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人画,一定要先讲讲文人画的来龙去脉,有几个大牛人一定要提,第一个就是苏东坡。大家绝对没想到最早扯起文人画大旗的居然是苏东坡!
提到苏东坡,第一反应他是大文豪,诗词和书法没得说,但是说到画画这个这个,确实让人有点嘀咕,究竟,一个作品再有内涵和中心思想,这个技法还是需要的。
但是技法真的那么重要吗?
苏东坡说:“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何况书画同源(指中国传统绘画),就这样,苏东坡写字的时候,手中的毛笔再朝两边扒拉扒拉,连身子都不用摇,就成了画家了。苏东坡的哥们和众粉丝一看,挺好玩的嘛,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同画同乐!
这些画实在让内行画师门笑掉大牙,就说那副《枯木怪石图》吧,倒!根本就是涂鸦么,垃圾桶里随便翻一张都比这强。但是苏东坡不这么看,他说: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追求。” 又说:“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快也。” 还说:“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铿锵有力。画师们觉得苏东坡纯属画不好找借口,又挑不出啥理,只好作罢。
![](https://www.78621.org/wp-content/uploads/2022/08/e3ae2ba4e14e4cc7a755a1e7dd700982-1024x410.jpeg)
艺术这东西,不像程序,多个符号就会报错,品鉴全靠个人修养。画师看重的是技法,苏东坡看重的是内涵。米芾就认为: “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于是众粉丝一起喊:强顶!
要说北宋那时画师社会地位确实比较低,画画被看作是一种“技役”,不管什么行当,搞成了“技役”都是很不爽的,“技”这个字好理解,技,就是事器,儒家认为“君子不器”,画师只是在器的层次上运作,非脑力劳动者,而搞脑力劳动的,那叫事道,“大道不器”。“役”呢,更不用说了了,《战国策》中如此划分自己与君主的关系:“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者与役处”,画师门的高低贵贱,一目了然,在这个问题上,儒家道家的态度都差不多。
既然说到儒家,最好玩的是儒家老师一边教导同学们说,男人大丈夫就要顶天立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丈夫不能立功天地,字养生民,而以区区笔墨供人玩好,非俗事而何?”但是对苏东坡的画呢,就变成了“东坡居士刻刻以天地万物为心,以其余闲作为枯木竹石,不害也。“嘿,完全另外一回事了,为了有别这俩不同的画画群体,后人用行家和隶家分别相称,把那些受过专门训练的以画画为生的称作行家,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叫做隶家,苏东坡的画,就是隶家画。
隶家不屑技法,一方面为了凸显自己不是画匠,二来,也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情感身心自由,否则,乐从何来?特别是“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这一点,得到了很多文人雅士的共鸣,以致渐渐形成了一个十分庞大的“士大夫高级知识分子”画家群体,他们画画追求的是抒情寓意,这些画,就是后人所称的文人画,技法如何另作别论,首先哥玩的是内涵美啊!
难道隶家画就不受世人待见吗?也未必,就拿《枯木怪石图》来说,2018年11 月 26 日晚,在香港佳士得“不凡——宋代美学一千年”专场拍卖中,《枯木怪石图》以 4.636 亿港币拍出(含佣金,落槌价 4.1 亿港币),约合人民币 4.112 亿元,成为历年来仅次于北宋诗人黄庭坚《砥柱铭》的中国古代书画拍卖第二高价,这得让多少行家画家内牛满面不服不行啊!
据说,苏东坡这一生就两幅画传世,《枯木怪石图》只是其一,另外一幅,后面慢慢说。
- AI画说:中式旷野之境 – 径山问禅 - 01/15/25
- 让我画给你 - 12/15/24
- 雪 - 0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