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边读边聊《翻身》记(二十六)

由亿万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的贫苦农民参加的土改,难免发生很多很多荒唐和荒诞的事。土改中遇到的很多复杂棘手的问题 […]

边读边聊《翻身》记(二十六) Read More »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1)

历史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的过程,一直是众说纷纭。 从基因学的角度看,人类的出现也是偶然的,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人类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1) Read More »

边读边聊《翻身》记(二十五)

韩丁根据自己的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道出了当年那些投身于土改中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改造

边读边聊《翻身》记(二十五) Read More »

边读边聊《翻身》记(二十四)

1947年4月22日,刘少奇致信毛泽东,提出土改不彻底、党内不纯亟须整顿等问题,1947年7月25日毛复信刘少

边读边聊《翻身》记(二十四) Read More »

边读边聊《翻身》记(二十三)

王雨来伪装积极分子非常成功,他通过捕风捉影和故意打击报复的极左手段,成为了对敌斗争的积极分子,并成功欺骗了当时

边读边聊《翻身》记(二十三) Read More »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22)

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率领船队绕过非洲南端,进入印度洋,并于同年五月到达印度海岸。从1414年开始,葡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22) Read More »

边读边聊《翻身》记(二十二)

正确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毛泽东 可如果干部腐败了,并且滥用权力,那什么样的好政策都会被执行歪了。

边读边聊《翻身》记(二十二) Read More »

边读边聊《翻身》记(八)

抗日战争不仅是军事斗争,更重的是政治斗争。对什么是政治,毛泽东曾有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大白话解释:把敌人搞的少少的

边读边聊《翻身》记(八) Read More »

从亨廷顿的预言到特朗普的MAGA(5)

本世纪初年,我来美国之前,曾接触过几个美国上层精英人物,在从北京到沈阳的高速公路上,他们惊讶地看到中国到处都是

从亨廷顿的预言到特朗普的MAGA(5) Read More »

历史研究者的叙事(15)

但由于中央开始批判“极左”,各地方也在批判“极左”的大形势下,对那些调皮捣蛋,派性严重的造反派施加压力,迫使他

历史研究者的叙事(15) Read More »

读书 | 陀思妥耶夫斯基《涅朵奇卡》

此刻,读完陀思妥耶夫斯基《涅朵奇卡》。我知道,我是不能离开书桌去睡眠的。我内心涌动的情感是夜晚的海浪,看不见,

读书 | 陀思妥耶夫斯基《涅朵奇卡》 Read More »

全球化、市场化和民主化引发的种族矛盾 (1)

蔡美儿的《起火的世界》简介 《起火的世界》出版于2003年。虽然那时距苏东巨变已经过去十多年,但全世界依然沉浸

全球化、市场化和民主化引发的种族矛盾 (1) Read More »

对未来四年的12点预期及分析(1)

所谓“未来四年”,基本上也就是川普当政的4年。我主要是预期未来将近1500天里面可能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事件,

对未来四年的12点预期及分析(1) Read More »

荒凉的牧场,温暖的文字 — 李娟《冬牧场》赏读(3)

李娟着墨不多的议论也很接地气,一看就不是凭空瞎想的,而是有着真实的生活体验。如: 到了今天,恐怕只在荒野里,只

荒凉的牧场,温暖的文字 — 李娟《冬牧场》赏读(3) Read More »

荒凉的牧场,温暖的文字 — 李娟《冬牧场》赏读(2)

李娟的文字非常朴素,可却异常感人。不动声色的描述中饱含着温暖的情谊。 加玛走后我们都备感寂寞。一月初,她托兽医

荒凉的牧场,温暖的文字 — 李娟《冬牧场》赏读(2) Read More »

荒凉的牧场,温暖的文字 — 李娟《冬牧场》赏读(1)

我一直认为生活本身就很精彩,根本无需虚构,只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会发现美和感人之事。也

荒凉的牧场,温暖的文字 — 李娟《冬牧场》赏读(1) Read More »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9)

几乎像历史上的任何帝国一样,蒙古也是兴于统一,亡于分裂。 蒙古四大汗国在蒙哥时期就开始了内部矛盾,后来矛盾越演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9) Read More »

从甲午战争到抗美援朝:两部书中不同的中国(三)

战争不仅是国家军队之间的较量,也是国家动员力和组织力的较量。满清和日本相比,国家动员力和组织力都是非常薄弱的。

从甲午战争到抗美援朝:两部书中不同的中国(三) Read More »

从亨廷顿的预言到特朗普的MAGA(8)

七十年代时,由于石油危机,美国经济进入滞胀。问题被归结为长期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此时,以哈耶克的学生弗里德曼

从亨廷顿的预言到特朗普的MAGA(8) Read More »

