上一碗五分钱的鸡蛋甜豆浆(鸡蛋自备),嗬嗬,那就接近共产主义了吧?

做大饼的面,隔夜发酵,大清早,师傅从大缸里切出一大团来,进行搓揉之后,分成一团团小拳头般大小,然后再用手掌搓揉小团面粉,来回数次,再用擀面杖压成椭圆形饼状,中间较扁平,两头不要压扁(烤过之后,发酵后的空气都挤到两头,呈高凸状)。做够一炉的数,用羊毛排笔在大饼的表面扫一层薄薄的油,再将芝麻撒在所有的大饼上,用手掌轻拍大饼上的芝麻然后,将整个裸露的小手臂湿水,抓起大饼,(手掌四指贴着芝麻那一面)马上将大饼送进口径大约 25 公分的火炉里,贴在由大柏油桶改装的烤炉壁上,接着,马上再拿另一只大饼送进烤炉,贴满烤炉的圆壁,师傅的手臂要湿几次水,否则,烫伤皮肤—–这大饼可贵了。。。

现代化的大饼都用电子烤箱。可是,在李安的《饮食男女》电影里,大厨师家的天井里还是放着这种泊油桶改装的土法烤炉—大厨师追求大饼的原汁原味,也寄托了乡情吧?

甜大饼要搓揉成包子状,放红糖在中间,收口,再压扁,饼熟了,糖水不能溢出来,要不,手哪能抓来吃?

吃大饼油条用刀叉或是筷子,都是笑话。大饼的内结构,有了糖水的间隔,吃起来口感有层次,要多加两分钱。

火,用无烟炭最好,可是,我小时候看到的都用煤球。烤好了大饼,师傅用一把特制的长火钳,将大饼一个个取出来,烤出来的大饼,发酵涨开,饱满了,有点泛黄,突出的部分还有点浅咖啡色的焦香和点点的芝麻香合一起,非常诱人。

我喜欢夹着油条吃,也有的人当泡馍吃,撕下来,放进豆浆里–我认为那是小孩和没牙的老人才喜欢。

纸张属于奢侈品的年代,几分钱的食物根本没有包装纸—吃甜大饼夹油条,就一定要注意了,芝麻那面,要

包着油条,否则,裂开的糖水沾手没法把握,贴着烤炉的饼的底面较厚,不太会裂,没油,也不粘手—再说,芝麻也不会掉出来,那年月,芝麻也是难得的好东西。

古时候,有个穷书生吃大饼,芝麻洒在桌面,舍不得,借湿手指,装着在桌面写字,将芝麻一粒粒放进嘴里。最后,见桌缝里还有一粒芝麻,于是,作思考状,突然猛拍桌子:啊!想起来了! — 那粒桌缝里弹跳出来的芝麻 — 也没浪费。。。

当每个人的食油每个月限制在几两的时候,油香,是个非常大的诱惑。油条,价廉香脆,尤其受欢迎。即使在物质丰富的香港,油条也是非常普及的食品。不过,香港人叫做“油炸鬼”,据说人人痛恨陷害岳飞的秦桧 — 希望将“桧”(鬼)在油锅里煎炸。

油条做法:发酵的面粉搓揉,成长条形,然后,用擀面杖,滚压成宽约 15 公分的扁扁的长条形,再用刀切开,每段约三公分宽,将俩段面粉条叠起来,用一根竹尺打横在中间压下去,中间粘住了,但是两边依然分开,然后,两手各抓一头,拉长至大约 35 公分,再用单手拎起一头,转一圈,搅成麻花状。香港的油条没有这一道手势,样子像南蛮人,直得很,上海人也许比较“花”式一点吧?其实,麻花状的油条不易分开,方便外卖。

搅成麻花状之后,双手各抓一头,往油锅里轻放,这时的油条是弧形,手近油锅面的时候,两边同时用拇指和食指将两头的面粉掐掉,(所以上海的油条两头带尖,香港的油条两头都是方形)整根油条就泡在滚烫的油锅里了。发酵的油条在油锅里开始涨开,师傅用长长的竹筷将还没定型的弧形油条拨直了,再推滚拨弄几下,以便均匀,大约两三分钟,长竹筷拎起金黄色的油条 — 有透明感的金色,稍许焦黄带咖啡色(现在上海好多小摊上浓郁的深黄色的油炸食品,没有透明感,没有层次,不是加了色素,就是用了不合规则的原油)刚炸好的油条,还不能马上给排队的顾客,要等油汲在铁丝网的架上滴干净。然后,才用干草,穿进油条的一头,一根草,大约可以穿两三根油条,这就靠两头尖的粘合部分了。不过,为了安全,买多几条油条,我通常自己带着淘米的竹箩去。也有人自备一根筷子,穿上几根油条。

卖不完的油条,再下一次油锅,口感不那么松脆了,带韧性,有的人喜欢。老油条还可以当油面筋做菜;切段,做汤,这就是上海人说的“老油条”的来历,渐渐的,变成“老面皮,老烦人,老油子”的同义词了。

油条外卖在上海非常普遍,早餐,点酱油,下粥;正餐,可当油条葱花酱油汤。。。。

李安的电影《色 / 戒》,吹毛求疵地说个无关重要的细节 — 易先生家的早餐桌上,那几根油条没处理好。像我这样的普通人,直接将整根油条,用筷子夹着,点酱油,往嘴里送,非常自然。但是像易先生和富态的太太小姐们,如此这般,就不太合身份了,老佣人端出来之前,一定会切剪成约1-2寸的小段。看介绍,艺术指导是香港人、李安又不是上海人的缘故吧?

姐姐的好朋友有个习惯,吃油条之前,两头的尖尖先要去掉,40年多前的粮食非常宝贵—这不是浪费吗?我好奇,问她理由,她起先不愿讲,经不起我的纠缠,她才说:老师傅的指甲都没啥修剪,下油锅之前,手指甲掐两头面粉,觉得非常不卫生。 — 呵呵,我可不怕,再不卫生的细菌,滚烫的油锅还消灭不了吗?

