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9
文/王军
2024年1月9日,笔者有幸在成都美术馆A区天府美术馆观看了北京画院、四川三峡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等收藏的齐白石(1863~1957)精品研究展。
启示之一. 持续创变
给笔者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齐白石画虾。他画虾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
1、临摹期(约1912~1920,时年约49~57岁):“一变逼真”。
2、写生期(约1921~1929,时年约58~66岁):“再变色合深淡”。
3、提炼期(约1930~1938,时年约67~75岁):“色分浓淡,泼墨意趣”。
4、成熟期(约1939~1948,时年约76~85岁):“笔断意连,饱满老练”。
5、神化期(约1949~1953,时年约86~90岁):“从心所欲不逾矩”。
6、返璞期(约1954~1957,时年约91~94岁):“大简之美,古拙归真”。
启示之二. 循序渐进
1、由木工而木艺。学习雕花,体验艺术。
2、由木艺而习文。学习诗词,感悟文化。
3、由艺文而远游。打开眼界,增长见识。
4、传艺文于西蜀,求变法在燕京。
启示之三. 衰年变法
陈师曾是齐白石的贵人。齐白石衰年变法与陈师曾的提示、点拨和传播紧密相连。是陈师曾不遗余力地将齐白石的画推广到日本,洛阳纸贵莫非如此?
陈师曾乃中国近代美术史上的先驱。而齐白石则因不囿于成见,大胆且坚毅地进行自我革命,才成就了衰年变法。
启示之四. 寓真于趣
齐白石将其对自然、社会和人文中所观察、体验和感悟到的真情实感,抒发于笔端,自出机杼,浑然天成,其形也有趣,其神也奇妙,恍兮惚兮,妙如仙境。
【齐白石编年简史】
【齐白石的艺术世界】
【光与影】
20240118 15:37于悟道斋
更多文章:
“点画入纸金石响,正是心平气和时。”——癸卯弄潮天府草书提名展读后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齐白石给人的启示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梁时民中国画读后
蓝志泉做客“翰墨天府”成都书法大讲堂,演讲《渴骥奔泉 春云舒卷——书法空间关系的分享》
王书峰博士:“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一个当代典型范式——听王书峰成都文理学院书法演讲后的几点感悟(草稿)
收藏赋:看惯那黄山松,峨眉雪,赤城霞;练得那欧冶技,羲之字,摩诘画;熟读那屈子骚,相如赋,东坡文。
当代大学生印象:“有梦想,有规划,有思考,有实践”——观四川美术学院第六届学生书画展有所感
“自古蜀中多仙山,从来不缺道骨人”——“梦笔每画蜀山青”画展读后
Latest posts by 王军 (see all)
- 甲子已然过 忽如春风来 - 01/29/25
- “巴山蜀水承一脉 翰墨丹青写双城”——观春熙路遇见解放碑书画展小记 - 01/23/25
- 从一次展览看四川福宝美术馆的专业化全产业链式书画展览文化服务 - 01/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