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后记(317)

后记

尽管不是肯定的说我的回忆录已经封笔,但确实想要写可能写的内容已经不多了,所以在进入校正整理回忆录文稿之际,写下了这篇后记,算是对这将近百万文字的一个总结与归宿吧。

多数文稿的后记都会记叙到文稿的撰写过程,以及对文稿的内容做一个归纳,但这种表述在我的回忆录撰写过程中,已经在不少的地方有过描写,所以我的这部回忆录的后记中这些内容也就不会是主要的了,我更多的想说的是我在撰写回忆录过程中的心态和心境,以及见到自己文字成果后的感想与感悟。

我的几十年人生经历虽较复杂但总体比较顺利,人生收获和结果也比较满意,无论是个人工作成果还是子女教育,以及家庭生活包括财务自由都有较好成效。特别是在做事方面,确也完成了不少有时连自己也叹为观止的工作,但在这部将近百万文字的回忆录基本完成的时候,我才极其深刻的感悟到,其实我这几十年所做的所有事情中,最有意义的是撰写了这部回忆录。如果要对几十年中所做过的事用价值来衡量一下,从纯粹自己个人的角度来看,这部百万文字的回忆录是最有价值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所走过的这几十年,尽管社会经历了前三十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和后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可以说是有剧烈变化,但我个人的生涯可以用平稳平静和平衡来描述,似乎颇有点风平浪静“太平洋”的味道,这一点恰好是在我这几年撰写回忆录的时候深刻认识和感悟到的。总的说来应该是我的运气和机会比较好吧,得到师长和朋友们的帮助也较多,无论是前三十年还是后四十年,我都走得比较平顺平淡和波涛不惊,我想这正好是我这个庸人所想要的。

说到回忆录的价值,正好和几十年人生经历的平稳平静和平衡相互映衬,几十年人生一晃而过彼时似乎少有体会与感触,而此时回忆录的撰写,感觉到几年文字记叙过程中的人生感悟似乎比几十年还多。正是这些在文字撰写中的人生感悟,让我不仅如实记录下来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更是让我若有所感的写下了很多记人记事乃至抒发自已感知和认识的篇章,也使我的回忆录成为了我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收获和成果。

其实这几年回忆录撰写中的人生感悟,最大的和最重要的是对自己几十年人生经历的自我肯定。几十年人生经历中很多事我都匆匆忙忙的那样去做了,有时甚至来不及仔细思量,我曾经在回忆录中说过也许你经常不知道不明白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你不想要什么应该是很直观的直接的。几十年来我都是按照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去接受更不要去努力来待人接物的,对自己想要什么的事从来没有认真地去思考过,当然有时候是事情已经来临而来不及去深度认真思考。在撰写回忆录的过程中我最终很深刻的感悟到,当年那样去说的话去做的事,虽然是很直接直观甚至有些简单粗糙,但现在细思和慎悟起来确实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当年出现的那些过程和结果,在现在看来确实是我这个人所想要的。

还是诠释一下上面我所说到的几十年人生经历中的平稳平静平衡平顺平淡,因为就如同我在回忆录中多处说到的一样,我就是一个平常的俗人也就是平庸之人,所以有这些平稳平静平衡平顺平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首先是自己这几十年过得很平稳,有点风平浪静的味道就让我走过了几十年人生,好像几十年中和方方面面既包括我的领导们也包括我的同学同事们,大家都相处得十分平稳,几乎没有什么让人不愉快更不用说龌龊发生。再就是平静,我这里想要强调的是自我的感觉,无论是人生的哪一个时期,我觉得自己都过得安安静静也就是很平静,没有什么惊涛骇浪的事情让我兴奋惊喜或者惊骇与不安。至于平衡嘛,我这里更多的指的是我与外界特别是与他人相处得都相对十分平衡,因为我自己很明白当然与我相处的很多友人也很明白只有多替对方着想才能互惠互利相处长久。平顺嘛应该是在生活平稳的前提下,几十年日子过得比较顺利,时间似水人生似梦,一晃眼就顺顺当地进入了古稀之年。

要单独用一段文字来说一下平淡,好像这个平淡就是我几十年人生目标所追求的。从天性的角度我不喜欢热闹,当然也有一条好像从小就树立起来的“不喜欢他人管我,更不喜欢去管他人”的生活信条在随时引导着我。我觉得平淡是最好的,平淡中有真诚有愉悦,当你把你的人生设计得很平淡的时候,你既不会对自己苛求更不会对他人奢求,所以这时对人对己皆有很多真诚。因为人生目标很平淡,淡然的生活期望必不会太高,这时你便能经常体会到平淡中的愉悦,当年几个孩子我从来没有给他们设定要读什么什么名大学,但他们后来给我的却是意外的惊喜,这份愉悦一定是发自内心的。还有就是当年下海,也没有什么大的目标,所以后来很偶然的挣到了比我期望多的钱,除了愉悦之外便是寻找机会见好就收了。这种情况在我几十年人生中应该是有很多的,因为追求平淡,所以平淡了就很愉悦。

