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33)

  (续)第二篇 吾有所思吾有所为吾有所乐  — 我的工作生活

天一学院整体搬迁到绵竹新校区,从2014年3月开始至9月结束全部工作的过程和结果,向天一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当然更重要的是向外界特别是向投资方希望教育集团展示了自我超乎寻常的素质和能力。学院刚分成两批搬迁到金堂校区,一批是2012年级的新生,一批是2013年9月入驻金堂校区的老生,现在还不到一年,又要筹备和实施再次搬迁到绵竹校区的工作,而这一次应是一次性整体搬迁,既要在2014年8月迎接新生,又要在9月份搬迁在金堂的老生,而此时的老生人数巳有8000名。

临近即将实施搬迁的六月底,由于很特殊的经营上的原因,希望教育集团又提出来将已在和计划在金堂校区就读的成人教育4000多学生也搬迁到绵竹,其中最为棘手的是除去已在金堂校区就读的1000余名老生外,有将近3000名新生在招生的时候是明确告诉了学生和家长就读的地点在金堂。成人教育本来不属于我们管,是希望教育集团自身组织的团队在管理,所以这个搬迁本来与我们无关,但事实上当时的局面是成人教育方面的管理团队既无信心也无能力进行这个搬迁,他们无人来面对这个在他们看来是菲夷所思的工作,但从希望教育集团办学的经营利益来讲这个搬迁必须进行,所以集团最高层委托陶校来同我交换意见,或者直截了当的说就是希望我和我的团队能承担这项工作。

陶校来和我交换意见的时候,尽管表面上我在与她周旋表示不好承担,但事实上我是打算承担的,周旋仅仅是为了提出承担此项工作的条件,最终我同她确定由我和我的团队有条件的承担整个天一学院包括统招和成教约15,000学生的整体搬迁工作,当然这里边也有我与陶校个人近两工作上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情感和默契。我提出的条件是要提升天一学院行政岗员工的工资,分成两步进行,在整体搬迁到绵竹后的2014年9月份首先调升系部主任特别是院级领导的收入,然后在绵竹校区工作安定顺利后制定天一学院行政岗员工的工资方案,不晚于在2015年三月春季学期开始时执行。我一直知道要调升天一学院行政岗难度很大,必须要寻找机会找到好的切入口,而这一次承担整体把天一学院由金堂迁入绵竹校区,是极好的也是唯一的一次机会,不管这个整体搬迁工作难度有多大,只要举办方能够同意调整天一学院行政岗教职员的工资,我会坚定的做下去,何况我是知道我和我的团队是能够把这份工作圆满的完成的。

在整体搬迁的工作安排上,统招1万多学生问题不是很大的,2014级新生估计约3000~4000人,招生时就明确了是在绵竹新校区报到和上学,至于在金堂校区的7000多已升入大二大三的老生,我们的工作团队早在半年前就统一了思想,提早做好了同学们的各方面工作,只是放署假时把学生用品整理好,学院负责给他们搬到绵竹新校区,他们9月到绵竹新校区报到上课即可,万密一疏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举办方组织的搬运学生用品的外聘的车队,令人难以想象的野蛮搬运不仅把同学们的生活用品弄得十分脏乱,更有不少同学的生活用品在开学时得让同学们自己去认领,使得同学们意见很大。

比较麻烦的是成教的估计约3000多新生,希望教育集团的招生团队在招生时是把在金堂校区上课作为招生优势大力宣传的,报到时却要让他们到绵竹校区就读,工作难度可想而知,而在工作的期望值上,举办方当然既希望能搬到绵竹校区就读,更希望尽量少的学生流失,让所招到的学生都能到绵竹新校区报到上课。为了保证这项工作能顺利的进行,我在与陶校交流时提出这项工作在组织安排和操作上,都由我和我的团队独立自主的进行,举办方的高管们以及他们的人员不要来搅和,因为几年的相处我太了解他们的水平和能力了,他们不来搅和更有利工作的推进,在当时的形势下只要有人能承担这项整体搬迁的工作,举办方什么条件都能答应,何况这是一件在他们看来艰难无比甚至无法实现的工作。

我召开了多次工作会议统一干部们和教职员工的思想,当时很多干部和员工因为心中有怨气,是不愿意承担这项工作的,不少教职员工说让他们自己去搬迁好了,因为我们都知道,一年前成教有将近1000学生主办方希望教育集团高层要求从天回校区搬到金堂校区,应该是集团中没有人能承担这项工作,这1000多学生就一直在天回校区就读。虽然有怨气,但天一学院的教职员工们是有心胸有魄力有胆识的,思想通了庚即全力以赴的投入整体搬迁的各项准备工作。

