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军
非常荣幸,能够在成都的四川省诗书画院看到西泠印社朱刚田、赵熊、李早、崔志强、郭强等五友的书画篆刻作品展。比我更幸运的是,一位广西桂林来蓉旅游的黄姓年轻女数学教师兴奋地观看了此展,并一一拍照。她说,在桂林难得看到此类高端的书画篆刻展览。
我请她给我在李早先生用金文书写的“苍山绿海七言联”作品前拍了照,以加深“苍”“绿”二字金文写法的印象,而我平时看到的一些书法爱好者在用金文书写此二字时,则是直接从《说文解字》中选取对应的小篆写法,在我看来,这种选择从文字学的视角来观照是错误的,因为在先秦的周朝和春秋战国时期,此二字不是像后来的李斯小篆那样写的。
这位数学老师向我询问了汉隶的由来。我给她讲,史书上传说隶书是程邈创造的,是有些牵强附会的,正如传说汉字是仓颉创造的一样。事实上,它是先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以隶书为例,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简帛书里,就可发现:省减周朝的钟鼎文和古籀文,将金文大篆的弧线拉直成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的情形,这便是隶书的发端。只不过到了西汉、东汉时期,隶书发展到顶峰,故有“汉隶”之称。汉隶,在汉字的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使得汉字更加便于认识,也更加便于书写。汉隶,在书法史上,也成为书法与绘画的分水岭,一方面,绘画继续朝着再现世间物象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书法则朝着更加抽象、更加纯粹的、仅仅用线条来表达的方向发展。由此,书法与绘画分道扬镳,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从这位数学老师的积极态度和自觉行动上,我看到了文化启蒙的曙光和中华文明传承的希望。这便是我从这次观展中得到的最大启示。
此外,我还得到了以下启示:
一、西泠印社的这些贤士们更加注重“问道”。从他们的篆刻文字里,透露出的大抵是一些做人做事的思想信息。
二、西泠印社的这些贤士们更加注重“溯源”。从他们的书画篆刻文本里,折射出的大抵是一些追根溯源的文字图像信息。
三、西泠印社的这些贤士们更加注重“人文”。斯文于此,藏于心中,溢于言表。悲悯于此,印里印外,书里书外,画里画外,皆能读出。
四、西泠印社的这些贤士们,上追古玺,中随秦汉,近取明清,刀达时代,虽个人风格各有千秋,却能展现出对艺术美的共同追求。篆刻如是,书画亦如是。
总体印象是:
恰如一缕清风,浸润巴蜀心田。
【篆刻作品实录】
【书画作品实录】
20230719 09:18于悟道斋
甲子已然过 忽如春风来
“巴山蜀水承一脉 翰墨丹青写双城”——观春熙路遇见解放碑书画展小记
从一次展览看四川福宝美术馆的专业化全产业链式书画展览文化服务
道合古今一一舒炯魏学峰书法小品展
对话:孙友军&王军——专业审美与业余审美是相对而言的(草稿)
“思接千载”成都海峡两岸交流协会蓉台书画艺术分会成立三十周年书画艺术交流展在四川福宝美术馆隆重开幕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回声——王义军书法作品展读后感
蓉台书画社召开成立三十周年座谈会
成都市第二届篆书与篆刻作品展所呈现出的四个亮点
杜甫草堂博物馆|草堂墨韵•邓代昆书法展
王东作客“翰墨天府”成都书法大讲堂讲授《行草书的临帖和创作》
思接千载 心游万仞一一读《杜甫草堂|驭汉•李守银书法汇报展》有感
- 甲子已然过 忽如春风来 - 01/29/25
- “巴山蜀水承一脉 翰墨丹青写双城”——观春熙路遇见解放碑书画展小记 - 01/23/25
- 从一次展览看四川福宝美术馆的专业化全产业链式书画展览文化服务 - 01/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