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功元演讲《怎样学写旧体诗》读后随想与沉思录一一写在甲辰龙年王化石一个甲子之际

20240308
文/雷功元  王军

2024年3月8日,凌晨3:00~6:00眯了3个小时的瞌睡。太多重要的活动都集中在是日上午,只得选择预先约定的事亲力亲为去办理,余下之事,下来补课。人没有分身术,却可以有分心法。

#近日阅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艺术史学家琳恩•盖姆韦尔女士的《数学与艺术•一部文化史》给我带来的一个启示:

*从公理上说,“在较短的同一时间段内,人不能同时置身于较远的两处”。

*从人脑科学来看,“在较短的同一时间段内,比如一个上午,人的潜意识里却于有意与无意之间不停歇地思维着,即使最高级的AI,也无法取代每一个人独立思考从而成为特立独行的自我。”

比如,要写一篇文章,当你输入一个题目时,AI所给出的写作大纲面对所有的人都是一个逻辑架构体系,如果每个写此题目的作者都按照AI提出的架构去写作,则会产生在本质上重复的无数垃圾文章来,由此类比到各个领域,势必导致对整个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于是人们就会放弃那些无益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复性选择或选项。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工智能充其量只能作为人类文明演进的强大工具,而不能取代人的创造性劳动。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转型与变革,每个人都面临着终身学习、不止一个专业学习的考验。那些在各行各业中从事创造性职业的劳动者,是最不容易被时代所抛弃的。

地铁上,微信问候了真性情中人C哥67岁生日快乐。向西岭书法分院请了假。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天下女人节日快乐。
3月9日凌晨2:06才发现漏掉了一次难得的讲座没有到现场倾听。3月8日上午,一个79岁的老先生,雨田山庄主人雷功元(1945年出生,四川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精通翻译,擅诗词,其书法取法于传统经典书法文化艺术,成都市老协诗书画专委会会长)在玉沙社区作了一次题为《怎样学写旧体诗》的精彩演讲。

雷功元的讲解及他书写的旧体诗,请参见附录。图片来自网络。

读雷功元讲诗,犹如读叶嘉莹讲词。词言情,填词人和鉴赏人有九重境界:词情、词心、词意、词眼、词镜、词境、词界、词趣、词味。在叶嘉莹那里,可以品味到填词人的人生际遇及其词的九重境界。
诗言志,诗人和鉴赏人也有九重境界:诗志、诗心、诗意、诗眼、诗镜、诗境、诗界、诗趣、诗味。在雷功元那里,同样能感受到诗人的人生际遇及其诗的九重境界。
雷功元以《书经》《诗经大序》言诗为发端,提出:诗是表达思想的文学形式。言志乃诗人本意,咏物特诗人之余事。感事怀人、抒情寄慨、描景状物、托物寄兴、悼古伤今。
学诗先除五俗:俗体、俗意、俗句、俗字、俗韵,此幼学入门事。后极三来:神来、气来、情来。神不来则浊,气不来则弱,情不来则泛。
读唐人诗,须观其如何用意,如何用笔,如何装句,如何成章,如何起,如何结,如何开,如何阖,如何截,如何联,自有得处。
雷功元学养丰厚、才情横溢。他谦逊豁达,德艺双馨,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将众多中老年诗书画爱好者吸引到专委会来,彼此帮助,共同成长。雷功元书法,时常以楹联和诗词的形式表达他的思想、情形和意味,每到重阳节之际活动时,他都会为每一个寿星书写一幅楹联书法贺寿。从雷功元那里,我学到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女儿出阁时,他还专门写了一篇题为《友女于归赋》的赋,并书写成书法作品以述贺忱。雷功元的这份情谊,我默默地记在心里,留待以后的日子里择机感恩和报答。

