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为李云迪“指明方向”(1)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2-5月,沉寂了两年多的钢琴家李云迪在欧洲多国16个城市进行了巡回演出,受到观众的欢迎。与此同时华纳唱片公司发行了他的三张莫扎特奏鸣曲唱片。这是继去年年底云迪在澳大利亚小规模“试水”以后,一次大规模的复出努力。

对此,国内非官方媒体和海外中文媒体进行了一些报道,普遍用了“座无虚席”、“王者归来”、“大获成功”等字眼。这样的说法可能是出于主办方的广告宣传,也可能出于乐迷对云迪的爱戴,还有可能是自媒体人为吸引眼球的过度表达。海外非中文的评论其实不多,特别是大媒体。有一则说:“The Chinese pianist who was once Lang Lang’s arch-rival is making an appearance… The Chopin Competition winner resumes his career after prolonged sanctions by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But it is still a long way from getting back to the highway.” (这位曾是郎朗主要对手的中国钢琴家将亮相…… 这位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奖者在遭受中国当局长期封杀后重启了他的职业生涯。但距离重回事业的高光时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个人同意最后一句评论。

我们无从知道云迪本人对巡回演出的真正感受和评价。但是“成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跟期待有关。中国足球队若能进入世界杯,那是大成功;巴西足球队如果不能进入前四名,那是大失败。云迪对于复出的期待应该是比较高的,他希望巡回演出能引起音乐界的瞩目和著名乐评人、音乐家的高度评价,我没有看到这方面的太多结果。

我相信在过去的两、三年里,云迪的练习比任何时候都要刻苦。他的水平和对莫扎特、肖邦的诠释是一流的(他的曲目不够广,这是另外的话题)。然而,全世界的优秀钢琴家数以千计,而作为concert pianist (音乐会演奏钢琴家),靠独奏一项就风光的,全世界也就几十人。除去最顶尖的一、二十人,其他数百人水平差距不大,各有所长,谁上谁下是玄学问题。云迪靠着“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的优越条件,曾经是希望之星。用跑马拉松打比方,他曾经是有希望的第二方阵中的一员,结果自己先摔了一跤(指2015年与悉尼交响乐团合作,在首尔演奏《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时忘谱),然后2021年10月,又被几个穿警服的摁在地上摩擦几分钟。他现在已经落到第n方阵,再往前赶,真的很难。

我们再来具体分析一下巡演。乐迷首先需要理解的是,云迪的音乐会并不是由音乐厅的所有者主办的,而是租场地的私人音乐会。从经营的角度看,两者有根本区别。比如说xyz集团拥有一个音乐厅。它最想做的是提前与著名乐队、乐手签合同,然后双方宣传,利润分成,这样利润最大,对其档次和文化方面的影响最有利。除此之外,一年中没有被占的日子,它就明码标价租出去挣钱。你先付租金,自负盈亏。今天的云迪,已经没有能力和名气按第一种方式走。而且,他自从2015年“翻车”以后,已经没有管弦乐团跟他合作演奏concerto(协奏曲)了,而他只能演奏分量偏轻的sonata(奏鸣曲)和其他类型的独奏曲。

(未完待续)


我的其它文章

1 2 3
Total Page Visits: 107 - Today Page Visits: 6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