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雪后天晴,阳光明媚,是个散步的好日子。
过马路等信号的时候,突然被一只手拽住。回头一看,是老朋友老王,也出来散步。平时散步总是碰到他们两口子,今天就他一人,我就纳闷:你太太呢?老王答道:她腿疼,不爱出来。岁数大了,总是有点毛病的。
每次遇到老王都要和他聊一阵,老王是生物学博士,一只在爱因斯坦医学院做研究,满肚子学问。每次和他聊天我都收获不少。我俩边走边聊,我说:我家遗传不好,我几个姑姑都是老了腿疼,是不是基因缺陷啊?老王说:别信什么基因说法,不靠谱。接着老王给我讲起美国著名生物学作家Philip Ball的一本新书《How Life Works: A User’s Guide to the New Biology》。
在这本书里,菲利普认为人体并不像生物学家描述的那样简单,用基因图谱解释人体是一种简单化的做法,因为细胞和基因并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和软件的关系。基因本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复生和再造。书中介绍了一个实验,即将一个猴子身上控制心脏搏动的基因去除,猴子的心跳变得紊乱,但猴子并没有因此死亡,一个月后,猴子的心脏波动恢复正常。检查后发现,被去除的基因又出现了。因此,菲利普认为,基因决定论是一种新的教条。
因此,菲利普提出一个哲学问题:是什么让一个生物体具有生命力。主题是代理能力——生物体带来对自己或环境的变化以达到目标的能力。他认为,这种代理能力归因于整个生物体,而不仅仅是它们的基因组。基因、蛋白质和进化等过程并没有目标,但人类当然有。植物和细菌也有,在更简单的层面上——例如,细菌可能会避开某些刺激并被吸引到其他刺激。这种方式上的推翻基因组的地位颠覆了当前对生物学的标准观点,我认为这样的挑战是当下迫切需要的。
今天聊的第二个话题是关于断食和辟谷的。我虽然相信辟谷对身体有好处,这是基于我自己的辟谷实践,但什么机理一直不清楚。我太太做糖尿病研究时也发现这个现象。大约十几年前,我太太做糖尿病研究时发现,每天吃的很饱的小白鼠大约有一半会得糖尿病,而且寿命也大大不如挨饿得小白鼠。挨饿得小白鼠不仅没有得糖尿病的,而且寿命也比吃饱的小白鼠明显长处不少,具体多少我忘了。但什么机理他们不清楚,也没有进一步研究。
老王告诉我,这个机理早就由分子生物学解释了。这个实验他自己都做过,在人吃饱的时候,肝脏里的四十多种酶都处于休眠状态,但断食12小时候后,这些酶都被激活,开始工作,即开始清理细胞里的垃圾。这就是断食功能的分子生物学解释。
他是专门研究肝脏功能的,主要研究身体自带的分子机器人,即能够在细胞里走动的蛋白,他说这个分子机器人有头有腿,腿就叫protein motor。我听了觉得很神奇。
在林荫大道走了俩来回后,我和老王分手。我说明天再散步我约你一起,你继续给我讲故事吧。你这些故事比看科幻小说还有意思。:)
我的其它文章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16)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15)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14)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13)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12)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11)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8)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7)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6)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5)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4)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3)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2)
插队时的爱情
饺子人生 (三)
饺子人生 (二)
饺子人生 (一)
三言两语聊聊最近看的几部电影(5)
三言两语聊聊最近看的几部电影(2)
三言两语聊聊最近看的几部电影(1)
观剧偶感(十三)《我们的日子》
我熟悉又亲切的《人世间》(5)
我熟悉又亲切的《人世间》(4)
我熟悉又亲切的《人世间》(3)
- 全球化、市场化和民主化引发的种族矛盾 (1) - 02/01/25
- 散步偶遇 - 01/30/25
- 退休后的各种活法 - 01/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