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亲结婚以后,由于老家在偏僻的山区,交通极不方便。父亲到四川大学读书,要步行一个月,直到毕业后才能回家。后来父亲工作了,常年奔忙在外,母亲多独守一方。
在我幼小的时候,曾经发生过的一段惊心动魄的事,至今还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
那是1934年红军进入旺苍时,祖父因为有田地和制造铁锅的工厂,又是袍哥大爷,在当地是有钱有势的大户。 加上他的两个儿子即父亲和伯伯都在外地上大学和工作,在山区里是凤毛麟角的,使祖父更加有声望。自然是革命的对象。有一天,突然有一位好心人急匆匆地来到家报信说:“辜大爷,你们赶快躲起来,抓人来了”。家人都不明白是什么事,但心里很紧张,于是爷爷叫母亲和婶婶等全家人爬上阁楼去躲藏。母亲回忆那阁楼平时没有人上去过,一家老小好不容易才爬上去。里面没有光亮、只感到两眼漆黑,头上、脸上全被蜘蛛网网住,地板上满是灰尘。这时平时叽叽喳喳的我们,都不敢呼出声。其中,我最小,她们最担心我不懂事吵闹。母亲说:“奇怪!你一下变得老实起来,显得很懂事,紧紧地靠在我的怀里,一声也不哼”。忽然大家听到“碴!碴!碴!”的声音。不知何故,祖父紧张极了,知道情况不好。大人们都从木板缝隙往外看,远方的场口(那时场口的房屋少)河坝(镇子入口处)里正在杀人,正把一位远房的表亲一家往坑里拖。那表亲是小学教师,他妻子怀里还抱着正在吃奶的婴儿,不由分说地被推到坑里活埋了。看到眼前的残酷事实,祖父当机立断,他对两个媳妇说:“走”。于是婶婶和母亲连夜去农民家借旧衣裳,让全家人化妆、打扮成穷人。就这样祖父(祖母已早逝)带领全家——媳妇、女儿以及几个孙辈孩子,开始了逃难生涯。
刚走出县城地界,全家人已经精疲力竭,一家农民收留了我们。不巧碰上了一只便衣红军前来巡逻,情况紧急。祖父机智地从窗户跳出去,钻进山坡的矮刺巴林里躲藏起来。为了家人的安全、为了防止万一,事先他煞费苦心地告诉媳妇们,遇到意外叫家人假装不认识他,此时他的逃离正是为了保护一家人。可红军不放过这些可疑的妇女,他们抓住母亲用绳索将她吊了起来,脱掉她的外衣称:“不招供就杀”。当时,在外面的祖父听见,急如热锅上的蚂蚁。他正要站出去救母亲,却被同行的另一家亲戚在房屋后面死死地拖住,不让他出面。这家农民认为母亲老实、勤快是好人,上前求情。红军不肯饶过母亲,继续抽打她、并要她招供。在这紧急关头,忽然两个年仅7岁和9岁的堂兄姐上前,死死地抱着母亲的腿,哭着叫:“二妈是好人、二妈是好人、你们饶了她吧!”。姐弟俩又转向红军跪下,不停地将他们的头叩碰在地上。那沉重的叩碰声,加上我的嚎啕大哭声,旁边的农民低泣声,红军停止了对母亲的抽打,饶过了她一命。
母亲在成都
后来母亲经常念着这一对堂兄姐,她说:“可爱的渊狗子(她对堂兄的爱称)俩个东西机灵”。1950年这位堂兄参加了海军,1953年还回家看望过母亲。堂姐1950也参了军。
上文中的堂兄(前左)堂姐(后右)
其它文章
【我的母亲】先生出事
【我的母亲】反右开始
【我的母亲】风雨之前
【我的母亲】生活的艰辛(2)
【我的母亲】生活的艰辛(1)
【我的母亲】父亲去世 (2)
【我的母亲】父亲去世(1)
【我的母亲】解放、土改
【我的母亲】平民生活(2)
【我的母亲】平民生活(1)
【我的母亲】大家庭(3)
【我的母亲】大家庭(2)
【我的母亲】大家庭(1)
【我的母亲】躲警报(3)
【我的母亲】躲警报(2)
【我的母亲】躲警报(1)
【我的母亲】逃难(2)
【我的母亲】逃难(1)
【我的母亲】母亲的娘家(3)
【我的母亲】母亲的娘家(2)
【我的母亲】母亲的娘家(1)
【我的母亲】电话里的母亲
【我的母亲】扫墓
【我的母亲】序
- 【我的母亲】分享后记 - 03/12/24
- 【我的母亲】母亲去世 - 03/12/24
- 【我的母亲】最后的岁月 (2) - 0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