不过,常去光顾的弄堂口的一家小吃店,那位主持大饼油条制作的年轻少妇,自从和一个我相识的小伙子出轨之后,我不再吃她做的大饼油条了。


八月你早

清晨海浪将东方最早的一丝光亮带送到窗前,潮水的一粒粒水珍珠使海面薄雾升起,2024年八月第一的阳光在薄雾中更加红艳动人,邻居家房前的国旗迎着红日在空中冉冉升起,海鸥在船坞的每个木桩上庄严的面朝红日致敬,朝堤上那棵美丽的紫微树每日最早的时间迎接曙光,又送走最后的夕阳。八月你好,这是一个美丽的八月第一天,让整个八月都会充满好运。


《庆余年》的历史背景来源,以及作者的心理分析

庆余年是历史架空小说,按照文里面的说法,是存在于未来的一个时代。

但是,世界上从来没有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这么一回事情。

庆余年一书的作者的思维,也是受到时代和历史的局限的。

下面我就分析一下,作者的对于庆余年的历史定位,是借鉴了中国历史的哪个时代。

再分析一下作者的心理。为什么对古代的真正历史,作了改动。

———–没错,作者的灵感来源,应该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

南北朝有真实的北齐这样一个朝廷存在,不过,真实的北齐不是女主战豆豆当国,而是高欢建立的疯子淫乱王朝高氏北齐。

因为作者有很强的“汉族自豪感”,对于蛮族建立的武功盖世的高氏北齐,当然要作改动。

最大的改动,就是把它柔弱化,女主当国,强在文艺,而不是武功,整个国家,都是作为范闲的“后宫”而存在。

这大概也是作者对于外族外国的优势心理作怪。

而南庆国,则是作者把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强化之后的结果。

而庆国这个庆字,则是采用了南朝战力的天花板,南梁战神陈庆之的名字里面的“庆”字,并且设定南梁是以武立国。陈庆之率领三千白袍军,大破北朝数十万大军,扶立北朝傀儡皇帝,这个应该是作者最自豪的事情。

所以,南朝就命名为“南庆”。这是作者心中理想的汉族政权形象。

这个南庆具备南朝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政治内斗,朝政腐败,宫斗频繁,杀人不咂眼的特点,又有作者加上的军力超强的特点。

东夷城,作者心中的参考对象应该是日本。准确的说,是他心里面中国政府征服了日本之后汉化过的日本。土地必须小,国力必须弱。必须在北齐南庆之间周旋。成为半个附庸。只是必须有强人。就好像必须有丰田车一样。

这个,应该就是作者设立这个历史背景的真正心理内涵。


【七律】 晨练

关于《九眼问律》 《九眼问律诗刊》文库

摄影:陈刚 (化学 成都)

【七律】同题次韵夏莳兄

作者/张汉杰
(塑料工程系 珠海)

君子听微可决疑,开蒙鉴略解顽痴。
饮河偃鼠满空腹,巢树鹪鹩择一枝。
谁识官辞人未老?但知羊失路多歧。
此心自洽青山境,懒赋朝堂试帖诗。


【七律】 晨练

作者/吴来安
(外文系 平顶山)

浅红嫩绿未均匀,湖水盈盈柳色新。
池里青荷圆似伞,路边丰草密成茵。
一群鸭噪醒清梦,万朵花燃亮晚春。
晨练竹林闲散步,晓风和煦爽吾身。


本期全部内容请看下面链接

《九眼问律诗刊》第八十六期 (2024-7-22)


怀念汪笑松同学

怀念汪笑松同学

汪笑松同学(1959 – 2001)

怀念文章

汪笑松同学毕业以后分配到北京化工部的一个研究所,位于通县。川大化学系78级的一位女同学也分到那个所,她们俩很熟。女同学的先生和我是朋友,我当时在北京读研,所以相互之间有通信息。汪笑松结婚的时候通知过我,但是我因为学习忙,也因为我在玉泉路,她在通县,交通也不是很方便,我就没有去。后来我分回成都,又很快出国了,就失联了。进了成都科大77、78级微信群才知道汪笑松因癌症于1999年去世,听后不胜唏嘘。

(更正:她在北京的单位当时的名称是“国家建委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位于北京通县管庄。

生卒时间是 1959/6/20 – 2001/5/27)

—- 黄奕

忆汪笑松同学  

李毅

香消玉殒,那一年她只有41岁。

 汪笑松是我大学的同窗好友。她外表端庄美丽,身材姣好,性格文静温婉不张杨。她是我班唯一的英语快班的学员,也是校广播站的播音员。在学习上她努力勤奋,工作中认真负责。(她是我班的生活委员)

女生喜欢她,男生爱慕她。她是我校的一大美女,追求者众多。

毕业后,她到了北京。重逢时已是十六年后,那是我们毕业后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面。

那天她出现在眼前时,我有些吃惊,美丽的脸庞显得清瘦且少血色,身体单薄让人不忍。在我关切的絮叨中,得知她生病了并动了手术。

那一天,我们细细碎碎地谈了许多。她谈到了她读初中的女儿,谈到了她的病,也谈到了她的那位学弟…谈这些时,她眼里没有哀怨,就像在叙说别人的故事。那一天她心情较好,跳起了为恢复健康学习的中功舞蹈,她的舞姿任然优美,还是练功队伍中的领舞者。她也让我看了那惨不忍睹的术后疤痕。她忍受了太多的痛苦和折磨,脸上呈现的却是生死看破的从容,她的坚强与淡然让我心痛不已。当时,我庆幸地认为她已从痛苦中走出来,挖除病灶后她会慢慢地恢复健康。

