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第十四篇 江山易改 秉性难移—我的“城南纪事”
进入新世纪个人的生活似乎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这就是人生的自由度有了大幅度提升,好像提升应该是一个量的变化,我为什么说他是一个质的变化呢?这是因为进入新世纪后因为各方面的条件和基础比较好了,所以对人身自由的追求更多的是以主观而为之,相比起已经过去的几个年代来看确实是一种质的飞跃。上世纪70年代背负着解决家中老弟小妹回城留城问题的担当,80年代在高等学校教师的新环境中有创立基础的负担,90年代商海游弋有尽快增加收入的欲望,这些都使我在期盼和追求自由中不能事实上也没有过分的主动,是很被动的顺应着环境去争取和实现自己人生的自由化。进入新千年一切都变化了,好像没有什么能束缚我的主观了,环境上回到了本来自由度就很高的高等学校教师生涯,经济上有比较良好的基础实现了很多方面的财务自由,家庭上两个儿子考入名校并在毕业后顺利的成家立业,所有这些似乎都在告诉我你可以自由自在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高兴的事了。
孔夫子说“五十而知天命”,我对这个知天命的理解是自己应该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所想所能自由潇洒的去做什么,所以我确实在知天命的十年中,把自由自在的生活发挥得很极致很张扬,通过更多的去践行那些有挑战性的事而使自己精神层面的充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之中大致有三个方面的事,一个是工作上在接收了难度较大的《概率论及数理统计》课程后又积极承担了对自己而言是全新的《科学技术史》课程,第二是策划和践行了让女儿缩短小学学习时间让她仅用了四年就完成小学课程学习在10岁多一点就迈入初中,第三是随心所欲的不仅是醉心于更是身体力行的参与进行到房屋的装饰修建而乐在其中。
当初回到西南财经大学接受其他老师所讲授的《概率论及数理统计》这个难度比较大的课程,除了有当时情形的无可奈何因素外,其实自我的那种喜欢做挑战性工作的心态也在潜意识的起作用,这门课十多年了前后两位老师在上,教与学的师生关系总是跌跌碰碰的不是很协调,所以内心深处还是想去探个究竟也就是说自己想去试一试。当然把复杂难上的课直观化简捷化是我教学的一贯长处,所以把这门课上得四平八稳师生教与学之间协调平衡对我并不难,客观上的实际情况确实如此,我接手这门课后学生就没有什么换老师的意见和要求了。本来事情也可以这样平稳度过,但我那种内心深处的那种想挑战自我的激情在起作作用,它让我不是满足于现状而是要去探求矛盾实现自我,当分析到考研那个占有15考分之多的《概率论及数理统计》压柱题是需要解决好微积分中含参变量的重积分问题时,我没有回避这个本来可以回避的难点,而是迎头而上和学生们一起去攻克它解决它,从而在无论是在过程还是在结果中都取得理想的目的和境界,完成了自己挑战的欲望。
《科学技术史》这门对我全新的课程肯定是在接受挑战性工作的心态中承担的,在要不了几年就要退休的时候去承担这门课程,显然应该有中青年人的激情才行,当年我的情况确实如此,只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由于课程组几位老师很特殊的情况,最终这门课的课程负责人居然只有只能落在我头上,而仅就课程而言我应该是个新人。不过担任课程组这个意外却让我收获颇丰,因为从课程组负责人的角度我需要更多的和其他几位老师沟通,而四川大学和四川省社科院几位资深的科学技术史专家,在沟通交流中给予我的指点和提升经常使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他们帮助我更深的从哲学的的深度和高度探讨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这对于我这个理工科出身背景的人来讲无疑是在思维中开了一个天窗,这让我从另一个角度感悟到敢于承担也会带来影响不到的受益。
《大学物理》这门课的几年中其实我一直在探索,最后无疾而终的局面也使我很遗憾,因为状况是可以改变的,而更重要的是几年的教学中使我认识到给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在高等数学背景下讲讲牛顿力学,讲讲麦克斯韦电磁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其实很有必要,至于学生们高等数学基础的问题我也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把课程调整到大一下学期学习便可解决导数的问题,至于麦克斯韦方程组所需要的偏微分方程组知识和爱因斯坦相对论需要的黎曼几何知识,是完全可以在教学中处理得很得体让学生受益匪浅。