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最疯狂的当属张献忠,张献忠每下一城先是一阵大屠杀,不分男女老幼,杀得大笑。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后,一天以御敌为名把百姓骗到了城中,然后一声令下关门大屠杀,自己在城楼上欣赏观看。张献忠还令全川学子文人到成都参加科考,这些人一到成都也都全部被杀。张献忠还喜欢女人的三寸金莲,砍下的女人小脚堆成山,还起名为“莲峰”。就连自己的爱妾他也不放不过,把爱妾光嫩的小脚砍下来放在莲峰上欣赏。
张献忠是个变态,他立下七杀碑,碑文:“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 连喊七个杀字,那是要把中华民族杀绝种的“豪气”,就这样还有人把张献忠当成民族英雄。
清朝的第一任四川巡抚到重庆巡视,乘船从长江到嘉陵江绕了一圈,两岸静悄悄的,不见人烟,重庆就是一座鬼城。巡视回去后上书朝廷,清廷开始大规模移民填蜀,史称“湖广填四川”。
这里的“湖广”是指当时的湖广省,既今天的湖北湖南,移民来源也包括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和广西部分地区。当时规定,移民四川的民众,可以五年不用交税。
现在的四川人许多都是当年湖广填四川的后代,红军总司令朱德祖上就是从广东移民四川的客家人。现在四川各大城市都有“湖广会馆”,纪念当年的大移民。
下南洋:
鸦片战争后大清帝国摇摇欲坠,民不聊生,福建广东两省又出现大饥荒,而当时英荷统治下的南洋诸国需要劳力,就吸引华人去打工。英荷推出优惠政策,给华人移民提供免费土地、临时住所、食物和交通工具。华南各省的人满怀希望与梦想下南洋,去到菲律宾和印尼等国。
华人来到南洋后大多从事苦力与矿工。华人艰苦奋斗,几代后都拼出一番事业,经济上颇为成功。东南亚诸国华人控制的经济占了这些国家总经济的70%以上,这也造成当地人的忌妒和排华。
除了下南洋,同期还有华人移民美国,参与淘金和修建太平洋铁路。他们历经数月飘洋过海,到达旧金山,所以又叫“赴金山”。赴金山以广东人为主,大约有30万人左右,这些人在美国建立华人社区唐人街,这就是为什么唐人街说粵語的原因。
下南洋、赴金山的华人虽离开了祖国,但并没有忘了祖国。抗战时海外华人捐款捐飞机;建国初期大量华人知识分子返华参加建设新中国;中国改革开放后,海外华人的投资也对中国经济腾飞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现代的二次人口大迁移
建国初大迁移,文革后大移民。
建国初大迁移:
这次人口大迁移从解放军发起全国总攻开始:林彪率百万大军入关,东北野战军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邓小平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进军大西南,从中原打到中印边境;彭德怀贺龙的西北野战军进军大西北,从黄土高原打到中苏边境。这些部队的军人大多都留在了所过之处。
建国后,国家在东北和新疆建立农垦兵团,这种半军半农的屯垦把几十万军人留在了边疆。后来又从上海等内地城市调去了数十万女青年,解决农垦军人的婚姻问题。
除了组建农垦兵团,国家又号召青年支边,去内蒙,进西藏,到克拉玛依挖油田。一大批人响应号召,去了祖国边疆。
后来中国跟美苏都闹翻,为了备战,又有了三线建设。上海江浙等沿海地区的工业大量内迁,特别是军共企业,搬到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的大山中。
另外还有一次人口大迁移值得一提,那就是知青“上山下乡”。文革时中国经济几乎崩溃,城市无法给年轻人提供工作岗位,就把高中毕业生发配到乡下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从西双版纳到大兴安岭,从黄土高原到秦岭大巴山,整整十代人呀!有些大城市一年的高中毕业生就是几十万,戴着大红花,告别父母去修理地球。
上山下乡的知青后来大多都回到原来的城市,所以这次不算人口迁移,但也有部分人与当地人结婚生子,留在了当地。
![](https://www.78621.org/wp-content/uploads/2025/02/image-19.png)
文革后大移民:
文革结束以后,中国对外开放,人们就开始向海外移民。
最早离开的就是那些当年为报效祖国而回到中国的海外侨胞。当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海外华侨热泪盈眶,一腔热血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但却没几人善终,文革中被整得很惨。我爱祖国,但祖国不爱我,还是走吧,唉!
还有就是有海外和港台亲戚的人,纷纷移居海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但新中国太折腾人了,还是去到旧中国和没有共产党的国家吧。
到了八十年代,文革后恢复高考的大学生陆续毕业,有些出国深造,开启了现代留学之路。当时中国还很穷,没有几个人能够自费留学,大多都是公费,或拿到助学金和奖学金,人数也不多。
后来中国经济腾飞,人们有了钱,就有了大量自费留学,这些留学生不少都选择留在了美国。
同期还有经济移民、亲属移民、技术移民、偷渡、走线、跳团,花样白出。到底有多少人润到海外搞不清楚,我也没有去查过,反正不少。
一部华夏史,上下五千年,十次大迁移。华夏文明从黄河扩张到长江,再到珠江,再到海外,每次都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艰苦卓绝,可歌可泣。
我的其它文章
一部华夏史,十次大迁移(3)
一部华夏史,十次大迁移(2)
一部华夏史,十次大迁移(1)
人类文明的里程碑(3)
人类文明的里程碑(2)
人类文明的里程碑(1)
有关旅游的一些个人观点
国防、外交、情报、司法、陪审团(3)
- 一部华夏史,十次大迁移(3) - 02/12/25
- 一部华夏史,十次大迁移(2) - 02/09/25
- 一部华夏史,十次大迁移(1) - 0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