 一年后的一天,突然接到辅导员罗老师的电话,说汪笑松已走了,走时头发掉完,骨瘦如柴…无声的泪水悄然滑下…

我以为来日方长,我们一定会再相聚;我以为生活无恙,还会在一起同忆美好共诉衷肠…

 汪笑松你只有41岁,红尘中有太多的不舍,你还是忍心走了,真是英年早逝,红颜薄命,痛惜啊。

影像资料

毕业照中的汪笑松同学:二排右三

以上照片由罗洪波同学提供,特此致谢。

学校广播站成员,4位男生都是高分子材料系78451班的。

右二为汪笑松

汪笑松同学曾参与制订国家行业标准。本信息及以上“广播站”、“舞蹈”的照片由郭锡煜同学提供,特此致谢。

 永远的怀念

 成都科技大学78级英语快班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26)

(续)第二篇 吾有所思吾有所为吾有所乐 — 我的工作生活

(五)工作中的新兴趣新挑战

20世纪行将结束的时候,我终于全面结束了市场经济中的所有活动,如释重负般回到了西南财经大学重置教鞭,当然回到了这个词不太准确,因为严格意义上讲,我从来也没有离开过西南财经大学。为什么要放弃“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市场经济活动,我自己也不太说得清楚,也许是满足了吧,或许是太烦了,要不是已经精彩得很单调了,总之我回到学校再渡教师生涯了。孔圣人曾讲“五十而知天命”,也许天命如此而我又知道了于是顺天行事。

能顺理成章的回到学校,还真得感谢上一个十年坚持不懈的完成了学校的各项工作任务,否则回学校这个资格便没有了。记得回学校不久一次教研室组织的度假村活动中,因为是周末教研室刘老师便邀请了她的丈夫同行,而她的丈夫就是当时的西南财经大学王校长,撇开他的校长身份不说,我与他还真应当算是朋友,我们同时在1982年6月进入西南财经大学,我在科研处做副处长时,他是校长办公室主任,游玩中他开玩笑的对我说“许仁忠你安逸哈,在外边把钱挣够了又回学校来养老了哈”,我笑呵呵的回答他“校长,学校的各项工作任务我都是完成了的哈”,他也笑呵呵的回答“要不是这样,学校早就把理抹你了”,可见十年的坚持还是有成效有结果的。

工作上碰倒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不要点头去接“概率论及数理统计”这门课。其实是否去接这门课已说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几年前就曾说过这个问题,但最后无果而终。概率论及数理统计这门课,无论从教与学哪个方面来看难度都比较大,它是经济类报考研究生时数学考试内容之一,约占考题量的30%,从考研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们必须学好的课程,当然它在应用上更是十分重要,无论是工程技术还是经济管理都要经常用到它。这门课的教学和学习远比微积分线性代数难多了,所以很容易产生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方面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几年前就因为学生的反应让学院很为难,当时学院管教学的秘书因为对各方面情况比较了解,就曾向学院领导推荐请我去上,她的原话是“我给你们推荐个人去上绝对没得问题”,领导就让她以摆龙门阵的方式来试探下我愿不愿意接这门课,她一开口我赶忙把话题扯开扯远也就是比较委婉的拒绝了。除了当时我在外面的事情也很多太忙外,委婉拒绝的想法还有二点:一是这门课确实难上,比起上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耗费的精力和时间会很多,我确实有偷懒的想法。二是也不愿意得罪人,这门课有老师在上我去逞能应是出力不讨好还得罪人,这也是我委婉拒绝讲得出口的理由。但学生对教学的反映和意见一直很大,最终学院领导还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跟正在上这个课的老师做好了协调工作让他去上其他的课,同时也很正式地与我交换了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我也只好接了这门课。

其实从教学的角度上说原来上这门课的老师也是很不错的,问题主要是出在先生和学生的思维习惯不在一条轨道上。上课的先生们都是数学专业出身,所以在思维上习惯于不仅要告诉学生这是什么?还想要让学生弄清楚这为什么?而财经专业的学生他们在知道是什么后,对为什么并不关心,他们更关心的是做什么?怎样做?这两种不同轨的思维需要在教与学中互相磨合交融,融合得好教学效果就好些,融合得不理想教学中就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了。而概率论及数理统计这门课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更典型更突出,因为这门课的抽象思维更深刻更广泛,学生们更希望先生能把很多抽象的东西更具体更实在的讲授给他们。我按照让学生们弄清楚是什么做什么怎样做的原则去讲授这么课,自然也就逐步和学生们的思维同轨了,教学的效果特别是师生的关系较之前边上课老师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当然学院领导因为师生的关系的改善也放下了心中的一块石头。

接下来做的第2件事是在研究生中开设定量研究经济管理问题的数学方法课程,进入21世纪的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已与十多年前的研究生大相庭径,十多年前的研究生学习一些研究经济管理问题的数学方法课程,更多的是为了提升自己掌握数理方法研究经济管理问题的层次,而实际用这些数学方法去研究解决经济管理问题并不多,因为那个时候对经济管理的研究更多的还是定性的研究,定量研究仅仅是一种点缀。进入21世纪后定量研究经济管理问题已是一个普遍的要求,对经济管理问题如果仅仅作出定性的描述而没有数量上的分析那是算不上研究的,所以这个时候的经济管理的研究生,他们要求学习和掌握更多的定量分析经济管理问题的数学方法就更迫切。我在研究生中开出的数门定量研究经济管理问题的数学方法的课程,都受到同学们的青睐和好评,有不少同学用学习到的研究经济管理问题的数学方法,写出论文发表在各级刊物上,受到各方面好评。

在市场经济中游戈时,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总想找个时间把它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如何让中小企业的老板与管理高层能很好的很方便的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在我的思维概念中我把它叫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我最终于2004年出版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一书中,我写了一个前言,这个前言既是编撰那本书的初衷,同时也很清晰的说明了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把这个前言全文录于其下:

