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九眼问律》 《九眼问律诗刊》文库

图片来自网络

【七绝】五首·江南行吟

作者/吴中远
(华西医学系成都)

其一·别黄鹤楼

~步韵《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道别兄台上此楼,心随烟柳广陵州。
人生皆被功名累,看破浮云逐水流。

注:唐开元十八年(730),29岁的文学青年李白,尚无建树,已在江夏安陆游历十年。其间诗酒会友,结识了仕途失意,隐居乡野,41岁的当地诗友孟浩然。二人相见恨晚,惺惺相惜。黄鹤楼上把酒赋诗,送孟兄下扬州。

【原玉】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其二·访寒山寺

慕名远客到姑苏,寺主寒山睡也无?
夜泊枫桥寻古意,物华千载感荣枯。

注:姑苏寒山寺,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始建于南朝年间(502~519)。唐代贞观年间,因当时名僧寒山住持创建而得名。

其三·遥想张继

青衿避祸出皇都,落魄枫桥背影孤。
家国之忧誰可解?浇愁买醉酒多沽。

注:唐天宝十四年(755),长安爆发安史之乱。江南远离战火,政局安定,富庶繁华,公认为避难苟安之佳处。文人墨客,官宦商贾,一时趋之若鹜,张继也仓皇裹挟其中。

其四·天一阁中

大隐于斯天一阁,收藏典籍创先河。
涓涓文脉流千古,孤本存书卅万多。

注: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有400多年的历史。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以地方志、登科录等史料性书籍居多,珍椠善本8万余卷。

其五·维扬沉吟

江都水运贯京杭,三月烟花九夏香。
悍将逞凶方十日,痛传时代祭城殇。

注:维扬、江都,均为扬州别称。“扬州十日”,指明朝末年(清顺治二年·1645),清豫亲王多铎率领清军进攻扬州。南明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率领扬州军民同仇敌忾,坚决抵抗,宁死不屈。城破后,多铎以不听招降为由,下令清军屠城。十日之中,杀害80万扬州人民的血腥事件。后来每年的5月20(阴历四月二十五日),扬州都要举办纪念史可法系列活动,世代铭记那场大屠杀对扬州人民带来的伤害。


本期全部内容请看下面链接

《九眼问律诗刊》第八十六期 (2024-7-22)


1 2 3 4 5 27 28 29 30
九眼问律诗刊
Latest posts by 九眼问律诗刊 (see all)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