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88)

(续) 第九篇 充实自知自信自明 —— 我的人生追求

这种让人生尽量过得充实些,在我后来到民办高校工作的十年中也几乎时时处处都有所表现。其实从我的全面的客观情况来讲,2009年从西南财经大学退休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完全不必要到这些民办高校去工作,更没有必要去担任院长之类的行政职务。当初决定先到民办高校去上课,后来又去当了院长,除掉前面已经叙述过的一些比较错综复杂的原因之外,但也不得不正视想让人生过得充实些也是我从事这些工作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我总是不肯太闲着,更不能去过那种悠闲自得的赋闲生活,所以当有好友来邀约我时,或者客观情况比较麻烦的摆在我面前时,我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应该说意识深处那种让人生尽量过的充实些的想法总是始终在影响甚至支配着我。

当然如果仅仅是让自己人生充实些,在做这些工作时也可深可浅,但让人生充实的执念,总是经常的让我把很多事情都做到了极致。比如说刚开始上课就上课嘛,但一旦进入教学角色,我就立刻感到组织老师们编写一套自己使用的教材,对各方面都有相当的补益。对学生,他们使用的是自己上课的老师编写的教材,应该说一定会产生对自己学校的自豪感,也会产生对自己老师们的尊敬感,这一点对这种层次最低的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老师大家编写了给自己学生授课的教材,并且又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这样的较高端出版社出版,无疑在增加民办高校老师们的自信心,加强他们的归属感安全感也是一碗极好的鸡汤。

所以在四川天一学院和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我都组织老师们编写了很多教材,其中效果最好的一套,是一个系列教材,共有10本,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几乎所有的课程,都在这套教材中,受益的老师数量也不少,对这批年轻老师评职称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我当时积极推动和参与这个事,更多的是为了使自己的人生更充实些。

再有就是关于这类民办高校,针对学生的低起点以及毕业后走向社会就业的需要,我在任职的几所民办高校,一直在致力的推动学校的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而思考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让老师和学生都能通俗的理解职业教育的精髓。在思考中着重深入的探讨了我们要给予这种低层次民办高校的学生什么学习内容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向学生讲授什么,最终让同学们在学校中学习和掌握到什么。

为了通俗的说明这一点,我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向老师和同学们当然主要是老师提到有两种教学思路:一个是“是什么?为什么?”,另一个是“做什么?怎样做?”,前者是师生们共同学习,去认识客观事物乃至客观世界是什么,去探索他们为什么是这样;而后者是让师生们共同去学习和掌握一个事物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直观的说前者是让同学们学习更多的知识,后者是让同学们掌握更多的技能。我强调在这两种教学思路中,我们这种民办高校应该选择后者。我们当然也愿意让学生们学习更多的知识,但更愿意让他们掌握更多的技能,因为掌握了更多的技能,才是他们今后能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应该说在我任职的几所民办高校,我和老师们一起都身体力行的把让同学们掌握更多的毕业后走向社会赖以生存的技能作为主要的学习目标。这种深层次的思考,当然一方面是我作为院长的职责,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有我自身希望人生过得充实些的因素。

还有就是民办高校的管理架构,我也一直思考得很深入,可能的情况下也身体力行的去实施。其实国内的民办高校,性质上与国外的私立大学是一样的,所以说国外的私立大学的管理架构,应该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因为国外私立大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他的管理模式应该说相对是比较成功的。比较遗憾的是,因为国内的公办高校早已经行政化官僚化,而国内的情况和国外正好相反,优质的大学都是公办高校,所以国内的民办高校也以公办高校为楷模,在管理架构上是照搬公办院校的,这种情况是不利于民办高校发展的。我做的很多思考,以及一些实际的践行,也不是自己有什么新的思想,就是把国外私立大学的管理模式与国内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一下而已。

从少管闲事的角度出发,我可以不考虑这些,因为民办高校的举办者聘请我去做他们的院长,我只要能完成他们的工作要求并且尽力的维护师生员工利益即可,过多的思考管理模式并尽力的去实施,也许对举办方和他们的高管们实际效果会恰得其反,也许他们并不喜欢我这样想这样做。但我仍然想了做了,因为我得为我自己的存在而生活,我需要让自己的人生更充实些,所以我想做啥肯定是要去做的,该做啥也是由我自己决定不必过多考虑举办方和他的高管们的想法。

关于国内民办高校的管理模式,在我任职院长的这些年中,主要考虑了两个问题。一个是院系两级的管理架构,这一点国外的私立大学比较成熟,根据国内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予以借鉴甚至仿效即可,简单的说就是小院级大系部,具体的说就是院级领导班子要精干,不必有太多的院级领导,而系部那一级一定要加强,要让系部以及领导有能力有条件去发展自己的教学。遗憾的是国内的民办高校,都是仿照公办高校,院级领导班子比较充盈,人员也较多,这实际上是不利于学校发展的。

另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教学的研究与实施以什么样的机制去进行。国内高校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借鉴苏联的经验,实施的是教研室管理体制,所有的教学问题,都是以教研室为基础单位在教研室中进行的,这实际上是弊多利少,特别在民办高校更是无益。教学的研究和实施,应该以课程负责人的管理机制来实行,也就是所有的教学问题,都应该确立一种课程负责人制度,根据课程建设和实施的需要在教师中选择和确定负责人,让老师有职有权的去开发和建设课程。这一点我在四川天一学院实施得比较彻底,撤销了所有的教研室,在系主任负责制的体制下执行课程负责人制度。遗憾的是在我离开天一学院后,又被我的继任者恢复了原来的状态。

在民办高校的十年中,我还认真的思考和践行了民办高校课程体系的的设置与建设,也就是民办高校的课程设置和建设应该以什么为标的。传统的做法是以专业建设为目标,围绕着专业去设置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体系,这在一些层次比较高的公办院校也无可厚非,但在民办高校就需要认真思考了。

民办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和建设应该以什么为目标呢?我认为应该以技能为目标。也就是说民办高校的学生毕业走入社会后,他们从事的工作需要他们掌握哪些技能,这便是我们教学的目标,我们要根据学生就业后能立足于社会和本职工作的技能需要,让他们学习和掌握这些技能。因此,民办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和建设,应该以这些技能为中心和目标,围绕着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技能去设置课程,去建设以技能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我在我任职院长的几所学校,都尽力的力所能及的进行了这种课程体系设置和建设的工作,也相应地取得一定的效果。

让人生尽量过得充实些,一直是我的生活理念,上边能够记录下来的,是一些较大也比较清晰的事件,其实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上,充实些再充实些一直是我所执着的,包括日常生活中一些很小的事情,一些可以漫不经心的事情,其实我在对待这些小事情和漫不经心的事情的时候,意识深处其实经常有一种信念在驱使着我:认真努力去做吧,除了这件事情应该去做必须去做外,它也是你生命长河中的一部分,你不想让它更完美些吗?

(未完待续)

1 2 3 4 5 9 10 11 12
Total Page Visits: 712 - Today Page Visits: 2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