【 前 言

笔者近年来与不少作为投资者或管理人的朋友接触颇多,交往中关于企业管理的话题不少。其中一个话题是,为了管好企业,如何尽快尽好地掌握企业在运转过程传递出来的各类经济活动信息。

何谓尽快?管理者们说就是及时。不少企业管理者们说,如果企业资产稍微上一点规模,要想及时了解一些企业目前方方面面的状况,还真不是一件易事。让企业各方面的人员把情况汇总一下,少则半天一天能弄出一个大概,多则两三天才能弄清全貌也不奇怪。他们时不时的问笔者,能否随时都能及时把自己企业的即时状况弄个清楚明白。

何谓尽好?管理者们说是真正弄懂。不少企业管理者们说,收到自己一份企业的财务报表,横看竖看还真不易从中读懂自己的企业。一位管理者曾拿着财务报表问笔者:这上面的费用与待摊费用是不是都是企业开支的钱?如果是又为啥子分成两类?笔者不认为管理者们所提出来的这类“外行”式的问题仅仅是因为他们对财务会计知识的不足。事实上,从费用管理的角度来讲,他要弄清楚的不是企业产生了费用与待摊费用各多少,他要弄清楚的是企业一共开支了多少钱,这些钱花到什么地方去了,花得是否恰当合理。作为笔者朋友的管理者们也时不时的问笔者,能否及时看到一份能真正读懂自己企业的报表。

于是笔者萌生了为作为中小企业投资者或管理人的朋友们开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想法,笔者把这类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称为管理型财务软件。        

笔者认为,这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应有两个优点正好解决朋友们的急需:一是企业经济活动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及时性,它可以让企业的投资者或管理人一打开自己的计算机就可以了解到企业当时方方面面的数据信息;二是明白易懂,它可以使企业的投资者或管理人避开过分专业化的财务术语简单方便的读懂自己的企业。

笔者以自己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与企业管理的务实经验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系统设计与分析,为一些朋友的企业开发出了这类企业财务管理软件,使用了的管理者朋友都感触颇深,赞慰不已,称解决了掌握企业情况加强企业管理的大问题。

循着这种思路,笔者撰写了这本小册子,既是教学科研工作的一个成果,也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务实。笔者期望,这本小册子,能给更多的朋友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带来方便与快捷,笔者更希望,这份小册子能让更多的智者仁人参加到企业务实的行业中来。

这便是笔者撰写这本小册子的初衷与目的。

                                                                许仁忠

                                                            2004年春节于光华园      】

当然,这本书的出版算是了却了我在市场经济中游戈时就萌发出来的一个愿望,应该说在2000年前后相当长的时间中,这种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对很多中小企业是十分需要的。书中所谈到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是我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市场经济的实际中后的研究结晶。

(未完待续)

现代文明和近代中国:4.3 科学的兴起(2)

力和加速度成正比,又是从伽利略那儿来的。这时候已经有了微积分,加速度是二阶导数,牛顿就写了个方程式。 方程式写下来,解起来不难,但是解出来一看,了不得。地球的轨道,是椭圆,开普勒的三大定律,轻而易举都从这个方程式里溜了出来。一个人在纸上写了一行,倒来倒去,居然一点不差推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关键是这几行,给学过微积分的大学生写在白板上,简简单单,大家都看得明白。

你要是说大学生都看得明白,没什么大不了,你就错了。一个人从幼儿园学数数开始,小学五年,加减乘除,分数小数;初中三年,几何代数,高中又是四年,直角坐标三角函数,才到微积分,一环扣一环,想想看是多大的一个工程。

科学的兴起,现代天文学是当仁不让的里程碑。虽然行星绕太阳转,地球降了格,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但是人非但没有感到失落,反而从新兴的科学理论中,找到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人在神面前不再卑微,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感到的,不再是恐惧。人类能够应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理解驾驭自然。培根 (Francis Bacon)说知识就是力量的时候,他表达的,是人类从科学的兴起中新取得的强大无比的自信。 知识就是力量,是人类对大自然的宣战书。

科学的智慧,不是一个或者是一小群天才的智慧。科学作为人类最博大精深的智识成就,从量变到质变,是人类智慧几千年的积攒沉淀。就说牛顿吧,微积分是他发明的,经典力学是牛顿力学,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了不得。 其实呢,他不过是集大成者, 哪一样,也不是非他不可。微积分,没有他也有莱布尼茨 (Leibniz),力学的牛顿三定律,前两条,是伽利略的发明。万有引力定律,也有胡克跟他争发明权。说这些,不是要贬低牛顿对科学,对人类的贡献。他对人类的贡献,远大于近代史上的任何杰出人物。

现代文明,德先生赛先生,源头是赛先生,没有现代科学的兴起,就不会有现代文明的社会。我们现在的这个物资精神无比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从是微积分,经典力学,万有引力定律这三样那里来的。  


阿玛克圣谷

在秘鲁皮图西奈山 (APU)的注视和保护下,印加圣河乌鲁班巴 (Urubamba)河水灌溉整个山谷,创造出一种小气候,使这里成为一个具有独特自然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地方,无尽的流水,用她的歌声让人们平静下来,心生冥想和浪漫,地理位置的优越,和无以伦比原始般的风景,让人们可以尽情享受周边被称之为地球上第七大奇迹的所有文化、考古和自然景点。

阿玛克圣谷非网红打卡地,还鲜看到摄影师从这个角度拍片并发布。


【七律】二首·北斗

关于《九眼问律》 《九眼问律诗刊》文库

图片来自网络

【七律】二首·北斗

作者/吴中远
(医学系 成都)

其一

欲问星空参北斗,凡间可解许多愁。
一年畜牧驱寒暑,四季蔬禾定种收。
风雨谋生三世苦,飘零羁旅几时休?
黄沙古道东南望,陌路艰辛涕泪流。

(北斗七星系统:在古代作为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定方向,定季节,定时辰。在畜牧养殖业,农业种植,天气预报,旅途定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其二

