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十月,我和爱人一起进行了第四次欧洲旅游,这一次是以东欧为主的中东欧游。首先是到达的是捷克首都布拉格,从这里出发将游览东欧和中欧的好几个国家。上车的地方是布拉格的中央火车站,这本身是位于布拉克市中心的一个打卡旅游景点,等待大巴车的过程中游览了这个车站,确实名不虚传,旅游景点观赏的功能大过了它的车站旅客上下车功能。
上车后大巴车直奔德国德累断顿,温和的气候和适合的城市建设位置,以及易北河上美丽的巴洛克式建筑,使德累斯顿得到“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的美称。
第一个参观的是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德累断顿圣母大教堂始建于1726年,采用了圆形拱顶、砂岩拼建等前所未有的建筑方式,是由大师奥尔格·贝尔主持设计修建的,历时17年方才建成。圣母大教堂高95米,规模巨大,精巧华丽,是西方新式教堂建筑的代表作,是这座古老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德累斯顿最亮丽的风景,有许多音乐大师和艺术大师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二战末期圣母大教堂在英美空军的轰炸下化为废墟,仅剩下13米高的一截残壁,这是战争给德累斯顿人们带来的永远的伤痛。德国统一后,在英美等国家的捐款支持下,德国决定重建圣母大教堂,从1994年开始,重建工作耗时11年花费179亿欧元。重建后的教堂基本按照原样修建,许多遗物都被精心保留下来,并成为教堂建设原料的一部分。2005年10月30日,德累斯顿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圣母大教堂重建落成典礼”,包括德国总统、总理和英国王室代表等政要在内的10万余人参加了这次盛会。
18世纪中叶 1958年
从圣母大教堂出来后去了茨温格宫,茨温格宫不仅仅在德累斯顿,在全德国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群。历史上这座宫殿是王室举办晚宴的地方,正方形的庭院喷泉密布,有四个入口通向其中,周围的建筑完全被巴洛克式雕塑占满。
茨温格宫是德累斯顿最为恢弘和著名的古建筑,最初建于1732年,100多年后的19世纪,曾设计德累斯顿森帕歌剧院的著名建筑师塞帕又在其北侧增建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式样的部分建筑。这座巴洛克式宫殿重曲线重雕琢重装饰,华丽炫目。中间是占地1万平米的方形广场,宫殿建筑呈正方形围合一圈,整个宫殿从上到下到处立有精致的石雕,最美的是大喷泉四周的出浴仙女雕像,姿态妖娆,神情婉约。
从茨温格宫出来后去了塞帕歌剧院,这又是一幢著名建筑师塞帕设计并以他命名的建筑。1878年建成的德累斯顿塞帕歌剧院,具有新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这是欧洲最华丽的歌剧院之一,不仅高度重视歌剧院外形的完美,也重视演出大厅音响的完美。因此塞帕歌剧院的声学效果饮誉全球。同圣母大教堂一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座宏伟的建筑被彻底摧毁,直到1985年塞帕歌剧院才重建新生重新开放。
中午在德累斯顿午餈后,下午直奔德国首都柏林,柏林的第一个观览景点是博物馆岛。博物馆岛在柏林市中心,由新博物馆、国家画廊、佩加蒙博物馆、博德博物馆组成。因位于施普雷河的两条河道的汇合处,故有博物馆岛之称。这个小岛街道整洁,绿树成荫空气清新风景优美。岛上的主要建筑基本上都是博物馆。其中以佩加蒙博物馆最为著名。这里展出了许多古巴比伦、埃及、波斯等地文物。佩加蒙是约公元前200年间小亚细亚一个王国的首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博物馆岛受到极大破坏,战后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工作。
在柏林博物馆岛东端是造于1894年~1905年柏林大教堂,它位于菩提树大街上,是威廉二世皇帝时期建造的新教教堂,也是霍亨索伦王朝的纪念碑。很多王室成员都长眠于此。柏林大教堂是一座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大教堂,突出的三个大圆顶明显的诠释了这一特点,不同于哥特教堂的尖屋顶,它的圆顶将原本很高的教堂从视觉上给人一种圆润丰盈的感觉。从建筑外型上,它仿照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又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教堂的拱顶不仅仅是对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简单模仿,更使教堂的内部显得明亮而宽敞,与教堂阴森冷峻的外表形成鲜明的对比。
从博物馆岛出来去了柏林电视塔,其实也谈不上是去了,因为电视塔是柏林的一座地标建筑,在柏林市中心几乎每个角度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这座高高的电视塔与周边的建筑配合成一个很美的画面。位于亚历山大广场的电视塔塔高368米,比巴黎埃菲尔铁塔还高出45米,周围装有60面不产生折射光线的玻璃窗。建于1965年8月至1969年10月,观景台上有天线咖啡厅,游客可以在此看到整个城市叹为观止的景观。观光厅上方是一个可自行旋转的餐厅,直径为29米可供200人同时用餐,餐厅自转一周约需一个小时。世界时钟、市政厅、圣母教堂、尼古拉小区和教堂离柏林电视塔都很近。
柏林墙是必去的一个地方,这个全长100多公里的高墙现已基本被拆除,在市中心留下了几处当年高墙的基础痕迹。目前留下来的东边画廊是柏林围墙目前保存得最长的一段,位于河畔延绵几公里,上面被艺术家画满了涂鸦,而且据说涂鸦还是会定期更换的,这里就像涂鸦艺术家一个集中的展览场地一样,不过其中有一幅重要的涂鸦是不会更换并且被保护起来的,那就是兄弟之吻,这也是东边画廊的标志。
第二天上午继续在拍柏林市区游览,首先是国会大厦。德国国会大厦位于首都柏林市中心地段,大厦是联邦议会的所在地,屋顶的穹形圆顶是最受欢迎的游览圣地。它不断更新的历史映射着自十九世纪以来德国历史的各个侧面,德国统一后历时十二年的重建计划已经改变了德国首都的面貌。
离开国会大厦后去了勃兰登堡门。勃兰登堡门最初是柏林城墙的一道城门,是一座古典复兴建筑,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于1788年至1791年间建造,以纪念普鲁士在七年战争取得的胜利。门上的青铜胜利女神象征着战争胜利,但同时又被称为和平女神,曾被带往巴黎滑铁卢之后回到了柏林,二战时雕像被炸毁,现在的是修复版中去除了象征军国主义的女神权杖中的铁十字架和普鲁士鹰鹫。这扇门在原来的东西柏林靠近东柏林一边,它和柏林墙一起见证了近半个世纪的分离,现在是柏林的标志之一。门前的广场下有卖碱水面包的小摊,还有表演艺人,不远处的街上有供游客搭乘的马车,高大的骏马,铁蹄哒哒走在充满了古典风格建筑的大街上,充满了欧洲风格的美。
最后去了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群,纪念碑群紧邻德国联邦议院和勃兰登堡门,由2711根长短不一的灰色碑柱组成。设计绝妙寓意深刻。置身其间犹如迷宫,远远望去好似波浪。每块石碑都无任何文字标识,是无数亡魂在无声哭诉,材质坚实厚重形如棺材,步入其中,无尽而单调的形状,让人不由得陷入沉思。
上午结束了在柏林的游览,前往法兰克福,到达时己是傍晚,在法兰克福其实没有安排景点游览,只是在法兰克福住宿,第二天一早便要奔赴瑞士的美丽城市苏黎世。
-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前言) - 01/28/25
- 欧州旅游:中东欧(三) - 01/27/25
-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城南纪事”(202) - 01/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