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篇 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的市场化 — 我的民生观点
这一部分回忆录中,将要忆及和讨论医疗教育养老住房四大社会民生问题的市场化。首先想要说明的有二点,一是把它作为回忆录的内容来写,是因为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是亲历和目睹了这三十多年来这四大民生问题的市场化的过程,应该是我的人生中一段经历和一个感悟吧,所以把它作为回忆录来忆及和讨论。二是作为一个学者,特别是西南财经大学的教授,关于这四大社会民生问题的回忆和感悟,更多的是偏向于一种学术的讨论,我希望能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的角度,从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历史各方面去探讨这四大社会民生问题的市场化是如何产生发展的。
需要明确的是,个人的观点一直是反对这些到民生领域的所谓市场化的,市场经济的机制很好需要在中国建设,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问题都必须由市场机制来解决,比如医疗教育,养老住房这四大民生问题,是一个社会福利问题,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这是我的基本的观点
这一篇的文字将分为五个部分:(一)影响四大社会民生问题的各种因素;(二)病入膏肓的医疗问题;(三)岌岌可危的教育问题;(四)病态已见的养老问题;(五)无可救药的住房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想要讨论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有经济上的市场化产业化机制,也有政治上的政策引导和管理方式,还有文化上的传统观念和人文积习,以及千百年来中国百姓的习惯和习俗。
(一)影响四大社会民生问题的各种因素
目前中国社会医疗教育养老住房这四大民生问题所形成的市场化状况,是由这三十多年中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因素造就与促成的,尽管这些因素也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分。所以在这一段文字中,我把凡是能影响到造成这四大社会民生问题的各种因素,都做一个泛泛的罗列和讨论,至于这些因素在医疗教育养老住房市场化种各自起到的影响和作用,会在后边的四个问题中具体讨论。
首先是所谓的市场化问题。其实市场化这个提法并不严谨也不科学,准确的应该讲市场经济,什么叫市场经济喃?这实际上是一个很深刻和广泛的学术问题,几百年来各种各样的市场经济学说和流派,充斥在市场这个舞台上展示出他们的风采或者说本来面目。在百度上搜索到的“市场经济”是这样定义的: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是指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而与之相对的“计划经济”百度上是这样定义的:计划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
新中国成立以来,仿照前苏联的的体制,实行了30多年的计划经济,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违背经济规律扭曲了客观经济关系,加之30多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使得中国经济在上世纪70年代未几乎面临崩溃的局面。好在邓小平先生在最关键的时间迈出了关键的一步,1978年11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结束“阶级斗争为纲”,把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政治路线与方针。但经济建设怎样搞?这是一个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问题。
好在邓先生是实务派,在“不管黑猫白猫逮得到耗子就是好猫”的理念下,中国开始了对市场经济的探索,那就是进入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或者说最终要抛弃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整个上世纪80年代都在这种探索和实际操作,它的过程是艰难曲折的,我在前边的回忆录《第十篇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我的七个年代回眸》中从个人的观察与感悟角度曾有过一些记叙。经济体制的转换阵痛和代价必然有的,好在在这一个十年中,我们终于坚定的脱离了计划经济的轨道,逐步向市场经济靠拢。
80年代末出现的意外,让经济体制改革放慢了步伐,甚至有停滞和倒退的迹象。仍然是邓先生,以88岁的高龄进行了看起来是漫不经心实际上是刻意的南巡,讲了一系列解放思想的话,再一次明确改革开放必须推进下去,终于扭转乾坤让国家再次回到改革开放的正确轨道上来。关于市场经济是姓社还是姓资,这个当时让很多人迷惑的问题,邓先生的回答十分简洁:“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真正的市场经济,应该说是从那个时候起才在改革开放的轨道上踏踏实实的迈开了飞跃的步子。
市场经济在中国实现它的主导作用应该是在上世纪90年代。整个90年代计划的概念在淡薄和削弱,越来越多的经济概念和内容脱离了计划,逐渐以市场为主导,其中极为重要的是价格,越来越多的工农业产品在它们走向市场成为商品的时候,已经不由计划来定价了,而是由价值规律由市场来定价,计划经济逐步让位于市场经济,这是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一个重大的成果。1998年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特别是2003年改组更名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计划经济逐步让位于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有了上世纪90年代这种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在进入新世纪的时候,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进入了世界经济大家庭,才有了新世纪经济的腾飞。
就我个人而言,是充分享受到市场经济的益处的,除了和所有的国人一样,分享了经济体制改革步入市场经济后的种种红利外,并且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一方面在西南财经大学教学科研,同时也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在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也赢得了商海中的盈利,实现了初步的财务自由。当然中国的市场经济也有它自己独特之处,我在上世纪末最终退出商海潜心回到西南财经大学任教,也是对这种特点有所认识和感悟之后,结合自己的天性和财务需求作出的决定和安排。