技穷不破青云梦,北斗群星闪耀时。
沥胆披肝担重任,宵衣旰食解新疑。
五洲定位尤须早,四海连声更不迟。
系统集成堪大用,掌中便可识三维。


本期全部内容请看下面链接

《九眼问律诗刊》第三十期(2021-06-1)


“不一样的苏东坡,不一样的周啸天”一一听周啸天在成都规划馆说苏东坡小记

20240727
文/王军

2024年7月27日下午14:00~16:00,成都规划馆,诗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讲授《不一样的苏东坡》。
周啸天,在中国诗歌界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他是以古体诗获得鲁迅文学奖的第一人。
上周一,位东兄分享给我今次讲座信息,我先做了听课备忘录,搞忘了在网上报名,周三报名时已停止了。我提前半个小时,顺利地进入成都规划馆四楼演讲厅。此时,除了几位工作人员在做准备,已有六位听课者坐在座位上。环顾四周,三个10×9的方阵,偌大的演讲厅足可容纳270人。

先到之利,母校之缘,与周啸天加上了微信。与名人加微信,一不为攀高枝图虚名,二不愿有事无事干扰人家,唯一的功能和作用是遇到问题时有一个解疑的线索与途径。我将事先准备好的“周啸天说诗”(四卷本,四川人民出版社)请周教授签名,他乐意地签了。作为名人的周啸天,并不矜持,反倒随和。

周啸天的演讲,是从提问开始的。他说,请小朋友和老朋友们思考一下,为什么苏东坡是人气指数很高的一个人?
有个小朋友说,苏东坡是当官的。有个小朋友说,苏东坡是书法家,还兴致勃勃地跑上讲台讲了一则古代某人与苏东坡彼此通信的故事。有个小朋友说,苏东坡是文学家,其诗词流传千古。有个青年朋友说,苏东坡豁达。有个青年朋友说,苏东坡儒释道兼修。

周啸天说,“朋友们都说到了苏东坡的一面。在我看来,苏东坡之所以人气指数很高,是因为他在许多领域都触及到了天花板。苏东坡在政治上原则性很强,不肯偷合取容;在生活上亲和力很强,富于情调;在文艺上是一个天才,无所不通;在事务上是一个实干家,政绩卓著。”
苏东坡幼承庭训,从小饱读诗书,聪颖敏学,接触到不少名人,见识广博,博闻强记,深受达官贵人喜欢。欧阳修作为主考官,是发现苏东坡的伯乐,苏东坡能够成为进士,欧阳修功不可没。
苏东坡的第一任妻子王弗,也是因为王弗的父亲王方(进士,眉州一位杰出的名士,他与苏轼的父亲苏洵是莫逆之交的好友)在眉州青神美丽山水间提出一个命名问题,青年才俊苏东坡回答“唤鱼池”,得到王方首肯,后来王方将爱女王弗许配给了苏东坡。王方对苏东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王弗知书达礼,深谙苏东坡的所思所想,助了东坡一臂之力。
善于提问,是苏东坡的一大长处。能够提出问题,源于他书读得多。认知的拓展,使苏东坡健全了人格,不仅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有特立独行的品格。无论是王安石的激进变革,还是司马光的保守稳定,苏东坡都能坚守自己的判断,从不阿谀奉承,这也为苏东坡曲折的人生埋下了隐患,乃至被贬谪到黄州、惠州、儋州。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即使缕遭挫折,苏东坡在第二任妻子王闰之(王弗的堂妹)和第三任妻子王朝云的陪伴和照料下,不仅在贬谪地政绩卓著(如杭州西湖的苏堤、惠州西湖),赢得百姓拥护爱戴,而且在文学艺术上取得了惊人成就,千古流芳。为文,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书,被列为宋四家“苏黄米蔡”之一,《黄食贴》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为词,与豪放派的辛弃疾并称“苏辛”;《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更是在中国散文史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在生活中,苏东坡的旷达平淡,也成为老百姓追捧的原因。东坡肘子,流芳百世。
关于苏东坡的更多精彩内容,请参见【讲座集萃】或周啸天编著的《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互动环节,小朋友们向周啸天提出了问题,获得了满意的答复。作为老朋友,我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屈原投汨罗江而死,王国维在颐和园的昆明湖投湖自尽,非常可惜,倘若他们选择了活着,无疑,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会更大。苏东坡身处逆境时却选择了活着,更精彩地活着。”周啸天答曰:“活着,体现了一种旷达精神,这也是老百姓追捧苏东坡的原因之一。”
听周啸天讲苏东坡,轻松自如,有故事,有情节,有讲述,有互动。他说不一样的苏东坡,我说不一样的周啸天。
【讲座集萃】

【现场花絮】

20240729  01:11
于悟道斋灯下


更多文章:

凡间面相 (57)

凡間面相(57)圖一 九頂山 致遠方 19.6.24圖二 文殊院 自願者 3.11.23 圖三 九頂山 徒友下山19.6.24 圖四 白鹿思文場 紅 12.6.24 圖五 成華公園 小孩 16.6.24 圖六 白鹿思文場 看 12.6.24 圖七 加油站 休息 19.6.24 圖八 九頂山 思 19.6.24 圖九 九頂山 黑龍池山顛聚餐的徒友 19.6.24


【七律】 噤口

关于《九眼问律》 《九眼问律诗刊》文库

摄影:周振国(计算机系 东营)

【七律】 噤口

作者/吴来安
(外文系 平顶山)

且把心中真话瞒,出言便惹是非端。
著书笔落三分怯,开口心怀一片寒。
儒士掉头因字句,赵高设计辨忠奸。
入朝如走华山道,慎上台阶莫下看。


【七律】参省

作者/赵怀敏
(化学系 荷泽)

几人不解世间疑,算尽恒沙反若痴。
黠鼠投机迷曲径,荒鸱得意占高枝。
多矜眼白心添病,久拜孔方途已歧。
我把三隅留片纸,谁来唱和寄新诗。


本期全部内容请看下面链接

《九眼问律诗刊》第八十六期 (2024-7-22)


