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126)

(续)第十一篇 教学相长   学在教中 — 我的教学心得与感悟

墨子(公元前476或480年—公元前390或420年),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曾担任宋国大夫,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他认为,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如“国家昏乱”,就选用“尚贤”“尚同”;国家贫弱,就选用“节用”“节葬”;等等。“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逸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与天子国君,则都要服从天志。

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墨子认为,人的知识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闻知、说知和亲知。墨子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体系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墨辩和因明学、古希腊逻辑学并称世界三大逻辑学。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墨子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并要求将辩作为一种专门知识来学习。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写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道”是庄子超越哲学的核心,“心斋”与“坐忘”是达到超越的理想手段,“逍遥游”是生命自由的最佳境界,“万物齐一”是追求生命自由的必然世界观。庄子认为只有以通达的精神超越现实世界,才能获得无限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庄子认为,真正的自由是“无待”的,它不依赖于任何条件。无待就是通过“心斋”与“坐忘”来实现。庄子和儒墨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儒家墨家推崇圣人,而庄子则反对推崇圣贤。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了“万物齐一的认识原则,主张人应突破自我形躯的局限而对万物加以整体性把握。庄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相对论认识。庄子的自然原则是和相对主义联系在一起的。庄子认为事物总是相对而又相生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赖的正反两个方面。

也几乎是在古希腊先想与中国诸子百家同时,古代印度在其辉煌灿烂的文明中中,“哲学”也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很多思想即使是现在的学者也不得不为之赞叹。基于吠陀思想的哲学理论称为正统派,共有六个学派,分别是正理论、胜论、数论、瑜伽、弥漫差和吠檀多,被称为“六派哲学”。佛教、耆那教和顺世派则被称为非正统派。

正理论在公元1世纪由哲学家乔达摩提出,他本人称为印度逻辑学之父,正理论原意为“正确的推理”后来引申为“逻辑研究”,是印度的逻辑学。正理论与胜论是分析型哲学,辩论是该学科的特征。利用逻辑学方法来认识事物,通过对时间、空间、原因、意识、灵魂以及经验等的分析,来构成自己的宇宙观。正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制造“果”,但是在神的控制之下,灵魂是真实的,永存的,宇宙是永恒的、不变的原子构成的。痛苦的根源是错误的认知,因为错误的认知,产生了“好与恶”,又从“好与恶”产生出“业”,于是人要承受轮回之苦。学习正理论的目的就是去除错误的认知,从而获得解脱。

胜论是哲学家迦那陀于公元前2世纪提出。他的“原子论”相当有名,胜论与正理论的基本理论一致,是正理论的补充,正理论强调逻辑,胜论强调分析,通过列举其特质来阐述某种存在的事物。胜论和正理论都强调世界是原子构成的,包括地、水、火、风、空、时间、空间、意识和灵魂,而原子是由业力决定的。痛苦的根源是无知,认识到真我就可以获得解脱。

数论,音译为僧伽论,是六派哲学中最早的,主张“心物二元”,创立者是公元前500年的迦毗罗大师,数论派哲学包括二十五谛,包含“因中有果论”、三德说、三分法量论和解脱观等等。

数论哲学不相信神灵。认为世界是真我和原质组成的,世界万物源自原质,由于无知错把真我和原质混为一谈,认清真我自会解脱。

瑜伽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产生,《梨俱吠陀》中也出现了瑜伽一词,意思是架在两头牛脖子上的轭。公元前2世纪或者稍后,东印度一位婆罗门帕坦加利《瑜伽经》列出8个阶段:禁制、劝制、坐法、调息、制感、执持、禅定、三昧。有人把瑜伽当作数论的一个分支,因为瑜伽全盘接受了数论,但瑜伽主张“心物一元”。可以说瑜伽讲修行实践是“行门”,数论讲哲学理论是“理门”。瑜伽的目的是将真我从原质种解放出来,方法就是瑜伽修行,即“通过控制意识的波动,将个体灵魂与宇宙灵魂相结合”。

弥漫差一种解释吠陀的哲学体系。在弥漫差哲学眼里,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承认吠陀的权威性。弥漫差不是否定神,而是忽略神。认为只要遵守吠陀道义,无条件履行自己的职责就能解脱。弥漫差哲学不相信解脱,相信天堂的存在,通过业力可以抵达天堂。

吠檀多哲学虽然是六派哲学中的最后一位,但应该排在第一。吠檀多哲学又叫后弥漫差与奥义书的教义一致。吠檀多的意思就是吠陀的终结,内容包括很多吠陀的最后的部分,而这些内容就是奥义书的内容。吠檀多认为世界是“梵”的体现,通过学习吠檀多哲学,可以获得最终解脱。吠檀多分一元论、有条件一元论和二元论,区别在于个体灵魂与宇宙灵魂的关系。

2000多年前东西方交相辉映的两个思想中心,都有着非常璀璨的辉煌,给世界文明的发展说出不朽的贡献。客观的说交相辉映的这两个思想中心在当时其实也有着极大的反差,这种反差形成的差距实际上对后来的中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是方向上的也是方法上的。

反差首先是研究目标上的。西方古希腊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先哲们,他们执着的以客观世界为研究目标,自然世界中的一切是他们关注的对象,古希腊的先哲们对人们自身除身体病痛康健外并没有特别大的兴趣,他们关心大自然的客观现象与运行规律更多于关心人自身的行为与律己,更没有“神”研究的概念与兴趣。在东方的中国和印度,圣人们研究的主要目标更多的不是客观世界的大自然,是主观世界的自我或者是由自我衍生出来的“神”,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圣人们,对人自身的行为以及相应的律人律己乃至治人与治于人,都有很深的研究造诣,而印度先哲们研究的问题,更多的是围绕着“神”的。这种以客观世界或者主观自我为研究对象的反差,实际上给后来东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了研究方向上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更大的反差在研究方法上。逻辑推理和演绎在相当早的时候就已经被古希腊的先哲们采用并且作为研究客观世界的主要手段,以至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推理严密的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东方的中国和印度,尽管印度也有一些注重逻辑的学派,但最终研究的方法还是以经验总结为主,少有或者几乎没有逻辑推理和演绎。这种研究方法上的反差以及反差带来的差距,无疑也在后来东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上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对后来东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差距产生是很严重的。

可以说,2000多年前交相辉映的两个思想文化中心,尽管都有着共同的辉煌和各自的精彩,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导致后来东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差距的因素也在不知不觉中被不经意的悄然埋下了,这应该是李约瑟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产生的一个因素,尽管产生这个难题的因素还有很多。

(未完待续)

1 2 3 4 5 9 10 11 12
Total Page Visits: 738 - Today Page Visits: 2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