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前言)

前言

写这份前言的时候,我的回忆录己完成了20万字左右,一句老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从撰写回忆的过程来看,这应是一份“无意之作”吧!

两年前我从最后一个工作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学院院长岗位上二次退休,真正闲下来享受退休生涯,彼时闲来无事,便萌生了写一点文字回忆回忆过住的念头。为什么说是二次退休呢?因为十年前也就是2009年九月,我年满60按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从西南财经大学退休,尽管仍被返聘讲授《科学技术史》和《概率论及数理统计》两门课程及带研究生,但其时已被师兄和好友梁成华先生所邀,到他任职系主任的四川天一学院经济管理系任教,从而开始了我在民办高校长达10年的再次工作,最终先后在四川天一学院、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担任院长,直到2019年9月才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再次退休。

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记录一下过往的几十年中,主要是读书学习和工作经历,所以在“我的学习生活”与“我的工作生涯”标题下回忆当年的求学与工作。因为这些都是几十年来的親历親为,所以撰写起来也很流畅,往事历历在目,宛如流水似川,很快这两部分数万字的回忆彔即告完成。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萌发出把回忆录的内容拓展开来,包括人生中方方面面有所留念有所感悟之事,似都可以一记,于是全面的撰写回忆录的念头由此产生。

想要撰写的内容会有哪些呢?最初想到的还是一些很具体的事,比如我的子女教育,我的理财,等等。比较有趣的是。写完这些很具体的子女教育和理财之后,因为从2015年初开始到2019年未的这5年中,我先后5次到欧洲和美国旅游,恰逢撰写回忆录时正值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病毒猖獗,世界旅游凑然停止,使人很有感怀想记录一下这几次欧美国外游,于是便详细回忆和记录了当年旅游的情况,应当说这些回忆比当年实际旅游的时候还更为上心,沿着当年游览的路线不仅回忆,而且去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以补充和完善回忆,一次美国游和4次欧洲游到最后完成时居然撰写了将近5万字,并且在撰写中感到了一点写作的乐趣。

在这个过程中思路又进一步打开,有了写一些不完全是写实的东西的想法,于是便形成了一个在撰写这份前言时同时产生的回忆录目录,其中包括记录我生活中“得失”的题为“欢乐与成功同在遗憾与教训同行”的内容,有以“胸无大志,隨意而行”为题的我的人生自描,以“充实自知自信自明”为题的我的人生追求。当然所谓的不完全是写实并非是抽象的思维,因为毕竟是回忆录,所以是想通过几十年人生的经历的回忆和思考来表达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主要是对一些主观自我的客观评价。

当然写实的回忆内容也在扩充。比如以“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为题记忆的我的家人和朋友,会实实在在的记录家人和朋友们,既包括他们的实在面貌,当然也有我对他们的观感。还想说一下的是还专门写成了一段记录我的身体病痛的文字,题为“体为心声体由心生——我的身体病痛”,特意记录的这段文字主要是几十年中,我也经历了很多次病痛,有的甚至特别严重,因为我这个人比较避讳就医,有了病痛老是爱拖着,但拖着拖着几十年过去了,好像曾经一些很严重的病痛,似乎也就逐渐减轻了,有的甚至没有再犯了。刻意记录下的这段文字在潜意识中总认为我这个人的身体病痛好像也可以研究一下,当然如果有人感兴趣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当然最终进入我的回忆录的文字中,也确实会有探讨研究性质的观感性内容。比如在以“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我的民生观点”为题的内容中,会谈到我对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中市场化问题的一些观感。应当说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让市场经济作为主体我肯定是支持的,因为我就是市场经济改革中的受益者。但是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市场化?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和对待的问题,比如教育医疗养老甚至住房这些民生问题显然是不能市场化的。这个问题展开来引申过去,便有了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所产生的弊端如何规避的问题,而要规避这些弊端,首先需要对他们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进行分析。现在这些民生项目的市场化展所现出来的实际后果已经很严重,需要大家重视。

另一个我想记录的内容比较敏感,但我最终还是决定客观的把它表达出来,毕竟就是一份个人的回忆录,虽可能会有有人读到,但毕竟范围会很小的。这个我想记录的内容以“普世价值与社会集权——我的世界观念”为题,我想我最终会把个人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思考记录表述在我的回忆录中。

这份回忆录目前有一个目录了,我也正在撰写前言。但我总是感到,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回忆写作的过程中,想要撰写的内容肯定还会有所扩大,就像当初无心插柳仅仅是想记录一下我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结果时至今日,弄出来了这么多的内容,我想,这应当是一个很有乐趣的事吧,既然有乐趣,那就应当为之。

用了较多的文字在前言中表述这份回忆录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应当不是我撰写这份前言的初衷,真正想要表达的是为什么要撰写这份回忆录,以及该怎样撰写这份回忆录。某个意义上来讲,为什么要写和怎样写个人的回忆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当然从表达初衷来讲,是在前言中想要表述清楚的两个不同的问题。

为什么要撰写回忆录的初衷中,很重要的一个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因素是我以及我的同龄人,也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所经所历既坎坷跌拓又丰富精彩,确实值得一书。经常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共和国的同龄人,经历和见证了70多年共和国发生的所有,既有改革开放前30年,那是我们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也有改革开放后40年,那是我们从“而立”到“不惑”再到“知天命”的中年时代,这种特殊的经历,确实值得回忆和记录。

讲到共和国的同龄人,我个人还有一段有趣的“误着”。我们老三届高66级的多数都出生在1947年,事实上比共和国年长两岁,我肯定也认识如此,但我的法定年龄却因为当初上山下乡当知青时户口迁徙中的偶然,使我的出生日变成了1949年9月5日,法定年龄使我成了共和国真正的同龄人。这个误着是怎样造成的最终是说不清楚的,因为当年上山下乡时我到过几个地方,户口几经迁徙,当时的户口迁徙都是派出所民警人工手写,不知是在哪一个环节把7写成了9,使我成了1949年生的人了,我一直没有在意户口上是怎么样写的,到1985办理身份证时才发现年龄的这个变动。当然这份前言这也解释了前边说到的为什么我到2009年9月才从西南财经大学退休的缘由。

既然经历了与共和国同龄的这70多年,当然是可书可写的,记录下这70多年来的经历,以及这种经历所带来的极其深刻令人难以忘怀甚至是刻骨铭心的感受,应当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乃至有一种如果不写可能难以释怀的感觉,如果不写有一点对不起我们经历过见证过的共和国七十多年历程的感觉。

想要动笔写点什么的另一种初衷是对自己这70多年人生经历的基本回顾和评价。回顾走过的这人生70多年,还是颇有感触的,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相对来讲自己还是走的满意和满足的,无论是从过程还是结果,也是丰富多彩硕果累累,所以自我感觉还是应该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人生感悟记载下来。当然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坡坎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总体看来还是自知自信自明相对充实的。

怎样撰写这份回忆录?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实事求是有啥说啥,经历了什么就记录什么,有什么感悟就记载什么。上边已经说过,由于自己70多年的人生经历相对还是满意和满足的充实的,在这种心情和心态下作出的回忆和记录,肯定是积极乐欢充实的。经历过的愉快和高兴记录下来留念与分享,有过的坡坎和跌拓记下来回味与思索,我想这就是怎样撰写这份回忆录的最好答案吧。

这份前言行将完成的时候,被新冠病毒阴霾了近两年的世界似乎传来了一些好消息,有报道和分析讲这场新冠病毒似乎会较快结束,这应当是一个好消息,让我们在这个好消息的鼓舞下欣欣向荣吧!

2021年12月于四川成都

On 01/26/22 @ 21:03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