关于人工智能:一切皆有可能

人类依靠感性和理性认识世界。感性的局限性自不待言,但人是万物之灵,凭借智慧(或理性)人类发展了科学、哲学和艺术,制造出各种科学机械与设备,极大的拓展了人类感官的能力。二十世纪初,虽然人类面临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但面对未来总体而言人类是乐观的,特别是对于“人类理性”充满信心。而数学是人类理性最杰出的代表,是一切科学的理论基石。也难怪“数学世界的亚历山大”希尔伯特对科学说:“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将会知道”,自然须交出它的所有问题,人类必将所有问题一一解决。遗憾的是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犹如晴天霹雳,给了人类当头一棒。大数学家克莱茵写了两本书,书名分别为《基础找到了,又失去了!》(Foundation found,and lost)和《数学,确定性的丧失》(Mathematics Loss of Certainty )就描绘了这种心情。数学坚实的基础不过是海市蜃楼。连号称最严谨精密的数学尚且如此,其它知识又如何立足呢?

人工智能的基础是数学。对于人工智能,我们立马会想到,人工智能被电脑病毒入侵怎么办?某种意义上讲,电脑病毒与人工智能可是一对卵生子啊!哥德尔定理告诉我们,对于电脑病毒没有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也没有“杀不死的病毒”。人类免不了害怕,也不用绝望。

另一个问题是:芯片植入大脑能否出现超越人类的“新新人类”?剑桥大学数学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的名著《皇帝的新脑》,出乎他意外地畅销。《时代杂志》曾用了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标题《那些电脑都是笨蛋》报道此书。彭罗斯提出许多论证来支持他的论点――人工智慧有其限度,其中最重要的论证即是根据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另一本颇具影响力、获得1979年普利策奖的著作《哥德尔、埃舍尔、巴赫》,在这本书中美国数学家侯世达将巴赫的音乐、埃舍尔的绘画和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有机地串在一起。引人入胜地介绍了数理逻辑学、可计算理论、人工智能学、语言学、遗传学、音乐、绘画等背后蕴含与潜藏的一条共同的金腰带――“自我指谓”(哥德尔定理证明相当复杂,其中最核心的概念就是“自我指谓”)。这是一本介绍人工智能,并夹议哲学的书。同样用哥德尔定理来说明人工智能所会受到的发展限制。

从前的科学技术拓展人类的感官,而人工智能确要深入渗透拓展人类的理性(智能或大脑)。这是开天辟地的惊世之举!

显微镜和望远镜拓展人类感官,使人类对微观和宏观世界有了超乎寻常的惊人了解。随着哈勃和韦布空间望远镜的第一批科学观测数据的公布,“最遥远星系”的记录被一次次打破。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在不停的膨胀。“遥远”即对应着“古老”。记录没有持续多久,就有几十个红移高达20(仅仅在宇宙大爆炸之后1.8亿年)和红移26(宇宙大爆炸后近1.2亿年)的星系被发现,其中有些已经具有盘状结构。这些那么早形成的大星系,明显不同于天文学家们预期的早期星系,突破了宇宙演化标准模型的预言。因此,宇宙的起源与历史或将再次改写。

而芯片植入到大脑,人工智能将深入渗透拓展人类的理性(智能)。随着其不断地深入发展,人工智能自主学习能力的超强提高,它是否会找到突破哥德尔不可能性定理对人类智慧的天然限制呢?或许某一时刻,何谓“人类智慧”?何谓“人”的认知难道就不可能被重新定义或改写吗?一切皆有可能!

附一首以前写的打水诗,作为结尾:

思神神思很玄妙,不可言说啥味道。
心里溜达久萦绕,想抛岂能抛得掉。
挥之不去如青烟,去而复来真烧脑。
乱人本性傻傻乐,让人心儿蹦蹦跳。
输入输出经崎岖,形而上之觅奥妙。
自寻窈窕以探壑,脑洞轰然或开了。
滋养矛盾之理性,败坏我主之创造。
上帝吹拂之灵气,撒旦特意坏心窍?
人工智慧可可靠?天才傻瓜痴痴笑。


欧州旅游:中东欧(二)

苏黎世是瑞士联邦最大的城市,集奢华典雅秀丽古朴于一身:

  • 奢华。闻名遐迩的班霍夫大街聚集着数十个著名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总部,望着一幢幢厚实庄重的大楼,可以想见其间和之后的大鳄争斗,纸醉金迷。
  • 曲雅。座座著名的教堂或立于蓝天之间,或藏于小巷之中。作为城市的地标建筑让游客为其瑰丽而惊叹,信徒为其圣洁而醉心。
  • 秀丽。利马特河、运河、苏黎世湖这二河一湖成了城区的珍珠和翡翠,佇立水边,望着百帆齐发百鸟嬉戏令人心旷神怡。
  • 古朴。以奥古斯丁巷、尼德道尔夫为代表的小巷中有斑驳的路面、绚丽的建筑、多彩的商铺、飘扬的旗帜,在纵横交错的迷宫般的小巷中穿行,疑无路时总会又一村。

先去苏黎士湖,真是漂亮之至,一片静静的湖水,湖边的小镇也非常安详,可以乘船在湖中游玩,湖边有很多天鹅与游客相伴,站在苏黎世的湖边,可以望见远方的群山。苏黎世湖是瑞士著名的冰蚀湖,纯净悠远晴朗的天空,映衬着同样透彻的湖水,阳光温暖,波光粼粼,水上的游艇,湖面的天鹅,湖边休闲的人群,湖里嬉戏的孩子溶为一幅美丽的景色,面朝大海,望着广阔的湖面,吹着暖风,只是在湖边走一走一坐都是一种舒适。

