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曰”曰美人

   “美人曰”曰美人
      杨益民
2022/07/17

           仲夏紫竹园,筠石翠湖畔。
           白云去悠悠,莲叶碧连天。
           湘妃飘飘杳,幽篁泪斑斑。
           曲水独自流,昔神何得还?
           屈子怅怨望,子建入梦幻。
           林静空伫立,渺渺茫芒然。

      四象交会,紫薇斗转,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今日上午去紫竹院友贤山馆,行至筠石苑翠湖,偶见一美人儿坐于湖边:

       翠衣彩裙映菡萏,青螺高叠复盘盘。
       手持粉萼凝神思,束腰纤体秀可餐。

图1 翠湖美人照

      环望八方,碧荷连绵岸芷汀兰 ,幽篁万竿紫竹斑斑。不由想起寻舜帝于九嶷山下,泪染湘竹,投江殉情的娥皇、女英,以及屈原的《九歌.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

      又及曹植的《洛神赋》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图2 晋·顾恺之《洛神赋》局部拼图

      绵绵思忖之间,不觉已临友贤山馆。进得阅览室,尚未入座,却从其后门轩窗望见北面展室门口有大广告“美人曰”。

图3 展室门口大广告“美人曰”

      咦!时才逢翠湖美人,继而又遇美人有话要说。妙乎哉,妙也!于是出阅览室后门,入“水竹居”,过南北连廊,进入北展室。欲饱览美人之风韵,聆听佳人之抒情。

图4 友贤山馆略图
(1)山馆阅览室及后门
(2)后门的水竹居和与其相连的连廊
(3)连接山馆南面阅览室和北面展室的连廊
(4)北面展室大门

      展览“美人曰”为五个章节:1、曰历史,2、曰头饰,3、曰妆容,4、曰服饰,5、曰美人。

图5 “美人曰”展览包括的“五曰”
图6 曰历史
图7 曰头饰
图8 曰妆容
图9 曰服饰
图10 曰美人

      既为观闻美人而来,自然最关注第五章“曰美人”。图10“曰美人”中后两幅是清宫旧藏《雍正十二美人图》,我将其拼图而成(欲观细图可在网上找到),这十二幅图画依次为:

1.倚榻观雀,2.博古幽思,3.捻珠观猫,
4.持表对菊,5.裘装对镜,6.烘炉观雪,
7.立持如意,8.美人展书,9.消夏赏蝶,
10.倚门观竹,11.桐荫品茶,12.烛下缝衣。

      这十二个美人(妃子)皆仪态端庄,面目娴静,樱口秀鼻,修眉凤眼、削肩柳腰、玉指葱纤,皓腕凝霜。十二个美人的面目几乎一模一样,于是疑问产生。

这十二美人是真有其人,还是想象中人呢?假若这十二美人有具体人物所依,甚至提供写生,估计应该是一个人吧!那她是谁?其命运又如何呢?展中并未言及,不得而知。有兴趣者可考证研究之。

      十二幅美人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原题名为《雍正十二妃子图》,后又改题为《胤禛妃行乐图》。这组画的改名或许正好说明画中人确实应该只是一个人吧!?

      十二幅美人图中只有“美人展书”,直接用上了“美人”二字,美人身后墙上还有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米芾的题诗:

       樱桃口小柳腰肢,斜倚春风半懒时。
       一种心情费消遣,缃编欲展又凝思。

图11 美人展书

但查米芾所留下的诗句,却找不到这首诗。而在雍正的御制文集《雍邸集》中,反倒找到了类似的诗

       丹唇皓齿瘦腰枝,斜倚筠笼睡起时。
       毕竟痴情消不去,缃编欲展又凝思。

究竟哪一首是米芾原作呢?或许均为他人假托所作吧!

我发现最有意思的是这十二幅美人图中,不仅有许多西洋的物件,而且构图和绘画手法使用了更能表现空间立体感的西方焦点透视法,这与中国传统的是仕女画大不相同,充分表现了清代中国画家对西方绘画透视法的初步理解与掌握。

图12 十二美人图中的透视画法
图13 十二美人图中的透视画法

    看完展览,感觉此展取名“仕女曰”更合适,正如展览室进门第一块展板所曰:“本次展览重点在于探究和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仕女生活百态、装饰妆容等内容,领略历代仕女人文生活的美学思想,来一次酣畅的时空对话。”……

图14 展览目的与重点

实则仕女、士女、美女并非同义。从绘画史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与《洛神赋图》初步在绘画中体现了理想主义色彩的美丽女性形象,仕女画形制方见雏形。

对女性美的追求是永恒而古老的话题,以女性为题材的绘画,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和重要地位。

中国的仕女画是东方绘画特有的现象。主要是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后来专指中国古代宫廷画中以贵族女性为题材的画作。

随着朝代兴亡盛衰,仕女画所反映出的社会世俗现状,及女性审美取向也随之不断地变换化。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不同人等对美人各有不同描述与看法。唐朝以丰腴润泽为美,宋朝以婉约雅致为美,清代则以弱柳扶风为美。无数的文学、诗词歌赋、绘画等等都对美人有所描写与描摹。例如展览中有“十二美人图”和“百美图”,中国历史上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四大美女”之典故与传说,……

人有人不同,花有几样红,吾今参观后仍不得而知何谓“美人”?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可惜的是展览中没有中国仕女画与西方女性绘画对比,或许是两者差别实在太大,无论是人性还是神性尽皆如此。

但展览中也没有中国传统仕女画与日本浮世绘美人画的比较。中国传统仕女画和日本浮世绘美人画都描绘了东方女性之美,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各具特色。不知它们是不是出自同源?算不算关系相近的绘画流派?我孤陋寡闻而不解。

图15 日本浮士美人画与中国仕女画

何谓美,何谓美人,必心智视之思之,方可不为其所惑。然吾智所不及,岂能不惑?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

      呜呼!悲哉!


1 2 3 4 5
Total Page Visits: 443 - Today Page Visits: 8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