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午战争到抗美援朝:两部书中不同的中国(二)

其实在长崎事件中,就已经暴露出北洋水师的军纪涣散、军官对水兵的管制和约束力虚弱的问题。北洋水师到上海和香港休整时,海军官兵上岸嫖妓和吸食鸦片也是家常便饭,后勤军官贪污腐败之事更是不胜枚举。后来有人将军纪涣散归结为李鸿章解雇了英国海军顾问,可我觉得这有点不求诸己反求诸人味道。如果一支军队的纪律和战斗力依赖于外国教官,本身就说明这支军队是虚弱无能的。

甲午海战的失败从战斗过程讲多少有点偶然性,比如:虽然多数日舰中弹,而且中的还是大口径炮弹,但却无一艘日舰被击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清舰发射的多为实心穿甲弹和教练弹,而不是本应该发射的能爆炸的榴散弹。日舰火炮口径虽然小的多,但他们大量使用榴散弹和鱼雷进行攻击,攻击效果大大强于清军,致使清舰多艘被击沉。如果当时清军带足炮弹,并且使用爆炸弹的话,甲午海战的结果也许就会改写。

当然,甲午海战的失败不仅是军纪和腐败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清国海军缺乏足够的勇气和主动进攻的精神,只敢在近海游弋,不敢远洋作战。致使北洋水师只能被动挨打,失去了致胜关键的战场主动权。

出乎日本预料的是,真正的抵抗发生在台湾。本以为战争结束了的日本,在迫使清政府签署了《马关条约》后,急不可待地前去接管台湾。万没想到台湾军民会自发起来保卫自己的家园。先是宣布独立,成立台湾民主国。台湾民主国流产后,不屈的台湾军民在刘永福和邵友濂的领导下,在极端严酷的环境中,用低劣的武器与日军拼杀,给日军造成严重丧亡和困难。他们在绝境中孤军奋战,吃野菜、吃田鼠充饥,与台湾土著人一起,用各种游记战法,加上台湾的疟疾的帮助,让日军损失惨重。仅仅一年,日军就死亡一万多人,这远远超过前期整个甲午战争的日军死亡人数。迫使日军不得不不断增兵,共动用了五万多兵力,甚至连保卫皇宫的近卫师团也被派往台湾。让日本大为沮丧的是,近卫师团师团长天皇的叔叔也在台湾阵亡(一说是病亡)。当然,台湾军民为此也付出重大牺牲,前后阵亡达一万四千余人。

即使在刘永福逃离台湾之后,台湾人民的抵抗也一直没有停止,尤其是那些不肯屈服的台南地区的土著居民。前仆后继抵抗达二十年之久。此书在此有一矛盾之处需要指出,先是说台湾人民持续抵抗十年之久,后又说抵抗时间是从1895年到1916年。根据我查阅的相关资料,台湾人民的起义和抵抗一直持续到1916年是一个比较准确的时间。另据我的一个朋友介绍说,他听一位台湾老人讲过,日本最后扑灭台湾人的抵抗靠的是飞机轰炸。飞机应用到战争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事,这也佐证了台湾人的抵抗至少持续到日本有飞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所以说,不是中国人不勇敢、不坚强,而是清国政府太腐败,清国军队太懦弱。

中国在甲午的失败表面上是军队的失败,实质上则是国民精神的失败。当时的中国就像是由无数条小鱼组成的一个大鱼群,远处看像条让人生畏的大鱼,可到了近处就会发现原来是一群谁都可吃上一口的小鱼弱肉。

一个一盘散沙的中国,一个暮气沉沉的中国,一个丢失了信仰和尚武精神的中国,怎会产生一支强大的军队呢?

相比之下,明治维新后的日军则给世界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只军队不仅军纪严明,而且斗志旺盛。

美国《纽约时报》当年随军记者克里曼报道说:“日本军队拥有超出想象的诸多优秀之处,令余感慨备至。其一,他们是一只沉默的军队,部队在行进中始终保持肃然寂静、没有奏乐没有旌旗招展、没有喧哗、组织井然、军势威严、沉默有序、疾进向前。上至大将下至士兵,充满了爱国的精神,一见即知是一只精强雄烈的军队。其二,日军不仅拥有与欧洲诸强比肩的武器、器械、兵法、组织和统辖部队的军官,而且拥有完整的野战医院配置体系。…”

日清战争期间,日本的一条美子皇后将自己的个人财物捐献给国家,并亲临医院,慰问负伤士兵,还在皇宫内开设绷带生产厂,为前线将士提供包扎绷带。因此,一条美子被日本誉为国母。而清国的慈禧皇后,则将海军军费修了自家的花园。两相对比,就可看出谁强谁弱。

认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走上强国之路的根本原因已成为史学界的共识,但很少人去研究明治维新到底维了什么新,是什么让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而将昔日的被其敬畏有加的老师打翻在地的?

让我们看看日本明治维新都有哪些国策变化吧。

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还是一个类似我们春秋时期的国家,强藩弱君,天皇有名无实。土地为领主所有,不能买卖。除了骑士阶层,普通百姓只有名没有姓,官吏皆为世袭。民穷国贫,经济不振。

明治维新最重要的一条措施是退藩尊王,撤藩置县,实行四民(四民为士农工商)平等和中央集权,可这种中央集权的改革中国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已完成了。其次是统一货币,土地私有,殖产兴业,鼓励和支持私人经济发展。这一条在中国也是早已完成和实施的。其实,明知维新超越中国的主要是后两件事,即普及教育和建立了一只现代化的绝对效忠天皇并用武士道精神武装起来的皇军。

与中国相比,日本明治维新最卓越的成就是普及了教育。明治天皇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要让北海道啃萝卜的佃农的小女儿读完小学。”天皇说到做到。到1904年的日俄战争时,日本就已经普及了小学教育,这连当时最牛的不落日帝国都没做到。而中国的普及教育一直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毛泽东时代才真正开始。

强国由强军开始,这是日本的强国之路。在日本因强军而尝到甜头之后,就像吸了鸦片一样,这个瘾就戒不掉了。日本走上穷兵黩武的军国主义道路后,由少壮派军人所牵引的国家越来越疯狂,最后的结果是被打回了原形,而期间的日本人也是苦难深重,没过过几天好日子。这是日本的自己的因果,我会放到后面再说。

(未完待续)


1 2 3 4 5 9 10 11 12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