前边说到我这几十年所做的所有事情中,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是撰写了这部回忆录,除了已经说到的回忆录的撰写让我有了更多更深刻的人生感悟之外,还有一条很重要的是回忆录的撰写让我的人生升华了。当现在这部百万字的回忆录进入文字整理校正的时候,我自己读着这些文章都感到十分惊讶,几十年人生忙忙碌碌匆匆而过,忙碌与物欲使当时来不及思衬人生其实很重要的至理,或者说当时也想不到这些吧。几年过去了,当我读着自己文字的时候,我才很惊喜的发现,是进入古稀之年的这几年中,因为要撰写这部回忆录,文字记叙所引发出来的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让我几十年的人生有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升华。

最后也当然也需要对这部百万字的回忆录做一个简单的归纳说明。总共回忆录有18个篇章,前边的六个篇章都是很写实的,它们如实的记叙了我几十年的学习与工作生涯,当然也包括我生活中的几个侧面,比如子女教育理财海外旅游等,这些篇章基本上都是记叙当年发生的实际情况,几乎没有什么议论和评价之类的内容。接下来的三个篇章便是有点描述和表达我个人对人生价值取向的一些观念和观点了,尽管也是对当年工作和学习中发生的很多事情的记叙,除了有补充前面文字的粗糙之意外,同时也表达了我对于人生的追求上的一些理念。

第十篇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读过它的文字内容的友人包括我自己都有一种动容之情,因为它以自己走过的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七个“年代”,记录了我当时能够看到能够感悟到的社会状态与变迁,当然其中也有很多我个人在那些个年代中所发生的一些往事。这段文字完成并向友人传播的时间恰逢是电视剧《人世间》在播放,有友人读过之后戏称是“许老师版《人世间》”。

第十一篇的内容在撰写时和包括是否把它收入回忆录中我其实是很矛盾的,除了因为这是当年我在西南财经大学讲授的《科学技术史》课程是否有必要收入之外,其中有些内容没有能够坦言也多少有点遗憾。

第十二篇和后来的第十五篇及最后的第十八篇,内容上更多的是作为学者的一种学术研讨,当然我也认为它们涉及到的问题确实也是当前社会发展中很客观实际的问题。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我其实是特别认真的探讨了这些社会问题的前前后后方方面面,既有当年客观历史状况发展过程实际情况的叙述,也有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对这些问题的发生发展从理论上到实务上的分析。除有强烈的学术探讨愿望之外,还是有一股拳拳之心即便是作为一介草民也想把自己的观点和观念向各方面作一个汇报。

后来出现的第十三篇第十四篇,自我认为在回忆录的撰写上有点锦上添花的味道了,当然这是个人的自嗨。第十三篇《我的大学》主要是记人,以大学为背景记叙了几十年中我的同学同事朋友特别是年轻时候的对我有莫大帮助的贵人。第十四篇《我的“城南记事”》则是与第十三篇记人相呼应记叙了几十年中更多的“事”。自我认为在撰写这两个篇章的时候我好像都有点超脱与飘然了,无论是在记人还是记事我都突破了文字甚至包括思维的束缚,任由思绪在我的大学和我的城南中飘流,写下了不少让我刻骨铭心的人与事。

最后接近收尾的第十六篇和第十七篇也许会是一种画蛇添足,第十六篇客观的记叙了我的衣食住行,完全回到了回忆录最初几个篇章的写实,撰写它们是因为我认为这些是自我生活中很重要的几个方面。第十七篇是对我的过往琐事的记录,很多凌乱的觉得该记叙一下的内容我都把它们放在了这里,这使得这一个篇章的文字相当多超过了十万。这两个篇章自我认为我给它们取了两个很美妙的篇章名,一个叫《柴米油盐酱醋茶——我的衣食住行》,一个叫《赤橙黄绿青蓝紫——我生活中的繁琐小事》。

我现在已经在专注的校正修改这部回忆录了,如同很多朋友跟我提到的一样,这部回忆录我会把它编辑出版的。最后想要特别表达的,是再次对这几年中我的同学同事朋友亲人由衷的感谢,感谢你们几年中的始终相伴,没有你们的关心和支持,我是不可能完成这百万文字的,我发自内心的感谢所有的朋友,也祝愿所有的朋友万事如意。


我的更多文章:

1 2 3 4 5 18 19 20 21

1人评论了“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后记(317)”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