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78621.org/wp-content/uploads/2022/02/xrzbioheaderArtc.png)
(续)第十三篇 书山有径 学海无涯——我的“大学”
我们在成都七中接受了良好的基础初等教育,大家都期盼着高中毕业后能考入心仪的大学,虽然还在是初等基础教育的阶段,但大家都已经产生了朦胧的专业的喜好与选择。成都七中学子有良好的基础教育的表现是10多年后恢复高考,在1977与1978年这两年高考中,凡是有意报考大学的成都七中的老三届同学,特别是高66级同学,几乎都是比较轻松的参加了高考并被录取到大学之中,时隔10多年之后对所学的初等基础教育知识仍没有被完全忘掉,便是我们这一届老三届有着最好的基础教育基础的证明。
我在成都七中三年的读书生活中,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他们对我当年的学习生活,以至后来若干年后我的个人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帮助。首先说一位我所崇拜的偶像派人物吧,他便是成都七中高六四六班的胡世模学长,认识胡世模学长最初是因为学校的社会工作,我进入成都七中后,先是担任了高六六级二班团支部书记一个学期,接着便被选成了成都七中团委会委员,分工负责宣传工作,而向我交接工作的前任便是胡世模学长,按当时的惯例和要求,他不仅要向我交接团委宣教委员的社会工作,还需要对我进行传帮带,这使我有了很好的机会和时间与他接触。
这位知识分子子女的学长是我第一位偶像,交流中除了感觉到他的知识很渊博外,谈吐和待人接物的温文尔雅风度也让人崇拜,我从内心深处一直向他学习并以他为楷模,也就是想成为他那样的人。胡世模学长的学科知识很全面,自然科学的数理化他学的是绝对的优秀,但对人文科学的文学与新闻学,他也表现出相当的造诣。当我得知他参加1964年高考要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学专业时,其他的同学都惊诧于他数理化极好为什么要去报考一个文科专业,而我一点也不感到奇怪,因为在我与他的交往中他思路清晰,对文学和文字有一种特殊的爱好。我在撰写和发表我的回忆录时,还是有朋友比较奇怪的问我,你一个学数学的理科生为何对文字如此喜好,写的50余万字的回忆录还比较有可读性,回想起来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几十年前胡世模学长对我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胡世模学长喜欢文字到了酷爱的地步,我在与他交接成都七中团委宣教委员的工作时,他很明确的给我讲到了他为什么要做宣传工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喜欢文字,他认为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维和语言是一种享受,他更认为文字能使自己的思维和语言更成熟更完美。尽管我自己也有一种原生的对文字的酷爱和喜好,但胡世模学长对我讲授的这些东西无疑对我起到了积极的良好的引导作用。
前边说到了缺失了的逻辑学,偶像般的胡世模学长给我最深刻的感觉和印象,就是他清晰的逻辑思维,我1963年9月进入成都七中,胡世模学长1964年7月离开七中,我们不到一年的交往中我可以说是时时刻刻都体验到他对所有事物清晰的逻辑性判断,无论是学业上课程的学习,还是工作上团委宣教委员的工作,他在与我交流时都表现出极好的逻辑思维修养。他没有说教般的向我讲解逻辑学的“三段论推理”以及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三大定律,但在具体事务的讨论交流中,我几乎是时时处处都感觉到他在向我讲授那些逻辑学的哲理。
使人感到十分吃惊和遗憾的是,胡世模学长在1964年的高考中居然落榜了,与他同时落榜的还有他的同班同学七中的学生会主席梁吉,这也是一位对我来讲虽然谈不上是偶像也是很崇拜的人物,学校曾经在1964年四、五月打算让我去校学生会接替他毕业后的工作,也是因为工作的交接使我和他有了相当的接触和了解,他的大刀阔斧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效果使我十分敬佩。这两位学长的高考落榜对大家来讲都是一个意外,今天看来1964年高考严苛的政审标准对他们显然是不利的。
说我们老三届高六六级接受了最良好的基础教育,不仅在于当年良好的学科知识结构和教材,更重要的是有一大批优秀教师在教育和教诲我们。在成都七中学习的三年中,我们的老师真的是一支名师队伍,我所在的班级语文是由白敦仁先生讲授的,我今天能在文字撰写上有一定的基础和成绩,多是来自于这位名师的指导。除了物理的徐聘能老师和化学的也是我们班主任的周德芬老师外,因为酷爱和喜欢数学的原因,对几位数学老师印象特别深刻,包括讲授代数的蒋南波先生,讲授三角的熊万先生,讲授解析几何的臧葆华老师,而对我后来学业有很大指导和帮助的是谢晋超先生。
谢晋超先生是与我们同时到成都七中的,也就是1963年9月,他是成都七中59级高中毕业生,四年后大学毕业回到成都七中任教,我们高六六二班高一的立体几何与高二高三代数课是谢先生讲授的。我在前边忆及胡世模学长在日常的具体事务的交流沟通中给我潜移默化的讲解了逻辑学的基本哲理,但真正让我重视逻辑学认真学习它并在这一辈子中受益匪浅的的引导人是谢先生。记得刚上高一时,一次立体几何的课间,我与谢先生交流到了立体几何的学习,当时学习上我体会最深的就是空间概念或者说空间想象力的建立,这是谢先生在课堂上一直给我们反复强调的,他很强调一定要把教科书平面书页上的各种几何图形建立起立体感,要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所以我在学习上也体会颇深。但当我向谢先生讲到空间想象力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却给我说了几句后来对我影响很深的话:学习几何更重要的是领悟逻辑思维的重要性,有机会最好学点逻辑学。谢先生的只言片语引起了我对逻辑学的兴趣,我去找到了一本逻辑学的书开始读它。
