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先生退休后91年也到美国和儿子一家团圆。1993年秋,儿子接外婆来美国探亲旅游。那时母亲已经83岁,身子虽然还很硬朗,大家还是有些担心她能不能适应长途飞行。儿子除了给航空公司专门打了招呼,让他们关注外婆,从她在上海登上飞机起,就不断在计算机上追踪着,直到安全到达。她抵达美国的当晚,儿子在机场把她接到家中,她居然还是精神饱满,侃侃而谈。大家关心她旅途疲劳,她却关心外孙夫妇开车接她是否太累。
母亲喜欢软食,来美国后第一天我给她炖了几只鸡腿,她说我太浪费,一个人怎么吃几只鸡腿。看见我丢鸡皮、倒鸡油她又说我在美国“不晓得好歹、不节约”。她说“富日子要当穷日子过”,“有时要把无时思”,“过日子要细水长流”。母亲知足常乐,她这些很有哲理的口头禅随时都挂在口头。
儿媳给她做生,在游船餐馆吃饭,晚上在家里由孙女主持开了PARTY,人人送上礼品。我为母亲弹奏了一歌曲,儿子夫妇为外婆翩翩起舞。四代同堂,气氛热烈。孙女对祖祖别有深情,要求我亲吻母亲,她说:你不吻你妈妈就是不爱她。中国没有亲吻的习惯,此时我生平第一次吻了母亲的脸颊。
母亲乐观豁达,兴趣十分广泛,完全不像年过八旬的老人。她说:“我那里有你们想的那么老,我的心还很雄,只要可以吃饭就可以做事”。勤劳的母亲什么事都想做,有时竟然会对身高一米八的外孙说:“那个东西太重,你拿不要动,我来”。甚至还说她可以推割草机修草坪。大家总要费一番唇舌才能让她罢休。正是她不服老的年轻心里,自信的性格、勤劳好动的习惯才如此高寿还很健康。
可大家也为她的固执而担忧。特别她是那端茶送水的的动作,让人吃惊。大家常常在各自的房间书桌上看书做事。她觉得无事可做,就泡些茶水给大家送来。她走路战战兢兢,手不停地抖、水不断地往外流,还要不停给大家。我们无奈何只有采取我并不愿意的作法-拒绝。我将那滚烫的水送回原处说:“以后你端的水我们都不会喝,太危险了”。虽然此举无礼貌、有伤母亲的自尊心,可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否则她被烫伤或者摔倒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母亲对时节很熟悉,从年初开始,甚么离春、大雨小雨、处署一直到大寒小寒,冬至等一年四季的节气含义分辨得清清楚楚,甚至知道蔬菜下种的时令。如何观察气象,什么“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她有许多四言八句的天时地理知识。我们那时候的房子在后院有一个小菜园。母亲常在菜园里松土、除杂草、施肥、除虫,和浇水、搭架、牵藤等。 不要我们插手。大家怕她劳累和摔倒,她反而视它为快乐的小天地。
她每天要仔细阅读中文报刊,时常讲述报上的新闻和趣事。有一次她说:“唉,我自己怎么这么没用,来美国几个月了,还没有学会他们一句话”。母亲在此过圣诞节她很兴奋,对家人赠送给她的许多礼物她感到很新奇。特别是媳妇送她的红色外衣,开朗的母亲毫不犹豫地、爽快地穿上身。那鲜红的衣服一下子使她年轻了许多。
周末、节假日带她同家人一道去钓鱼、狂商店、参观。有时走路太长大家就用轮椅推她。在外游玩,她赞扬异国风光说:“美国的草地好、很有次序”,“美国人讲礼貌、友好”。孙儿开玩笑说不要“崇洋媚外”呃。她她很认真的说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参观州政府后,她笑说地说:“没有想到我这个地主份子,还有机会来美国旅游、进了州政府”。是的,全家都很高兴母亲能漂洋过海到美国四代相聚。是她的福气,也是大家的福气。

母亲在清理花园

母亲的小菜园。茂盛的时候整个菜园都长满了各种瓜果,自己吃不完,

圣诞节的母亲

圣诞节

和母亲、小弟在州政府前

儿子和外婆在俄州辛辛那提

母亲在芝加哥

母亲在芝加哥

母亲在公园

儿子陪外婆逛集市

我和母亲在野外
其它文章
天堂一定很美
清明雨思亲
【我的母亲】分享后记
【我的母亲】母亲去世
【我的母亲】最后的岁月 (2)
【我的母亲】最后的岁月(1)
【我的母亲】信佛
【我的母亲】亲人
【我的母亲】送别
【我的母亲】母亲来美国
【我的母亲】希望回归
【我的母亲】最后风波 (2)
【我的母亲】最后风波(1)
【我的母亲】再做医生
【我的母亲】学习班 (2)
【我的母亲】学习班(1)
【我的母亲】文革开始
【我的母亲】母亲归来
【我的母亲】母亲返乡
【我的母亲】粮食紧张 (2)
【我的母亲】粮食紧张(1)
【我的母亲】下放
【我的母亲】母亲去留
【我的母亲】难避之劫
- 【我的母亲】分享后记 - 03/12/24
- 【我的母亲】母亲去世 - 03/12/24
- 【我的母亲】最后的岁月 (2) - 0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