读罢雷功元的演讲稿,回望甲辰龙年一个甲子的人生之旅,感触颇深,产生无数联想和遐思,便有了如下的粗浅文字。
【引子】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这是陈寅恪为王国维撰写的墓志铭中的一句话,也是我活了一个甲子一直遵循的行为准则,亦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亦即“实事求是”。
一个人,即使辞去官位、放弃名利、牺牲生命,也不能被假大空的表象所迷惑,真善美才是人之为人的良心。
一个阿谀奉承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人,一个穷得来只剩下铜臭味的人,一个拿着镜子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装神弄鬼的人,一个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而不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人,不外乎皇帝的新装,一定会迟早被老百姓所识破的。

【灵魂拷问:人类文明九问】
试问:
人类文明的哪一个火种一一
一、不是独立思考的新结晶?
二、不是发散思维的新结果?
三、不是文化经典的新继承?
四、不是传统糟粕的新遗弃?
五、不是质疑问难的新发现?
六、不是探源问道的新升华?
七、不是大师之上的新突破?
八、不是摆脱小人的新背叛?
九、不是否定自我的新创造?

【美的九重境界】
从对人类文明的九个灵魂拷问中,我们不难发现:
美,是创造力的象征;
美,是生命力的象征;
美,是自由力的象征。
人们对美的梦想力、好奇力、渴望力、探寻力、向往力和追求力,是镌刻在每一个人的基因里的九重境界,储存在每一个人的心灵里和灵魂中,亦即储存在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里。
构成美的九重境界的每一重力,皆具有三维空间。从解析几何学的视角来观察,可以理解和表达为:横轴-时间(岁月:历练),纵轴-力量(学养:积累与运用),斜线轴-能量(场域:跃迁方向的不确定性与暂时的方向性选择)。从代数学的视角来观察,可以理解和表达函数的集合。从几何学的视角来观察,可以理解和表达为金字塔或钻石。
在美的九重力的交互作用下,在人的心灵和灵魂的感应下,便形成了杂多的、丰富的、多姿的、个性化的美的世界。
鉴赏者以作品为标的物,在学养和见识这个媒介的催化作用下,与作者的内心世界及其思想的表现形式作品产生了美感共情和同频共振。
【诗的九重境界】
诗志、诗心、诗意、诗眼、诗镜、诗境、诗界、诗趣、诗味。
【词的九重境界】
词情、词心、词意、词眼、词镜、词境、词界、词趣、词味。
“冷眼观世界,热心做真人。”
感恩所有的遇见,做一个有益于人、有益于社会的人,便是我一生悟出来的人生哲理。

【附录:雷功元《怎样学写旧体诗》】
怎样学写旧体诗
文/雷功元(成都市老年协会诗书画专委会会长)

一.复习

1.什么是诗?
《书经》曰:“诗言志,歌永言”。(歌行则放情长言,古诗则偱守法度)《诗经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诗是表达思想的文学形式。

2.诗的分类
字数:五言、七言
格律::古体、近(今)体

3.近体诗的格律
声律:平仄
韵律:平水韵
律诗:对仗

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多读,凡声调、格律、意义、句法、字法,皆需留意,方能略知学诗路径。学古人诗,宜求其意义,勿猎其浮词,徒作门面语。要多体会、学习各种内容的诗(言志、咏物)的表现手法。言志乃诗人本意,咏物特诗人之余事。感事怀人、抒情寄慨、描景状物、托物寄兴、悼古伤今。
举例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平平仄平仄 平仄仄平平
声调 平仄协调,粘对,
首联言送别地和送往地,点题;颔联言同是宦游,极堪伤感,倒逼下文;颈联言得一知己,千里同心,何须伤别;尾联劝慰不学青年男女,歧路之上,两泪共沾巾。全诗一气贯注,如娓娓清谈,极行云流水之妙。

举例2.
渡荆门送别
[唐]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首联言送别之地,颔联气象壮阔,写楚蜀山脉,至荆州始断。颈联写江中所见,以天镜喻月之光明,以海楼喻云之奇特。尾联写别意,言客踪所至,江水与之倶远,送行者心亦随之矣。

