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明和近代中国:9.1 科学的思想方法(1)

人类文明最近这几百年的进步,归根结底,是科学的进步。科学是真理吗?不是。用康德的话,科学在此岸,自然真理在彼岸,人的理论人的认识,受人类思维的限制,到不了彼岸。什么意思呢?用眼睛看世界,是一个样子,用望远镜看,就不一样,用显微镜看,又不一样。看世界,用的工具不一样,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时空框架,因果逻辑,是人脑理解世界的工具,也是对人理解世界的能力的限制。人的思想,永远摆脱不了这些限制,所以思想在此岸,自然真理在彼岸。人的理论人的思想永远到不了彼岸。

科学不是真理,那科学是什么? 科学从根本上,是一种思想方法,是对别人的思想主张的一种难得的好态度,是允许鼓励讨论辩驳,有错就改的态度。对一件事,我有我的见解,我把它告诉大家。但是我的说法看法,不一定对。你要是觉得我说得对,俞伯牙遇到钟子期, 高山流水,你是我的知音,你要是觉得我说得不对,你也说出来,我们来做理性的讨论,一起想办法验证,看谁对谁不对。牛顿力学对世界的解读,绝对时间,绝对空间,时空物质独立分离。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解读,时间空间物质,相互依赖,相互关联。爱因斯坦的理论,是对牛顿力学颠覆性的挑战。挑战来了,科学家要做的,不是把爱因斯坦扔到海里去,而是大家群策群力想办法检验谁对谁错, 看光线经过太阳附近的时候,有没有弯曲。弯曲了,牛顿肯定就不对。这样不停地认错改错,人对自然的认识理解,才会不断有进步。

一个命题,同意的和不同意的想沟通,就要讨论。但是因为各人的出发点不同,往往说不到一起去。所以遇到一个和你观点不同的人,要想沟通,做有意义的讨论,最好用换位思维的方式。就是说,无论你认为对方的观点有多么地荒唐离谱,你最好先把自己的道理放在一边,不要光想着怎样去反驳别人,而是去想对方为什么会相信他说的道理,要弄清楚别人的思维逻辑。也就是说,不是总去想别人的道理为什么是错的,而是去想他为什么相信他说的道理,他这样想,有没有对的地方。这样想完了,说不定不用讨论,就知道自己错了,至少,这样也可以对别人的观点,多几分理解同情,再讨论,就不会过于偏执。换位思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蛮难的。但是不同的观念要沟通,至少有一方,必须做,不然就是鸡同鸭讲,不是讨论,是吵架了。

人类的思想方法,本能传统的模式,定性不定量,一大堆似是而非的理论,从打卦算命,到天人感应。中国有阴阳五行说,古希腊有辩证法。古圣先贤的教导,透过现象看本质,包罗万象,什么事都说得通,什么事又都说不清。阴阳五行说,是定性思维的范例。阴阳是个筐,什么都能装,装起来省事省力。 古希腊哲学也一样,开讲是泰勒斯 (Thales),他的理论,就一句,说世界是水做的。定性不定量的理论,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描述概括总结,大而化之,简明易懂。 但这样的理论,在细节上,模糊不清似是而非,几千年下来,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到最后都成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自己把自己绕糊涂了,还揣着糊涂装明白。


1 2 3 4 5 8 9 10 11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