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116)

(续)第十一篇 教学相长   学在教中 — 我的教学心得与感悟

                         (二)古代世界文明史

古代的世界文明史主要是河流科学技术文明史。河流文明的科学技术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诞生,随着农业的发展,在世界的几个大河流域产生了人类最早的文明,它包括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

                           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

“两河文明”又被称为古巴比伦文明,被称为是“天堂”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语“美索”意为“中间”或“两者之间”,“不达米亚”表示“河”,美索不达米亚就是“两河之间的地方”,是亚洲西部的一块沃野。这两条河就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境内,古希腊人称这里为“美索不达米亚”,我们习惯称“两河流域” 。

古巴比伦的历史延绵了近4000年。公元前4300—2371,苏美尔人在这里建立了城市国家,公元前2371—2191,闪族的阿卡德人在这里建立了阿卡德王国,公元前2113—2006,库提人在这里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1894—1595,闪族阿摩利人在这里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从公元前1650在被赫梯人洗劫开始不断衰亡,公元前746—612建立亚述帝国,公元前626—539伽勒威人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539年,被波斯征服。

古巴比伦的天文学历史悠久,在古埃及创立历法的同时,古代苏美尔人也制定出了自己的历法,他们的历法是阴历,知道19年7闰的法则,(19×12+7)×29.53≈19×365.25。除历法外,古巴比伦人在天象观测方面的成就格外突出。在两河流域出土的泥板上有大量的天文观测记录:记录日、月食发生的时间和位置,年的长度为12+22/60+8/3600个月,月的定义是从新月出现到下次新月出现之间的间隔,黄道十二宫的全部名称在公元前419年的一份文件中首次出现。

古巴比伦的星占学十分发达,认为天体都是神,它们能够影响甚至主宰人间的事情,对行星的观测和对天象的预测都是出于对自己命运进行预测的考虑,古巴比伦观天者经常被认为是星占学家。古巴比伦人对自然的各个方面的不寻常事件保持着警惕,当他们发现不寻常事件时,他们将其解释为一个征兆,这不是将要发生的灾祸的原因,而是对国王和民众的一个警告。灾祸则有可能通过举行适当的仪式而得到避免。对征兆的解释被编成了法典,在一系列约70个表中,包含了7000个征兆。

这些星占征兆的集合,从公元前900年前开始就已经获得了权威地位,实际上被认为是诸神向国王传递的讯息,包括愉悦或不满。星占征兆集合对凶兆持续了七个世纪的记录,显示出这些凶兆重复出现如此频繁,以致于星占学家们在宇宙秩序中认出了规则,于是太阳、月亮和诸行星运行的周期逐渐被识别和确定了。

除天文学外,古巴比伦人在数学方面也成就斐然。如果说古埃及的几何学较为突出的话,古巴比伦则在算术和代数方面成就较大。古巴比伦人发明了数的记法,采用60进制和10进制并用,他们编制有数表来应用,古巴比伦人首创把圆周分成360°,在巴比伦人的碑石中发现过乘法表、平方表和立方表。 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巴比伦国王的赦令中规定了长度、重量和容量的标准,譬如对长度,规定1腕 = 30指,1竿 = 12腕,1绳 = 120腕,1里 = 180绳。

显然,常识性的知识和工艺知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实用科学起源的可靠基础。现存的巴比伦楔形泥版文书大都是关于经济问题的,涉及钱币兑换、商品交换、利税计算、粮食分配、遗产划分等等。挖运河、修堤坝,以及其他水利工程都需要用到计算,谷仓和房屋的容积以及田地面积的计算,使他们接触了初步的几何学知识。在巴比伦人有关土地测量的基本公式和数量关系中可以找到几何学的开端。

除天文学和数学外,古巴比伦人的医学也有一定发展,不过总体上不及古埃及。迄今所见涉及医学的泥板书有800多块,从中看出当时所用药物有150多种。古巴比伦人知道了很多疾病,如不同种类的发热、中风和瘟疫;一些泥板书上还描述了眼、耳、皮肤和心脏的疾病,以及风湿和性病。古巴比伦医学是宗教巫师的特权,他们向天神负责,普通医生对他们所做的手术成功与否负责。

《汉谟拉比法典》是刻在一根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的,共3500行,正文有282条内容,用阿卡德语写成。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法典,是汉谟拉比为了向神明显示自己的功绩而纂集的。汉谟拉比法典第215条规定如果医生做一项较大的手术或治疗眼病时,他应能收到10枚银币,如果病人是一个自由人,他应付5枚银币,如果是个奴隶,他的主人应代付2枚银币。如果病人因为手术死亡或失明,那么医生的双手就会被砍掉。

两河流域的建筑、冶金及交通技术方面比较突出,建于公元前7世纪的巴比伦城是两河流域建筑技术的顶峰,巴比伦城城墙有两重,以泥砖砌成,其中外墙最宽处有7.1米,城的正门是伊丝塔尔门高 12米,进门是南北向的游行大街,街道以石或砖铺筑,两侧均装饰有彩釉动物浮雕,动物横向排列,南宫东北角有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空中花园,城中有神庙多处,城中心是马尔杜克神神庙和塔庙。城东有母神宁玛赫庙和女战神伊丝塔尔庙。

空中花园最令人称奇的地方是供水系统,因为巴比伦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遗址远离幼发拉底河,所以研究人员认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输水设备,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紧着齿轮的把手,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流返回地面。另一个难题是在保养方面,因为一般的建筑物,要长年抵受河水的侵蚀而不塌下是不可能的,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没有太多石块,因此研究人员相信空中花园所用的砖块是与别不同,它们被加入了芦苇、沥青及瓦,更有文献指石块被加入了一层铅,以防止河水渗入地基。

巴比伦通天塔有一座实心的主塔,高约201米,共有8层,外面有螺旋形通道,绕塔而上直达塔顶,并在半途设有座位可供歇脚,巴比伦空中花园是世界7大奇观之一,可惜已经湮没在滚滚黄沙之中了。

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已进入青铜时代,这是因为平原石材缺乏,所以青铜技术得以发展,公元前12世纪,铁器已在两河流域普遍使用,亚述帝国把铁技术和军事技术很好的结合了起来。比如铁剑、金属盾牌、头盔和胸甲组成的战袍,投石机、坑道技术、架桥技术、用皮囊渡水的战术,使亚述轻易地征服了手持青铜战斧的埃及法老军队。并且随着亚述帝国军事力量的膨胀,巴比伦的文化也传遍整个西亚和埃及。

世界上最早的轮车出现在两河流域。公元前4000年用木材和石料制成轮子,主要用于制陶工作。后来不断改进,公元前3300年,轮动原理用于运输工具上,出现了世界上第一辆四轮车,后来由于青铜技术的高度发展,又把轮子用于战车上,还发展了号称“古代坦克”的攻城机。

(未完待续)

1 2 3 4 5 9 10 11 12
Total Page Visits: 844 - Today Page Visits: 2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