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 古龙寺
7.8.23
此寺位于黄龙溪古镇上 建于清早期 集古寺庙 古戏台 古榕树为一体 进入寺內 墙上有堂字 按方向前行 殿后有罗汉堂有88尊罗汉 堂 是因为数目众多 另建一处供奉 故称为 罗汉堂 罗汉 中国话是 和尚 印度话是 比丘 是指已经证得佛果的高僧 为梵语译者 阿罗汉果 的简称 又称 声闻 意思是 以佛道声 今一切闻 在佛教中地位次于佛与菩萨 阿罗汉意译含有应供 杀贼 无生等义 杀贼是获得罗汉果位者杀尽扰乱人心清净烦恼之贼 无生是修得园满功德进入永恒不变的涅槃境界 能进入罗汉范围的都是释迦牟尼的在世弟子 唐代高僧玄奘翻译 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 记载 释迦牟尼佛涅槃前 叮嘱十六罗汉 常住世间 护持正法 法住记 作者庆友尊者 难提密多罗 在涅槃时将十六罗汉名告知大众广为弘传 世人造像时 将庆友尊者和玄奘大师加进去为十八罗汉 依次有骑鹿罗汉 喜庆罗汉 举钵罗汉 托塔罗汉 静坐罗汉 过江罗汉 骑象罗汉 笑狮罗汉 开心罗汉 探手罗汉 沉思罗汉挖耳罗汉 布袋罗汉 芭蕉罗汉 长眉罗汉 看门罗汉 降龙罗汉 伏虎罗汉 有诗曰 佛典在胸傲富贵 骑鹿佛经响春雷 心中有佛明如镜 殷殷丹心照汗青 播种真情大爱观 营造字宙艳阳天 等等 也有米芾 苏东坡等 十八罗汉赞 随着佛教影响 罗汉形象也受到世人欢迎 后发展到五百罗汉 有成都宝光寺 昆明筇竹寺 上海龙华寺 北京碧云寺等等 五代画家贯休 十八罗汉 明代画家吴彬 五百罗汉 以夸张变形塑造罗汉形象 以丑衬托罗汉内心美好 得到世人很高评价 现代有匠人用枯樟木 古沉木 瘤雕 根雕 竹雕 陶瓷 彩绘 紫砂等来表现罗汉威猛勇健 嬉戏诙谐 恬静安祥 喜怒哀乐 等等千人千面形态 作品有些被收藏并获得影响 想起与友去芦山 当地有匠人大师作品在心中存了记忆 那 再生缘 里枯樟木雕的罗汉 真是化腐朽为神奇 充分利用残木自然的褶皱 嶙峋 空透 以悟取神 在一根细残枝上雕了一只栩栩如生的蝉 寓意了生命的轮回与再生 罗汉表情传神 作品集灵气神气佛气 是一件匠心独运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 由于担心运输和陋室中的放置及三只猫的嬉闹 就有了纠结 骄阳似火 汗流浃背的站在庙中 想问一些罗汉有关知识 一拨一拨又一拨的游人 忙的住持应接不暇不亦乐呼 也不好影响他人 罢了 只好回城去图书馆自找答案 这罗汉造型虽严谨但与新都宝光寺罗汉比较 少了古韵 与苏州重元寺 山西平遥双林寺 杭州灵隐寺罗汉堂内罗汉相比 自已心中己了然 每个罗汉都有一个故事 看这些故事也净化心灵 仿佛举钵敬佛诉真诚 沉思遐想走苍穹 超凡脱俗沐春风 善哉善哉 阿弥陀佛〈图一.三.五.七.九 罗汉 古龙寺摄影习作 图二 刘泽棉 挖耳罗汉 局部 陶瓷 图四 王清梅 笑狮罗汉 竹雕 图六 沉思罗汉 福建彩塑 图八 鲁明勇 长眉罗汉 局部 古沉木〉
徒步记忆(15)
徒步记忆(99)
徒步记忆(79)
徒步记忆(60)
徒步记忆(44)
徒步记忆(5)
徒步记忆(31)
徒步记忆(30)
徒步记忆(91)
徒步记忆(90)
徒步记忆(89)
徒步记忆(23)
- 凡间面相 (110) - 01/31/25
- 凡间面相 (109) - 01/29/25
- 凡间面相 (108) - 01/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