工作安排中有一个极大的机构调整就是整体搬迁到绵竹校区后,原有的成人教育学院撤销,学生按专业归口到各系,由各个系进行教学和学生管理,为此各个系赶在2014年开课前,在暑假中制定出2014级成人教育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结束了以往成人教育没有人才培养方案,行课是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有哪些老师上课就上这些老师的课的荒唐局面,而正是这些调整和工作,在后来实际动员成教学生到绵竹校区上课的工作中,让学习规范差一点的成教同学找到了自信和满足,推动和支持了这项搬迁工作的顺利完成。

2014年8月中旬,我和我的团队在金堂校区和绵竹校区两个战场,进行了将近为时五天的成教2014级新生在金堂校区报到,继而搬迁到绵竹校区学习和生活的工作,特别是从第一天开始的前三天的紧张工作,从现场的工作状况和后来的工作成果看,把这项工作称作为天一教职员工的一场战斗也不为过,因为3000左右的成教学生,招生和录取他们时是通知到金堂校区报到上课的,当家长们把他们的子女送到金堂校区的时候,我们却需要动员和说服他们到绵竹校区上课,工作的艰巨程度可想而之。

我在最后一次的准备工作会议上,把工作分成了三条线:首当其冲的是金堂校区动员说服来报到的学生及他们的家长去绵竹校区上课,至少坐我们预先准备好的大巴车到绵竹校区看一看再作最后决定,这项工作由我们各系承担,龚楊张唐何等各位系主任老师,带着他们的辅导员和专职老师,一位一位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向同学们和家长说明我们为他们在绵竹校区上课和生活所做的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各种准备,工作的底线要求是让每一位同学和他们的家长至少先到绵竹校区去看一看。

其次是绵竹校区的接待工作,由当时已经担任副院长的尹老师全面负责,金堂校区动员和说服工作的艰巨程度,使我和我的团队中的其他干部已无暇顾及绵竹校区的接待情况,我只是告诉尹老师要全面做好接待工作,来了的就要让他尽量留下选择在绵竹校区上课和生活,尽量不要返回金堂校区。应当说尹老师不负众望的带领一批教职员工把绵竹校区的接待工作弄的锦上添花式的让不少同学和家长流连忘返。

最后是我个人独当一面坐在金堂校区我的院长办公室,接待意见特别大根本不愿意到绵竹校区去看一看,或者是即便去了绵竹校区因为多种原因又返回了金堂校区的同学和他们的家长,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交流沟通,这其实在本质上是一种拖延和稳定战术,我深知这种群体性活动如果少数意见特别大反应特别强烈的学生和家长,在茫然和狐疑的家长与学生的群体中躁动起来,掌握了群体的话语权乃至支配权,不仅要加深工作的难度甚至有可能造成整个工作的无果而归,所以在工作的安排会上我给各位系主任讲明,如遇到这种情绪特别偏激的同学和家长,就把他们引到我的办公室来,给他们讲由院长亲自给您们解决问题,不要让他们在现场随心所欲的发表各种意见。

感谢三条战线上天一学院教职员工的工作团队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大家紧张而有序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圆满的完成了把这3000左右的成教学生送到绵竹校区上课和生活的工作。各系系主任和教职员工们的说服动员工作之紧张而艰巨自不用言之,他们得苦口婆心的向学生和家长们讲述绵竹校区的优势,动员他们至少上大巴车到绵竹校区去看一看。绵竹校区的接待工作得保障同学们来到了绵竹校区就不想走了,要让一车一车的犹豫与狐疑的同学和家长们最终确定留在绵竹校区上课和生活。天一学院教职员工们工作的韧性和超强的能力在这项整体搬迁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向个方面也是向自己宣告,没有什么艰巨的工作是天一人所不能完成的。

遗憾的是这几天我一直在院长办公室中,面对几十号学生和家长,耐心的与他们聊天而几乎没有时间去看到天一学院教职员工们工作的状况,所以也无法在这里进行具体详尽的描述,但从到我办公室进行交流沟通的学生和家长的口中,我是完全知道了她们工作的艰难程度的。几天中我在院中办公室中天天面对五六十位同学及他们的家长,做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把他们留在办公室中,我耐心的与他们聊天,听取他们的诉求,劝解他们的怨气,与他们商讨如何解决问题。为了达到不让这部分燥动的学生和家长干扰各系动员和说服更多同学去绵竹校区的目的,我把聊天的节奏刻意的放得特别特别的慢,当然家长和他们的子女们看到我这么个院长都这么有耐心的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诉求,火气也在逐渐消退,有的也在我的说服动员下去绵竹校区先看看,我的秘书小吴老师也在办公室茶水待候,到饭点时间便让食堂做好盒饭送过来,家长和同学们与我一起在办公室就餐,饭吃完了大家又在继续慢慢聊。就这样我用我这种特殊的工作方式,伴陪着我的工作团队走过了这几天,完美的实现了把3000左右的成教学生由金堂校区整体搬迁到绵竹校区艰巨的工作任务,从工作的角度谌称一项壮观。

(未完待续)

1 2 3 4 5 11 12 13 14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