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后记
王赤
关于母亲的回忆
这篇关于我外婆的回忆是我母亲十几年前写的。原有一段短短的后记,留下了一些对她自己当初没能更好地照顾家人的自责。在我看来,那只能是遗憾。在当时的环境中,母亲和家人能做的实在有限,他们已尽力在严峻的社会框架中寻求生路。面对命运的桎梏,她们所能选择的只有面对现实的态度和努力的程度。因此,我就不分享她那篇后记了。
这篇回忆是母亲的《学薇随笔》中的一部分。最初,我仅仅是转发印刷书稿的内容。直到我在她的电脑上发现其他版本,才意识到她删减了很多细节。显然,她记录这些回忆只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恩,而非纠结于曾遭受的不公和冤屈。而作为后人,我希望能传承更多家人的故事。于是我在后面的部份分享了她未经删减的原稿。
我曾认为,在过去那些年代里,大家如同海上无舵的小舟只能随波逐流,不论是祖辈还是父辈的过往,甚至我自己这一代的很多经历,对后代来说都没有太多可参考的价值。最多成为他们以后茶余饭后的谈资。我们的后辈似乎不大可能再有类似的遭遇。尤其对在海外的人而言,那些往事对海外的后代来说可比天方夜谭。有很长时间,身处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环境、我甚至都觉得自己的前半生仿佛已逐渐消散在虚无中,如梦如幻。只是随着近年来与国内亲友的联系变得容易,过去的存在和经历在记忆中才再次逐渐具体实在起来。我们自己都可能对过去的荒唐感到陌生,就更不用说海外这些后代了。
但在我开始整理父母的遗物和经历后,我的看法慢慢有些改变。虽然时代的变迁意味着父辈和我们的特殊经历不会重演,但我外婆的虔诚善良和对家人的无私奉献、我母亲年幼离家追求人生的勇敢和对各种人的包容关爱,以及我父亲在困境中多年的坚持奋斗,我的亲人们多年来的相亲相爱相互体谅相互支持。。。这些关于亲情、人性、生活、努力、坚持的价值观和理念还是可能给后人传递深刻影响的。
所以,我感谢母亲留下的这些家人的故事。也希望以后自己同样能把他们的故事保留下来,不让时间冲走他们的存在和付出,不让他们那些珍贵的情感从自己和后人的记忆中消逝。
婆,想你了
母亲的母亲,当然是我的“外婆”。但她所有的孙儿孙女都叫她“婆”。在我们的生命里,婆都是和父母一样的存在。我是婆最大的孙子,在所有的表兄妹中,我得到的婆的照顾是最多的。从襁褓到大学,一路走来,每个阶段都有婆陪伴。在我的记忆里,婆的外貌从来没有变过,尽管她的生命和我平行了近50年。
现在,我们这些表兄弟姐妹只要提起婆,就很难不动容。那一声“婆”,既让我们心中充满温馨和幸福,也会触动大家心底那份心疼、惆怅和悲伤。温馨与幸福来自那些再现眼前的往日美好:婆那喋喋不休的念叨、事无巨细的操持、以及她打开蒸笼取出热气腾腾的菜肴时淡淡的笑容;而心疼的,则是她那从不停歇的单薄身影,她那永远只有家人没有自己的一生;惆怅,则是再也无法和她分享我们的喜乐,再也无法报答她的恩情;悲伤,是那一声声“婆”的呼叫,再也得不到回答。。。
那天,我开始分享这篇回忆。小妹留着泪给我留言说:”我想婆了“。我回答说”嗯,我也想婆了“。看着屏幕上的字,忍不住,也是泪流满面。。。
其它文章
天堂一定很美
清明雨思亲
【我的母亲】分享后记
【我的母亲】母亲去世
【我的母亲】最后的岁月 (2)
【我的母亲】最后的岁月(1)
【我的母亲】信佛
【我的母亲】亲人
【我的母亲】送别
【我的母亲】母亲来美国
【我的母亲】希望回归
【我的母亲】最后风波 (2)
【我的母亲】最后风波(1)
【我的母亲】再做医生
【我的母亲】学习班 (2)
【我的母亲】学习班(1)
【我的母亲】文革开始
【我的母亲】母亲归来
【我的母亲】母亲返乡
【我的母亲】粮食紧张 (2)
【我的母亲】粮食紧张(1)
【我的母亲】下放
【我的母亲】母亲去留
【我的母亲】难避之劫
- 【我的母亲】分享后记 - 03/12/24
- 【我的母亲】母亲去世 - 03/12/24
- 【我的母亲】最后的岁月 (2) - 0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