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的过程,一直是众说纷纭。
从基因学的角度看,人类的出现也是偶然的,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人类作为地球上的特殊生物本身也有很多种类,我们现在的人类属于智人的后代。在漫长的生物竞争中,我们智人是如何胜出的?按《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的说法,是因为智人具有讲故事的能力。可这个讲故事的能力是不是基因决定的呢?如果是的话,那智人也是得天独厚,突变出一个会讲故事的基因。而那些没有这个基因突变的人类就慢慢被残酷的物竞天择给灭绝了。基因突变本身就是一个偶然性,而其必然性则只存在于概率统计上。
以中国革命为例,如果没有毛泽东,没有当时特定的军阀割据的历史环境和日本的侵华战争,中国革命未必会成功。所以说中国革命的成功具有偶然性也不是没道理的,尽管也有人说,中国革命具有必然性,因为辛亥革命是一个不彻底的革命。可这世界上,不彻底的革命多了去了,又有多少最后革命成功的呢。我读过八卷本的《毛泽东文集》和相关历史资料后,更觉得中国革命真是如履薄冰、步步惊心走过来的。当然,革命成功的偶然性并不意味着革命就没有正义性和进步性。
那欧洲的工业革命是不是具有偶然性呢?前几天在微信群里,因为我的一个偶然性定论,让我的一位老友觉得我是在说笑。在微信里没法展开谈,所以我并没有解释我的结论。我这个结论虽然不敢说是研究的结果,但我也不是随便瞎说的。今天写这个贴就是要展开谈谈,主要是闲聊,就权当是历史戏说吧。:)
众所周知,工业革命需要四个基本要素,即:资本、科技、原料和失去土地的自由劳动力。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如果说单单有了科学技术就能产生工业革命,那阿拉伯地区应该成为工业革命先驱。阿拉伯人发明了零这个数字,而且代数和几何学都诞生于阿拉伯地区。连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观察、试验、归纳、推理和总结这套思维方式也是阿拉伯人率先推出的。说瓦特的蒸汽机引发了工业革命,是科技决定论的说法,不是完全的事实。因为一个历史结果往往不是单一历史原因产生的,而是多个历史原因的聚合的结果。
那欧洲工业革命的其它几个要素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要从头说起,看看是不是具有历史偶然性。
十三世纪时,欧洲还处在封闭僵化的中世纪。东西方的贸易主要通过陆地的丝绸之路进行(海上也有两条航线),而中亚和中东则是东西贸易的必经之路。这些卡在路上的国家靠收买路钱和做中间商一个个也都混成了富国,其中的花刺子模国就是中亚地区第一强国,其疆土包括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斯坦南部部分地区、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及伊朗北部地区。从地图上看一眼就知道,这个花刺子模是当时地道的大国强国。
在东北亚,蒙古人强势崛起。统一漠北后的成吉思汗,首先收拾了西辽国,将蒙古国的西边边界延伸到与花刺子模国相邻。从1211年起,成吉思汗开始了持续二十几年的对金战争。金国是蒙古国的世仇,强盛时期的金国对蒙古人的压迫是非常残酷的。所以,成吉思汗对金国的战争也进行的十分残酷激烈。可正在蒙古大军与强敌金国交战之际,突然收到西方的花刺子模国屠杀蒙古商队的消息。这正是我要讲的第一个历史偶然性。
成吉思汗是一个军事天才,知道以蒙古有限的兵力进行东西两面大跨度作战毫无必胜把握。所以他不想与花刺子模国交战,而是派出使者前去和谈,希望继续保持这条贸易之路的通畅。可花刺子模根本看不起这些满身羊膻味的野蛮人,不仅不好好谈判,惩治凶手,反而杀了使者。这一下子激怒了成吉思汗,使一代天骄的血性压过了理性,成吉思汗将与金国的战事交于木华黎,匆匆与金国缔结了停战协议,就自己亲率大军前去征讨花刺子模。第一次征西成吉思汗到底带了多少军队历史上一直说不清,但根据蒙古当时全国正规军只有25万人来推算,西征大军最多不超过二十万,其中还包括两万名汉人工匠,野战部队估计只有十万人多一点。
(未完待续)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 (9)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 (8)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 (6)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 (4)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 (3)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 (2)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 (1)
《隐入尘烟》的艺术特色及所反映的三农问题
《观剧偶感》(九)
中秋月
《观剧偶感》(八)
历史研究者的叙事(18)
历史研究者的叙事(17)
历史研究者的叙事(14)
历史研究者的叙事(13)
历史研究者的叙事(10)
历史研究者的叙事(9)
历史研究者的叙事(8)
历史研究者的叙事(7)
历史研究者的叙事(6)
历史研究者的叙事(5)
历史研究者的叙事(4)
历史研究者的叙事(3)
历史研究者的叙事(2)
- 边读边聊《翻身》记(二十五) - 04/07/25
- 边读边聊《翻身》记(二十四) - 03/27/25
- 边读边聊《翻身》记(二十三) - 03/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