我在总结影响自己人生稍有一点成就的因素时,青年时代曾经读过的两本书十分重要,一本是文化大革命中当逍遥派时邻居卓老师家中的一本《简明政治经济学》,另一本就是在谢先生指引下,去读的那本逻辑学了,好像名字也叫《简明逻辑学》,因为新中国建立以来逻辑学已逐渐退出了教育舞台,找到那本书还是不太容易的。《简明政治经济学》对我的实际帮助是功利性的,我在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当年的四川财经学院今天的西南财经大学时,当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础就是政治经济学,年轻时候精读的这本书对我很快能融入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的各个学科帮助是很大的。由于即便是改革开放后我们的市场经济也并非是真正的完全的市场经济,我们的市场经济中计划的影响和烙印还是很深的,不是西方那种自由市场经济,所以游弋在这种特殊的具有中国特点的市场经济中,读到的那些政治经济学原理在实际中还是颇有作用的。
而《简明逻辑学》对我从思维方法上是一种基础的启蒙,因为在读它的过程中有不很明白的地方要去请教谢先生,于是谢先生开始指导我读这本书,当然不是很具体的指导,是他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方向:那就是结合着学习几何学课程去读逻辑学。无论是平面几何还是立体几何,都是从几个基本的定义和几条基本的公理出发,逻辑上演绎推导出整个几何学,使人不得不佩服2000多年前的欧几里德先生会有如此严密的逻辑学功力写出那部旷世巨作《几何原本》,由此引申开来深得逻辑学精髓的的西方在自然科学方面远远领先于我们当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自己在回忆这走过来的几十年中所践行所完成的很多事情时,深切的感到合理的逻辑思维方法对把很多事情做好做完美是起着很大的作用的。世间的人与事,都会按照合乎逻辑的原则运行,如果你与他相向而行用合乎逻辑的办法去处理它解决它,自然会事半功倍了。所以对于现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缺乏逻辑学的学习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是感到很遗憾的,我们不应该简单的给学生们传授那些支离破碎的所谓“知识”,我们更应该在一个良好的逻辑体系中让学生们学到的各种知识有所融会贯通。
话有点扯远了,还是回到谢先生这边来。因为很多原因,我与谢先生的接触和交流日益增多,一是数学课程的学习经常向他请教,二是他组织了一个数学课外学习小组,大约有高66级他所讲课的班上的约十位同学吧,每周他给我们另外上两个小时的课。而他具体布置给我和同班的张昭同学的事,是去编辑发行一份后来被命名为《数学小报》的油印刊物,这使得我与他的接触交流就更多了。
(未完待续)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40)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39)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38)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37)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36)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34)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33)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32)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31)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30)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29)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27)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25)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24)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22)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 (20)
-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人生回忆(前言) - 01/28/25
- 欧州旅游:中东欧(三) - 01/27/25
- 许仁忠: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我的“城南纪事”(202) - 01/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