迈向市场经济这一步,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极为关键的内容,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有所成功有所成就的重要标志。但是,从计划经济躯壳中脱颖而出的中国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留有计划经济痕迹,上世纪80年代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保留了相当长时间的双轨制,由于诸多的原因,进入90年代以市场为主导后这种双轨制几乎一直存在,即便是进入新世纪后计划经济的痕迹仍然随处可见,这是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所以它也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
双轨制为什么会长期存在,它有着其深刻的因素,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我们的政府官员权力是很大的,因为一切都要按计划执行,所以从编制计划发布计划执行计划,都是有政府官员发出指令来实施的,应该说对这种权利,我们的官员们还是很眷恋的,如果没有高层坚定的改革开放决心,没有计划经济那些弊病,我们的政府官员是不愿意改变经济体制放弃这种权利的。所以从对权力的眷恋上来讲,技术的角度上凡是能够保存下来的计划经济色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会被眷恋权力的官员们保留住的,这也是人性的人之常情可以理解,所以双轨制也就长期存在了。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在我们的官员队伍中,不乏也有贪腐分子,他们其实在窥视制度的空子,去实现和满足他们贪腐的欲望。而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这两种体制,有着各自的特点,在绝对的计划经济或者完全市场经济中,贪腐可能钻到的空子要少得多小得多。绝对的计划经济,贪腐到的“东西”几乎不能“变现”,水至清则无鱼嘛,这里说到的“变现”有点黑社会“洗钱”的意思。在完全的市场经济中,明明白白的市场规则使得水清至底贪腐的路径很难,特别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中官员们的权利并不大。只有两种体制混存也就是双轨制才使贪腐分子如鱼似水,计划使得贪腐分子们有相当的权利感觉贪婪的欲望,而市场也使他们的贪腐成果易于“变现”。
当然客观的讲,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双轨制存在了相当的时间,也有其合理的因素。毕竟一个体制的转换不是小事,经过脱胎换骨的变革,所以难免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和难处,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迈向市场经济的改革中,让价格不由计划决定而由市场决定在当时被困难的称为“价格闯关”,事实上上世纪80年代是没有实现真正的价格改革的,尽管当时为了这个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1984和1988年两次抢购风潮,说明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民众的消费心理都会影响到改革的进程,为此小平先生说“要摸着石头过河”才行。
(未完待续)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79)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77)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76)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73)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72)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69)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68)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67)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66)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65)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64)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63)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62)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61)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60)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59)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58)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57)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56)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55)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54)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52)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50)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47)
- 路漫漫吾当上下求索——我的人生回忆(第六篇) - 11/13/24
-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致读者) - 11/13/24
- 路漫漫吾当上下求索——我的人生回忆(第五篇) - 11/10/24
我感觉这些问题的表象和原因之间的距离很大。而且这些问题因为社会各方面的条件的变化也在变化。西方社会有些方面解决的好些但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改变。我的观点还是要看社会发展的根本机制是怎么设计的。没有一个层层参与层层推动的机制社会就很难“有序”地有机发展。。。寄希望于任何一劳永逸的结构和解决方案都会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