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打拼的日子
父亲是1990年6月赴美的,先住在他的朋友家。我8月抵美,第一件事就是到洛杉矶看望我们的朋友画家琳达。
谈起我父亲,琳达问:“父亲给你的教导中,你印象最深 的是什么?”
我说:“认真。一辈子与人为善,认真做人。他做事认真 到啥程度?就是去看电影,也决不提前一分钟或迟到一分钟。 再是不抽烟,我听了他的话,从小就不抽烟。”
![](http://www.78621.org/wp-content/uploads/2022/03/44.jpg)
抵美第一周,我就考了美国驾照,并立即开始找工作。不出两周,事情搞定。美国十大图片社之一的“彩色两千图片社” 〈Color 2000 Photo Lab),三个老板都是华人,见我在国内就是摄影家,翻拍、摄影这类活儿轻车熟路,即予聘用。 工作是操作他们的大型图片翻拍机,起薪每小时5美元,很快升至8美元。
![](http://www.78621.org/wp-content/uploads/2022/03/45.jpg)
在公司里的工作先是上白班,我把每天中午饭后至下午上 班前的这一段时间利用起来,在我的汽车里学习英语。方法是 把在上下班路上广播里听到的新闻里不明白的单词,跟当天的 报纸上描述同一事件的文章比对,就能找到答案,每天也能学十来个单词,还能练练英语听力。
在美国,机会很多,关键是提高自己。我跟老板申请,将在图片社的工作改为夜班,以便能在白天上学,学习汽车修理专业。
当时我45岁,每天上午9点到“夏博学院”汽修专业上课, 3点放学后,接女儿回家,然后开车近一小时到旧金山,下午4点起在图片社上夜班,半夜近2点才下班回到家,一晚只 能睡6个小时。学校老师称我是少有的“Full time job plus full time student(全时工作加全时学生)”,并以此来激励别的同学。苦读两年,尽管英语水平全班倒数第一,但我仍以优 异的专科成绩毕业,并成为全班唯一获奖的学生。
在学校学习期间,我就连续考取了所有与汽车修理相关的 三个执照,这又成为该校各届毕业学生中的唯一,所有师生对 我刮目相看。
筚业后再接再 厉,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口气考过汽车修理的全部八项技能考试,成为美国汽车修理协会认证的最高级别的大师级技师(Master Automobile Technician)。
![](http://www.78621.org/wp-content/uploads/2022/03/46.jpg)
我先是在别人的汽修厂里打工,到了1998年,觉得条件成熟了,就在一个加油站里租了个有两个车位的门面,购置了尾气检测机等设备,顺利地开了一家汽车修理、检测店(因为我在報时就考上了相关执照〉。这家店以我的英文名字缩写命名为 AM Auto Repaire,进行汽车尾气排放及灯光、刹车的检测及汽车修理。按政府规定,翻新车都必须经过这三种检测合格后才能上牌照,而有相应资质开这种修理店的人很少。无意中,我的生意成了热门。为了节省开支,我奉行“想赚钱,不怕烦” 的信条,只请了另一位机修工作帮手。我成了“干活的老板”, 从检测、修车,甚至计帐、报税等全都自己干。我对顾客很友善,有“零投诉”店家的好声誉。勤奋经营之下,竟也达到了月收入一万多美元的水准。
![](http://www.78621.org/wp-content/uploads/2022/03/47.jpg)
其实,来美的华人,大体分四类:一是沿海的移民,文化不高,靠上辈人办过去的,做着小生意;二是留学生,书读出来了,慢慢取得绿卡,立住了脚;三是港台有钱的移民,带着大把的钱来,买个生意做,一来就当老板;我属于第四类,既没有喝洋墨水,又没有钱,什么都是从一手一脚做起。我又没有教授、医生、艺术家那类的国内资历,也就没有打工怕丟面子的心理负担,结果收入并不比读过研究生的人挣得少。我后来意识到,我这一生有两个偶然,一是偶然成了美国人,二是偶然入了汽车行道。
(未完待续)
No post found!
- 梅元皎:快乐摄影(16) - 02/06/25
- 梅元皎:身份突变赴美创业 (4) - 08/19/24
- 梅元皎:快乐摄影(17) - 06/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