举例3.
山中送别
作者: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首句一个罢字,略去送别描写;次句一个掩字,将惜别情怀默默关闭。后两句,明知所送之人迷肠往返,故作疑问之词。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举例4.
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临别赠言,令人增朋友之重;戒人游冶者,则云莫向临邛去;勉人节操者,则云
慎勿厌清贫。此诗送人归隐,则云莫学武陵人。这是一首劝勉诗,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两意,入山复出,不甘久隐。语言虽浅白,含意却颇为深远。

举例5.
原文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前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却暗示了离别的悲伤。其中,“柳”和“留”谐音,是离别的象征,后两句点明了主题是以酒饯别,诗人借分手时的劝酒,表达对友人深厚的情意。作诗不可以辞害意,而须以词达意。词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阳关无故人,前所未道,一时传颂不已,方可谓之达也。

举例6.
送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病中不能送客,无以表意,而托之江树,正是其情之无极。
比较:《途中寒食》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虽语意质实,不如宋诗意婉。

举例7.
送梁六 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首句言送别之地,次句孤峰浮水,指君山而言。洞庭乃龙女神灵之地,仙踪已渺,唯余湖水悠悠。

比较: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举例8.
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
(张谓 送裴侍御归上都)
送友之作。山程水驿,行客之常,入能者之手,便托想空灵。语有隽味。可为学诗者前导。上句言江船所至,月影长随,水程所经也;下句言杂花盈路,籍马足而生香,山程所经也。

举例9.
空将未归意,说向欲行人。
(周贺 长安送人)
客中送客,同出而不同归,诵之惘然。比较:司空曙之“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尤为入情。前人论画,贵在逼真。此诗写人人意中所有,可谓逼真矣。

比较: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律诗起于唐而盛于唐。唐初,律诗罕见。中唐以后,李太白、韦应物等还是古多律少。到了杜甫、王维则古律参半。唐宪宗后则近体盛,古诗微矣。此时律诗拘于定体,不如古体高远。然而对偶音律,不可偏废,故学之者当以杜甫为宗,其命辞用事、联对声律,须温厚和平。凡作唐律,起处要平直,承处要像春天的景象,青春的容貌。转处要变化,结处要隽永。上下要相联,首尾要相应。
前人主张,学诗先作五字对,以开其思路。五律之起结与中联并重,而中联用对仗,须炼字运典,尤为学诗之初步。
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浓而近者易识,淡而远者难知。
学诗先除五俗:俗体、俗意、俗句、俗字、俗韵,此幼学入门事。后极三来:神来、气来、情来。神不来则浊,气不来则弱,情不来则泛。
诗用实字易,用虚字难。盛唐人善用虚,其开合呼唤,悠扬委曲,皆在于此。
律诗起承转合,不为无法,但不可泥。
诗太拙则近于文,太巧则近于词。
作诗必使老妪听解,固不可;然必使士大夫读而不能解,亦何故耶?
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而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也。如;“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马随山鹿放,鸡逐野禽栖”;又如写山邑荒僻,官况萧条:“县古槐根出,官清马骨高”,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如严维“栁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天容时态,融和駘荡,尽在眼前。又如温飞卿“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愁旅思,见于言外。
诗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意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世效古人平易句,而不得其意义,翻成鄙野可笑。
追和古人
古人有拟古之作,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始于东坡。苏辙和陶渊明诗凡百数十篇。
世间一切皆诗也。吟多意有余,诗尽人间兴。兼须入海求。
读唐人诗,须观其如何用意,如何用笔,如何装句,如何成章,如何起,如何结,如何开,如何阖,如何截,如何联,自有得处。
杨诚斋:“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

20240309 23:43一稿
20240310 17:17二稿


更多文章:

1 2 3 4 5 7 8 9 10
王军
Total Page Visits: 430 - Today Page Visits: 2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