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78621.org/wp-content/uploads/2022/09/mqh.png)
打开门后,只见来人抖落身上 的雪花,摘下狗皮帽子对郭玉芹说:你不认识我了?我是你李老师啊。郭玉芹仔细一看,可不,这不是班主任李老师吗。看着郭玉芹疑惑的样子,李老师解释说:我本来是共产党,在学校时就想发展你入党的,可后来被委派别的任务就离开了学校。现在沈阳解放了,军管会和党组织委派我参加沈阳的城市接收和政权建设工作,政府工作特别多,非常需要你这样有文化的人,所以希望你能来参加革命工作。其实李老师是化名,真名叫王江,是老党员和老地下工作者了。他的爱人也是地下党,一直以摊煎饼做掩护。
母亲也被敲门声惊动,出门站在郭玉琴后面来看究竟。郭玉芹指着母亲对李老师说:能不能让我这小老妹也一起参加革命工作呢?她也是初中生,特别能干。李老师望了望母亲问:这同学多大了?郭玉芹很机灵,没等我母亲开口就急忙回答说:十七了。其实母亲那年才十五周岁,不过说她十七也没错,那是虚岁。李老师说:好啊,你俩一起去报名吧,我给你们写个条子,你们明天去XX处报名吧。
第二天,母亲与郭玉芹就去报名。那时家里人觉得共产党不会要一个孩子的,所以也没人当回事。到了报名的地方,接待的人看过条子后,问我母亲和郭玉芹多大了,俩人报过年龄后,接待的人说:你们还不到十八啊,还是回去读书吧,明年或后年再来吧。结果俩人白跑了一趟。
沈阳解放后的城市接管工作是由陈云牵头,由他担任沈阳军管会主任,陶铸为副主任。沈阳军管委员会隶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当时随部队进城的接管干部仅仅四千人,远远满足不了沈阳这个百万人口城市及周边乡村地区的需要(据母亲回忆,当时沈阳即所辖县区共计280万人口),所以不得不大量招募进步学生和留用原国民党的文职人员。沈阳第一任市长朱其文到沈阳市政府赴任时,相当于光杆司令,整个市政府的职员都是国民党留用人员,但工作开展顺利,一切都井井有条,仅仅四天时间,沈阳就平稳过渡到新政权。
第二年暑假时,新成立的沈阳农委要成立一支土改宣传队,农委宣传部长于之就找到王江(李老师),说你在沈阳当过老师,你帮着介绍一些进步学生来吧。王江马上就想到了郭玉芹和我母亲,就再一次来找郭玉芹,说这次肯定会收你们,赶紧去报名吧。而且还对郭玉芹和母亲说,你们现在参加工作还属于革命战争时期,等新中国成立后再参加工作就属于建国后和平时期了,履历会不一样的。那时母亲根本不明白这前后有什么区别,直到后来退休时变成离休,母亲才明白差几个月参加工作竟有很大的不同。
我有时非常惊讶于母亲的记忆力,七十年前的人和事都记得清清楚楚。母亲说,那时家庭调价好、临毕业的高年级学生都不愿意参加工作,怕耽误学业,只有像母亲这样家里条件不好,一年级才念完的初中生愿意早早工作。母亲一个同班同学就不愿意早早工作,后来她考上了中国医大,成为了一名医生,和母亲也一直有联系。
确实,这次母亲和郭玉芹都很顺利地参加了工作。那时农委的一把手叫政委,不叫主任。第一任政委叫张静之,是延安大学毕业的老红军干部。母亲说,那时共产党不都是土包子泥腿子,有很多有文化有水平的干部。母亲还说了几个延安大学毕业人的名字,其中就有宣传队的队长,一个延安来的老八路。
刚到农委工作时,是吃机关食堂。做饭的是一个姓曹的老红军。母亲这些新参加工作的都是学校的学生,比较讲究卫生,看老红军的灶上总围着一堆苍蝇就感觉恶心,于是就给厨师老曹提意见。母亲说老曹人特好,总是笑呵呵的,大家给他提意见,他就给她们这些小年青进行忆苦思甜教育。对他们说:现在多好啊,有干粮吃,有热饭吃。我们长征的时候别说热饭,冷饭都没得吃,我们是啃草根树皮熬过来的。他这么一说,母亲他们就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那时老红军威望很高,参加革命工作要能吃苦不能讲享受也是大家的普遍共识。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23)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22)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20)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19)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 (18)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 (17)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 (16)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 (15)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 (14)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 (13)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 (12)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 (11)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 (10)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 (9)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 (8)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 (6)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 (4)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 (3)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 (2)
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 (1)
《隐入尘烟》的艺术特色及所反映的三农问题
《观剧偶感》(九)
中秋月
《观剧偶感》(八)
- 全球化、市场化和民主化引发的种族矛盾 (1) - 02/01/25
- 散步偶遇 - 01/30/25
- 退休后的各种活法 - 01/19/25
On 10/03/22 @ 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