苏黎世和苏黎世湖

在苏黎世湖和利马特河畔就是苏黎世最醒目的地标双塔楼的苏黎世大教堂,大文豪雨果留下的名言“好一对硕大的胡椒瓶”,看着双塔楼确有点神似。走进教堂,登了近190级台阶,踏上教堂顶部的观景台,环望四周,远处的阿尔卑斯山脉巍峨耸立,脚下的利马特河从苏黎世湖缓缓流出,近处鳞次栉比的各色房顶尽收眼底,真是风景这边独好。在闲逛旧城区的行程中,双塔像一座指路的灯塔。在大街小巷穿行时,望一望她就永不迷路。

苏黎世大教堂
从苏黎世大教堂看苏黎世湖

离开苏黎士前去了班霍夫大街,这是一条北起中央火车站南抵苏黎世湖畔、纵贯苏黎世中心城区长达1.4公里的大街,是苏黎世的骄傲和象征,沿街走来或是庄严厚重建筑中的金融财团总部,或是绚丽精巧橱窗后的名牌店铺,或是迎风飘扬旗帜下的古朴小巷,大街上蓝色电车不时驶过,摩肩接踵的游客匆匆完成打卡和购物的任务,一派赏心悦目的繁荣景象。

离开苏黎士后前往卢塞恩,沿途都在卢塞恩湖这个瑞士最美丽的湖也是世界最漂亮的湖边穿行,卢塞恩湖有长39公里、最宽处3公里的湖面,四周是最初组建瑞士联邦的4个州。湖面上碧绿的湖水、洁白的天鹅、五彩的船帆相映成趣,一艘艘游轮载着游客观赏湖光山色。

卢塞恩 Lucerne (from Wikipedia)

湖畔旁或是尖尖的教堂顶,或是优雅的建筑群,或是浅草柔茵中密布的葡萄园、或是牧场和农家小屋,或是帆船俱乐部交错着的疗养胜地,或是峭壁巨石默默的享受着湖水的拍打。极目远眺群山环抱中云雾缭绕的山顶露出了些许白雪,郁郁葱葱的山腰覆盖着茂密的衫林,如果世间有天堂那就是卢塞恩湖。

卢塞恩城市和卢塞恩湖

在卢塞恩专程去看了闻名遐迩的狮子纪念碑,这是一座名气位列全球前十名的纪念碑,一座充满悲悯、祈求和平的纪念碑。经过老城区走进小公园的门沿着一段林荫小道,豁然开朗的是一片小池塘和塘边的悬崖,悬崖的中间部位,雕刻着宽10米、高6米的纪念碑,纪念碑上横卧的狮子神情悲壮霸气又催人泪下,雕像既记录了历史又彰显了艺术。

离开卢塞恩时自由游览了卡佩尔廊桥和八面水塔,这是卢塞恩的标志瑞士的名片游客必到访的热门景点。卡佩尔廊桥和八面水塔位于罗伊斯河上,旁边是美丽的卢塞恩湖,卡贝尔桥是一条木结构廊桥,长200多米,是欧洲现存最古老的木桥,八角形水塔位于卡贝尔桥的中央,高34米,在长长的木桥上很是显眼。

卡佩尔廊桥和八面水塔 Kapellbrücke (from Wikipedia)

远眺廊桥水塔美轮美奂,廊桥与水塔和周边尖顶的教堂典雅建筑和身后的蓝天白云及皮尔图斯山,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美丽画卷。近瞧廊桥水塔古色古香,直立的水塔横卧的廊桥,平静的河水中游弋的天鹅,廊内的彩画廊边的鲜花叙述了一个个古往今来的美丽童话。

当天住在卢塞恩,第二天一早就奔赴欧洲乃至世界最富有的国家列支敦士登。列支敦士登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袖珍国家,处于瑞士与奥地利两国之间,国土总面积160.5平方公里,全国总人口约4万人,这是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关税由瑞士管理,邮票是列支敦士登的特色产品,邮票产业是该国的支柱产业。瓦杜兹是列支敦士登首都,位于莱茵河东岸,坐落在群山环抱的盆地中,山上的瓦杜兹城堡建于公元十二世纪,是最古老的皇室家族住宅,也是列支敦士登人引以为豪的地标。

瓦杜兹

停留在列支敦士登首都瓦杜兹,导游安排的一个小时的游览时间便把这座首都城市逛遍了,虽小但很美,重点是去参观了它的邮票博物馆。列支敦士登以邮票而闻名于世界各地,当然这里也少不了邮票博物馆,博物馆不大,但却展示了很多邮政发展的过去和未来,另外还有很多邮票发行的背景和故事十分的精彩好看。这个袖珍小国印制的邮票世界闻名,使爱好集邮的人爱不释手。邮票博物馆陈列的邮票之精之多居世界之首。从1912年列支敦士登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开始时,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其所发行的邮票种类和数量不计其数。在历史上,邮票曾经挽救过列支敦士登的经济危机。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王鉴于全国经济萧条,便拿出其珍藏的全部名画,印刷邮票大量发行,意想不到的是这些邮票深受世界各国集邮爱好者的喜爱,国家因此获得大量的外汇收入。

从美丽漂亮的袖珍小国出来后直奔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直接去了最著名的金牌景点玛利亚广场。玛利亚广场建于1158年,座落在慕尼黑老城中心,是莫尼里最大最主要的广场,也是莫尼黑城市的标志,慕尼黑的新、老市政厅都在广场周边。玛利亚广场又有慕尼黑“城市客厅”的美称,也是慕尼黑城市的交通枢纽,更是举行各种政治、文化活动和市民休闲娱乐、集会的重要场所,确实是慕尼黑城市的心脏。

在玛利亚广场上,引人注目的新市政厅是1867–1908年建造的哥特式建筑,布局恢宏装饰华丽,新市政厅中央的钟楼高85米,上有著名的玩偶报时钟,在上午11点与下午5点报时钟的玩偶伴随着音乐出来展现1568年威廉五世婚礼大典的场景与消灭黑死病的场景。

