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中,文革火红朝天,可是,逍遥派的我,四处寻找自己的天地:书法,钢笔画、自学,乱涂鸦—不过,学弹夏威夷吉他,可是有正统的美国的夏威夷人”乔奈“的大弟子陆斌亲自教授的。某晚,他带我去乔奈的朋友家–那天,三层楼一户的主人假设沙龙:茶座,弹吉他,唱民歌—-乔奈弹着“优格里里”伴奏—第一次见到“美国鬼子”–想不到六十开外,个子不高,五官明显,眼睛充满了智慧–据说,他解放前在上海的酒吧混,画的一首好漫画–此时,主人的弟弟,大约二十左右,正在低头给乔奈画人物写生,了了数笔,栩栩如生—素描功夫叫我暗自折服,一边书架上一张色彩灿烂、小点的潇洒笔触,画出了中山公园河边的倒影—-那是文革中第一次见到有生命力的艺术画面,印象深刻—听说,画家是主人洪家的老三。—–那晚是男中音老二的相亲,两位美女,斯文含蓄,可是,我只对乔奈和画家有兴趣。。。
没多久,陆斌又喊上我,说一起去乌鲁木齐路上的市西中学红卫兵总部,向他们要回乔奈被抄家拿走的吉他—我又看了乔奈,画家也在,不过,他一言不发,有点严肃,有点紧张吧。我只是跟在一行后面—谁叫我才十几岁呢。。。
到了学校红卫兵总部,那把吉他居然完好无缺,画家负责介绍乔奈的特殊身份:美国人,因为好饮,护照不见了,美国领事馆找不到他,他又不问政治,解放后,留在上海—靠学生、朋友接济–这把吉他,是他唯一的财产—-我负责捧着乔奈发黄的精装本相册,那里有好几十张能证明他特殊身分的老相片—夏威夷的海浪和椰树林—我耳边响起了他教我的“草裙舞”的悠扬吉他。。。
名校市西中学的红卫兵好像有点国际主义精神,那把特大的吉他被我们要回来了,回家路上,最开心是乔奈,画家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静下来想想,我们三人居然为了美国朋友的一把吉他,胆粗粗挑战不可一世的红卫兵—还凯旋而归,真有点不可思议。。。
过了两年,我买了一把普通的吉他,姐姐帮我车了个布袋,我带去淮北插队入户了。。。
火车在符离集停靠,长途车送我们到淮北市文工团大礼堂开欢迎会—我没心情听无聊的报告,独自回到长途车上,抱着吉他发呆:不知生产队又将是怎样的情形。。。突然,车门口有个人头探上来找人—我立即认出是洪家老三—那位画家!
我马上喊住了他,可是,他目无表情地看着我,完全不记得我了!也难怪,第一次,他专心低头画画;第二次,他专心对付红卫兵。。。可是,我指着我的吉他,一讲起乔奈—-他马上展开微笑,转为很温和的语气:我在文工团画布景–以后有空来找我—我正在找个朋友—-他转身离去。可是,在一个完安全陌生、举目无亲的地方,遇见这样偶像级的故人—-我的心,立刻暖和、安详了不少。
后来的日子,洪丕森一直亦师亦友,他不但专程来郊区我们生产队看望我,还将他的矿工画友介绍给我,我随时去文工团看他工作、聊天。。。不过,他的态度在关怀中,一直保持冷静,他是小城里最受瞩目和受尊敬的画家,可是,他没有一点的飘飘然—他也不让我有所迷失:
。。。舞台美术,只是体力活—没什么好学的。。。
。。。你看看,这是我去省里仿制的布景图:照抄就是。。。
。。。他的绘画不怎么样,可是人品很好(说工人画友)
。。。你全部拿去好了(他抄录的美国艺用人体教科书)
。。。你别去考师范,那里的老师画得没你好。。。
。。。请留意,下节大提琴独奏,是我弟弟。。。
。。。到了香港,帮我弟弟寄两本乐谱。。。
。。。。。。
—-很可惜,我寄出乐谱没多久,惊闻他弟弟突然病逝。。。
—-他离开了淮北市,我们断了音信。。。
隔了几年,我新婚,与太太去黄山度蜜月,大清早在迎客松不远处,有人喊我名字:哈哈–洪丕森!带着学生上黄山写生来了!真是有缘啊—他与苏州太太一起,转到苏州教学了。
又过了几年,他公考留学澳洲,毕业了,要经香港回国,让我安排香港的节目—突然,说不来了,因为89学运—可以留在澳洲了!
他介绍我认识了洪家大哥–书法家、玄学家洪丕谟—-另一位亦师亦友的大家。
洪丕森近影
千禧年前夕,我邀请他们两兄弟来纽约作跨世纪书画展,纽约的上海艺友几乎都光临了,好不热闹。。。我们同访画友、同逛博物馆。。。文革中、关上窗帘、静悄悄画美国友人乔奈的小伙子感慨地说:我了了一辈子的心愿了。。。
上图,是洪丕森为我主持在平湖李叔同纪念馆《纪念李叔同诞生130周年》的画展专门创作的作品。获得了李叔同孙女李莉娟的赞赏。
目前洪丕森在澳洲墨尔本的美术教学已经退休,他说了,文学城老键兄提议的书法展—-若在澳洲展出,他会尽可能可以出一臂之力。。。缘分,不但可以延续,有缘,还可以化展。。。
听说丕森兄夫妇得了新冠,正在家静养调理—相信很快可以康复。
愿各地疫情早日好转、痊愈;愿有缘人,人人快乐,个个太平。
三城记 — 香港:机会来了
床/人格/尊嚴
鲁迅之恆久
棒球在上海
藝術與政治 一 紀念劉家昌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最新版本
香港影星畫冊纽约發佈展出原作
群星闪耀百年光
中国十大悲剧之《团圆之后》
花
家書
關於「農民」的選擇…….
近代美术科普:陈丹青
閑说男扮女裝反串
山高皇帝遠
与友重温《三国》各路英雄
上海小吃 — 大饼/油条
有林青霞,就不一樣了
City of Safranbolu
第一次与香港资本家谈判
我们的公园(2)
我们的公园(1)
香港與上海
想起黃霑老師……
三城记 — 纽约:住进曼哈顿(1)开始美国生活
专访黄锦江:《火烧红莲寺》上映三十年
明星与间谍
没有女人,男人会很脏 — 知青的洗澡
先睹為快!曾國祥的《3體》非常可觀!
吹牛(皮)不打草稿
- 三城记 — 香港:机会来了 - 01/20/25
- 床/人格/尊嚴 - 01/20/25
- 鲁迅之恆久 - 01/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