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记 — 纽约: 住进曼哈顿(6)跳蚤市场

纽约曼哈顿中城,在第六大道上,十几年前,有个篮球场般大小的停车场,(现在盖了住宅大楼)到了星期六和星期天,不再让外人停车,开辟了临时的“ FLEA MARKET” (跳蚤市场)由早到晚,汇集了好多不同的摊位,出售各自的收藏品、旧货、工艺品、家具、衣衫。。。

美国的历史短,所以,超过30 年,也算是“古董”( antique )了。不过,也要看在哪个地段出现。我在皇后区僻静地段 yard sale 买的 30 年前航空公司买机票附送的旅行箱,带锁,才两美元。到了曼哈顿,开价 32 美元。

我志在感觉纽约城市生活的一部分,穿梭于几十个不同的摊位,东看看西瞧瞧,趣味不少,真正购买的机会却不多。因为每个星期来的摊位都不一样,早餐后,我就和太座 常常到跳蚤市场去散步,入场费,一美元。买到合心意的东西,就更是开心啦。

也有不收入场费的跳蚤市场,但是,各个摊位,明显的缺少吸引力。

到了美国才发现,人们非常珍惜实物。旧的玩具,连盒子都留着。老式的幻灯机,说明书都在。一把锤子、一枝电钻头、老兵的纪念章、旧的明信片、甚至一排木制的衣夹。。。

有一天,几个像是上海来考察的同胞,穿着同样的西装,也来逛“跳找市场”了。三四个人在一台大书桌形状的机器前面讨论起来:哪能乃五金车床出来卖了?! — 勿是车床,像是刨床!勿是勿是,我看是,我看是。。。转盘加工器!。。。

其实,那是电影胶卷的剪片机。 5 、 60 年代,美国的时髦人流行自己拍小电影。大导演史匹堡 — 就这么自己玩出名堂来的。

我看他们个个自信十足,也就跑开了。。。

我陆陆续续买回来一些东西 —-

一块非常漂亮的红瓷砖浮雕图案热锅垫,像是 40 年前的设计风格,一块钱。

一颗约 65 公分/18公分的铜质炮弹壳,二战时期的产品,两块钱。付了钱,原主人问我,准备干吗?我也答不上 — 现在放门口,放雨伞。

一个手工的皮包,里面放着老式的相机镜头,我不是为了不会再用的镜头,只为皮包上有我英文名字的速写。才两块钱。

50 年代设计流线型的订书机,一块钱。

一张原价值约 250 美元的意大利气压电脑座椅,卖 30 元。

双管台灯,两块钱。

黑铁旋转挂钩( 15 个钩)——五毛钱。

入设计纪录的流线型胶纸铁座 —– 一块钱。

两张典型的阿根廷探戈音乐 CD ,一块钱。

两块钱买来的古典油画拍卖行发现是名作卖出 20 万 — 那是新闻,与我无缘。。。

不过,我与艺术家有缘。

花街一家花店的小阁楼,广告设计师挂牌子“ moving sale”— 那天,亦师亦友的国内老画家来探望我,我们一起上楼,我选了些实用的美术工具。老画家看到一幅无框的小油画,搁在地上,问年轻的主人:多少钱。看来,是他当广告设计之前的作品。他说 — 啥都卖,画就不卖了。看来你是个艺术家,作品交换吧。 —- 他当然不知道,面前的画家在国内可以说德高望重,作品正在日本卖得火热,他刚用现金买了房子。可是,老画家欣然同意。 —- 虽然,我知道他只是用这张画来当自己作品的底色。

老画家当即取走了油画,回家立刻寄上一幅同等大小的原作(时价约 800—1200 美元現在起碼翻了5倍了)。。。

有一天,有个长头发大胡子的亚洲艺术家,在“跳蚤市场”的摊位卖自己的画和手工艺品,仔细一看,呀,是香港的前卫艺术家 G 先生。他的作品,早就陈设在市政府大会堂。他不甘于在学校教课,前几年来美国当自由艺术家了。

看他悠闲的自在神态,好像非常适应这里的一切呢。难得是他还记得我,在我刚到香港才四年的时候,他是第一个邀请我参加画展的主办人。我的第一次个人画展纪念册上,还留有他的签名,时隔十年,我还记得他对我的画非常中肯和有意义的批评。。。


黄锦江(江上一郎)
Latest posts by 黄锦江(江上一郎) (see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