李娟、刀郎和李子柒

窗外,纽约今年的第一场雪正纷纷扬扬的下着。望着白茫茫的世界,思绪一下子跳到李娟的《冬牧场》。 这些日子里,不聊

李娟、刀郎和李子柒 Read More »

从亨廷顿的预言到特朗普的MAGA(3)

首先,在文明价值上,受到基督教势力的支持。我认识的基督徒几乎没有一个不支持川普的,他们认为白左走的太远了,简直

从亨廷顿的预言到特朗普的MAGA(3) Read More »

从亨廷顿的预言到特朗普的MAGA(1)

一九九三年我正在瑞士进修,导师是来自德国的格拉夫教授。那年年初,中国GDP以14.2%的增长率位列世界第一的数

从亨廷顿的预言到特朗普的MAGA(1) Read More »

一生六万三千字

六万三千字,讲述了布满荆棘的一生,道尽了深刻入骨的孤独。 花了不到三个小时读完,却用了三天去感概,这就是《大雪

一生六万三千字 Read More »

边读边聊《翻身》记(二十一)

为了促进生产,发展经济,边区政府也出台配套的税收政策,以奖勤罚懒。 以前国统区实行的是简单的比例单进税,这种税

边读边聊《翻身》记(二十一) Read More »

边读边聊《翻身》记(二十)

在农民群众方面,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

边读边聊《翻身》记(二十) Read More »

边读边聊《翻身》记(十九)

张庄和潞城县的情况也差不多,随着国军对解放区的围剿和解放军的战略性撤退,潞城地区的翻身农民也恐慌起来,而地主阶

边读边聊《翻身》记(十九) Read More »

边读边聊《翻身》记(十八)

这个政策存在一个重大前提性错误,即做了两个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假设:其一是假设了潞城县仍然存在严重的封建剥削;其二

边读边聊《翻身》记(十八) Read More »

边读边聊《翻身》记(十七)

1946年夏,国共谈判破裂,内战爆发。蒋介石自持拥有三百万美械装备的正规军,而且有美军军舰和飞机的支援,以为三

边读边聊《翻身》记(十七) Read More »

边读边聊《翻身》记(十六)

也许是共产党发展的太快,尤其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使得党内鱼龙混杂,各种投机分子,怀着各种私心私利的人都混

边读边聊《翻身》记(十六) Read More »

边读边聊《翻身》记(十五)

鲁迅对革命一直抱着悲观的态度,因为他知道人性不会因为一场暴力革命就会被改变。穷苦的农民如果没有真正的觉悟,夺得

边读边聊《翻身》记(十五) Read More »

边读边聊《翻身》记(十四)

封建旧势力反抗中用的最恶毒的一招是伪装成积极分子打入共产党内部,然后为国民党和还乡团通风报信,腐蚀和拉拢干部。

边读边聊《翻身》记(十四) Read More »

边读边聊《翻身》记(十三)

可妇女解放不单单是不挨丈夫的打,要让男人真正尊重她们,必须要在能力上也要让男人看得起他们,证明妇女确实能顶半边

边读边聊《翻身》记(十三) Read More »

边读边聊《翻身》记(十二)

真正的革命是观念的革命,心灵的革命。张庄的革命虽然从惩处汉奸,剥夺汉奸财产开始,但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们开始破除

边读边聊《翻身》记(十二) Read More »

地缘革命与西方崛起

最近在读牛津大学历史学家约翰.达尔文的《帖木儿之后》,书中一些观点很新颖,对历史的解释让人耳目一新。 达尔文认

地缘革命与西方崛起 Read More »

历史与电视剧(二)

但我不是一个彻底的历史虚无主义者,我并不否认《春秋》、《史记》等历史专著记载的真实性,我相信那些事历史上确实发

历史与电视剧(二) Read More »

历史与电视剧(一)

好多天都没读书,一直在看电视剧。看完《庆余年》第二季后,因为感觉不如第一季,也没有超越《延禧攻略》,于是就翻出

历史与电视剧(一) Read More »

边读边聊《翻身》记(十一)

可在抗日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国共还在谈判,处于弱势的共产党还期望和平建国,所以并没有放弃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

边读边聊《翻身》记(十一) Read More »

有关FDA的几本书

同学博客 》黄奕 2006年是美国FDA(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

有关FDA的几本书 Read More »

边读边聊《翻身》记(十)

张庄解放了。三天的庆祝活动过后,对汉奸和伪军的清算运动开始了。这是解放后张庄的第一次群众运动。 “那天,成百上

边读边聊《翻身》记(十) Read More »

边读边聊《翻身》记(九)

日本投降后,根据地的军民依然在为保卫胜利果实进行战斗。日本1945年8月10日由天皇宣布向盟军投降,日军随后撤

边读边聊《翻身》记(九)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