除了著名的新市政厅,近旁还有倍受广大游客和市民欢迎的老市政厅、圣母教堂、老彼得大教堂等热门景点,广场中耸立着圣母金像。玛利亚广场得名于这座建于1638年玛利亚圆柱。在玛利亚广场四周各色餐馆和商场云集是人们逛吃食、喝啤酒的好去处。每天都有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这个最热门的广场,尽情享受美酒美食,饱览慕尼黑历史悠久的建筑。

玛利亚广场
玛利亚广场
玛利亚广场
玛利亚广场
火山之国:印度尼西亚(4)

松巴岛的跳舞树

当地小女孩的舞蹈表演

不知道是什么庆祝活动

常见印尼餐馆里当地人的小饭桌

离开印尼再次途径新加坡。新加坡的小朋友Yi给我们安排了有名的川菜,之后又看了新加坡机场最大的室内瀑布。圆满之旅,再见了新加坡。

在新加坡的几天Yi为我们精心安排了深度游,包括坐地铁,看夜景,充分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总的来说很喜欢新加坡,小而全,大格局。再见了,新加坡,再见了,印度尼西亚,以后有机会再来。

刚回来没几天时差还没倒过来就跟哥哥他们到北密来钓鱼,收获满满。

哥哥还是厉害,每次拉大鱼都靠他。

啰啰唆唆写了一大堆,与印尼行无关的钓鱼也放进来了,哈哈….谢谢收看。

(完)


更多文章:

现代文明和近代中国:4.3 科学的兴起(1)

哥白尼的日心说,算是他灵机一动。一大帮专业业余的天文学家,那么多人,那么多烦复枯燥的观测运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才弄出来这么个灵感,想想就知道该有多不容易。他的地球绕太阳转的说法,算行星轨道的人,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 同意是因为算法简单了不少,不同意是因为老办法算不准,新办法其实还是算不准。 比如普鲁士国家天文台的台长,叫第谷 (Tycho), 就不怎么同意。他搞折衷主义,让行星绕太阳,太阳绕地球。不过他的观测数据,全世界最全最好,这些数据,他死后传到了开普勒 (Kepler)手上。

开普勒把哥白尼的灵机一动,弄成了没人能反对的科学理论。说起开普勒,也是奇葩。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对开普勒的评价很有趣。他说一个人,没什么聪明才智,凭着勤奋努力一根筋,再加上好运气,能有什么样的成就,就看开普勒。人类上万年,只要问什么最完美,答案肯定是圆。所以地心说也好,日心说也罢,大家想都不想,就认定了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开普勒不知道为什么,不爱足球偏爱橄榄球,异想天开,拿着从第谷那儿得来的数据,用椭圆去描行星的轨道。不成想还真被他蒙对了,这一描,描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第一大定律,是行星绕太阳转,轨道不是圆,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第二大定律,一定的时间段,行星和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是固定的;第三大定律,行星绕太阳一周用的时间,和它的椭圆轨道的长轴的二分之三次方成正比。这三大定律,是近代科学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行星的位置,用这三大定律,怎么算怎么对,没人能不同意。但是你要是问为什么就有这三大定律,回答是定律就是定律,没有为什么这一问,其实是没人答得上。事情到这里,都还没牛顿什么事。

前面讲了伽利略的两件事,有一件是从比萨斜塔上往下扔重量不同的球。他的结论,第一,地球对所有物体都有吸引力, 这个伽利略就知道,不用等苹果掉到牛顿头上;第二,地球对表面物体的吸引力产生的加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有了这两条,能想到太阳对地球也有吸引力,用不着是天才。问题是这个吸引力有多大,这个再想想其实也容易,质量越大,引力越强,距离越远,吸引力就越小,自然不过。 所以后来胡克 (Hook)说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从他那儿听去的,也不是没有可能。当时他是英国皇家科学院的院长,老资格,牛顿是他的后辈。


余政做客翰墨天府成都书法大讲堂公益讲座《篆刻技法与艺术》

20240725
文/王军

2024年7月25日下午,成都市成华区文化馆,余政做客翰墨天府成都书法大讲堂公益讲座《篆刻技法与艺术》。来自成都市各区市县的部分学员代表倾听了余政老师的讲座。

余政老师从篆刻的工具、材料、技法到艺术,给学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篆刻艺术普及课。
余政老师强调,印宗秦汉,篆从书出。篆刻,需要具备古文字学、篆书基础。每刻一印,必先查字典,将构成字的笔画搞准。每枚印章的古文字体系,尽可能协调一致。篆刻,虽然是雕虫小技,却也需要学养的支撑。尤其是欲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对综合素质的要求就更高。
余政老师特别分享了他研习篆刻几十年来的独有经验。
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赵安如老师到现场看望了余政老师和学员们。
余政老师点评了学员们带来的书画习作,指出了习作中所钤印章存在的具体问题。
余政老师的讲座受到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讲座集萃】

【备课手稿】

【现场花絮】

【余政简介】

余政,重庆江津人,1963年生,师承郭强、周裕国二位先生。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花鸟专委会副主任。
成华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成华区政协书画师,成华区首届中青年文艺名家。
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西蜀印社社员。

【余政绘画与篆刻作品欣赏】

【余政篆刻艺术观】

【化石短评】余政:在1980~1990年代的机构改革中,一个体制内的人,经过30多年的人生历练,如今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之所以作如是观,是因为他不仅有绘画、篆刻方面的技法,更有篆刻、绘画方面的个人体悟和独有思想。大凡以家论者,其必有一家之言也。大凡以艺术论者,其必有家国情怀也。中国艺术家作品表象背后隐藏的本质在于,它蕴含着作者对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敬畏之心,对人世间疾苦的悲悯之心,对自然、社会和人生体验的独有个性表达。

20240726  18:56
于悟道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