遗憾的是当年愿意从事这门课教学的老师太少,除我之外的另一位青年教师他其实是一位物理学光学博士,在我动员后参加了这门课的教学,但从他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讲,我不能老拖着他来上这门通识课程,所以这门课程后来在西南财经大学里被取消,其实最根本的原因不是表面上的教学程序问题,还是缺乏老师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曾说到科学产生的三个基本条件是惊异、闲暇和自由,这个说法好像与我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去探索与践行女儿的小学教育的情况有点耦合,当然主要是后二点闲暇与自由,至于惊异嘛可能有一点但不是主要的。当年的我确实既闲暇又自由,使我有充分的精力时间和条件去考虑中国的小学教育学制问题,虽然很多年前我就依稀感觉到似乎六年的时间太长,也依稀的觉得也许用四年的时间就可以完成现行的小学教育内容,但因为忙一直没有静下心来认真的思考和研究过,现在好了闲暇使我时间很多,自由又可以让我的思维无拘无束,打开了思路的我静心的探讨了能不能只用四年的时间就学习到现行小学教育体制中的主要内容。这个分析的技术性很强,虽然很多学科都涉及到,但主要是语文和数学,需要从技术的角度分析语文和数学让一个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有哪些?还得要下决心对有些过程性的内容作坚定的扬弃,这些问题的具体分析我在前边的回忆录中谈的很多也很仔细,这些思考和研究的结果也让我决心在女儿身上予以践行。
这里想回头再说说我的孩子们,他们一直是我引为自豪的人生骄傲。我们这一代我的同龄人中,基于当年十分特殊的国策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我因为一些偶然有三个孩子,他们的教育、成长和发展无论过程与结果都使我很欣慰和骄傲。我的那一对双胞胎儿子,就其本性来讲还是很顽皮的,贪玩这个人之皆有的惰性在他们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以我对他们青少年时的观察,小学和初中在学业上的努力和尽心至多有七八成吧,高中时好点大概有九成,不过因为天分较好状态和结果还相对可以,所以在读完成都七中和树立中学后也不负众望的考入了北京大学和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参加工作后也不错,当然使我最安心和欣慰的是他们不折腾,几乎没有什么想入非非异想天开的来搅乱大家安静的生活,这一点也许承袭了我这个父亲的人生天性,当然还有人生观价值观上的不少东西,比如对各类组织都不是很亲近密切,可能也是相信距离产生美吧,另外对家庭的责任心和担当感也很令人肯定和放心。
不过在我看来美中不足的是这两个小子自信心似乎太强了点,当然作为男人不可能没有自信心,但我总感到他们有些时候自信心还是过头了点。在这一点上我的小女儿比起她的两个哥哥来讲强多了,从小到大我似乎还没有见过她听过她哪怕是一丁点自我骄傲的表现,她似乎对要做的所有事都十分谨慎十分谦虚,其实她在很多方面以我这个父亲的角度看来是很优秀的,比如在小学学习上她十分配合也很努力的在我们的指导下用四年的时间学完了小学课程,在不到11岁的时候就升入初中。她似乎承袭了她母親的长处与优势,在语言学习上的天赋让我这个说起来学了三门外语实际状况却特别糟糕的父亲十分吃惊,女儿在十五岁高中二年级时为出国读书就考上了雅思6.5,到了英国读本科之后自我不太满意又再次去考了个雅思7.0。在英国和欧洲呆了5年后英语应该是很好了,她又因为喜欢日本又开始去学习日语,半年的时间就考上了进入日本工作的门槛日语N2,后来也是去日本后重新考上了日语N1。能在22岁取得英国卡迪夫大学和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两个硕士学位,在掌握日语和英语的基础上在日本工作,应该是她不懈努力的结果。
(未完待续)
我的更多文章: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前言)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城南纪事”(202)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21)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70)
路漫漫 吾当上下求索——我的人生回忆(第十八篇)
路漫漫 吾当上下求索——我的人生回忆(第十七篇)
路漫漫 吾当上下求索——我的人生回忆(第十六篇)
路漫漫 吾当上下求索——我的人生回忆(第十五篇)
路漫漫 吾当上下求索——我的人生回忆(第十四篇)
路漫漫 吾当上下求索——我的人生回忆(第十三篇)
路漫漫 吾当上下求索——我的人生回忆(第十二篇)
路漫漫 吾当上下求索——我的人生回忆(第十一篇)
路漫漫 吾当上下求索——我的人生回忆(第十篇)
路漫漫 吾当上下求索——我的人生回忆(第九篇)
路漫漫 吾当上下求索——我的人生回忆(第八篇)
路漫漫 吾当上下求索——我的人生回忆(第七篇)
-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前言) - 01/28/25
- 欧州旅游:中东欧(三) - 01/27/25
-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城南纪事”(202) - 01/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