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元皎:纵横中国五万里 (10)

安抵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部队召待所是成都赶过来的队员家属们住的地方。下午,许康荣、李晓松的8号、3号车到了,原来他们昨天便已走散。到晩上,其余车辆全部到齐,皆大欢喜。
次曰,队员们着装整齐,戴上坦克帽,集中到宾馆院子里,列队站立。家属们取出红领巾为大家戴上,这是一直关注五万里的成都小南街小学委托献上的。

葛加林亲自执笔,将拉萨至乌鲁木齐这一阶段情况,写成总结,认为已经创造了两项世界纪录:一是首支摩托车队驾驶国产摩托车驶抵珠穆朗玛峰脚下;二是第一支摩托车队通过了世界平均海拔最高、最险的路线,即沿喜马拉雅一冈底斯山脊,翻昆仑山,过八座冰大坂进入新疆。两项纪录已报国家体委,有待检验和承认。

过了星星峡便进入甘肃地界。路越走越好。中午抵柳园, 午饭后一口气赶到敦煌县城,几乎全是柏油路,太爽了!终于,慕名已久的敦煌莫髙窟就在眼前。虽然只开放了几个洞窟,千岁的壁画,千古的文化,也足以让当代的孺子们赞叹。东西虽好,只能看, 不能拍。这里禁摄,只有拍些外景照,以兹留念。

西安休整遇张森’

队伍在西安停下来。梅元皎利用这时间回了一趟成都。一是联系八辆摩托整车换修事宜,二是队伍要北进,天冷了,拟找成都空军要几套飞行服,皮夹克,皮靴子。否则跑不下去。 两件事都得到了很好解决。老许、小梅再跑420厂联系维修, 说明这和他们厂的荣誉相关,能跑完全程证明他们车的质量过关。厂方同意。等待期间,葛加林、汪秉宁、蒋小平半数队员都回成都短暂停留后,11月2曰又重返西安。

在高原活蹦乱跳的小狗邦达到了平原反而不适应而死了。 到郊外葬狗的时候,梅元皎遇到一个熟人张森教授。上次来西安,他就是住在张森家的。“嗨,小梅你昨在这儿喃?”张森很意外。梅元皎说了五万里的事,张森教授是非常热血的一个人,西安二炮的,他很感动。热情万分地对考察队予以高度评价。小梅当场赠送几张照片给张森。

11月6曰,全队离西安北上延安,刚开出不远,戴大沿帽, 一身军装的张森从公路边上跳了出来,他是专程等候在此的。 要举行一次个人的送别仪式。他拿出写好的一封信,极可能是连夜炮制的,他把考察队的车子请到路边,当场开念:“你们的壮举,堪称摩托化的万里新长征。无论从大长中华民族的志气,还是从建设、开发与保卫祖国边疆,甚至从磨炼我中华男儿的韧性意志而言’你们的行踪,都值得名垂青史!你们所谱写的,是现代条件下的新的诗篇!过去,当苏联的骑手们从哈萨克斯坦跋涉到莫斯科的时候斯大林对他们说过:伟大的目的, 产生伟大的动力。现在,当你们征服了两万公里的艰难险阻之后,正值祖国的华北、东北边陲进入飞华舞龙蛇的冬季。你们胸怀伟大的目的,又要出征了,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慨!你们的行动,不仅表现了顽强勇敢,更重要的,表现了不思安逸、人生之乐在于奋斗的崇高情趣,正由于具备了这样的思想品格, 你们堪称是中华民族的精英!也正由于如此,你们的生命,属于祖国,属于我们整个中牮民族,那是极其宝贵,是任何经济价值都不能衡量的。我急切地希望你们为了祖国而倍加保重, 并在具体措施上作充分准备,如车轮防滑、飞车下跳、风雪弥漫时的对外联络等等。”满纸激情,热透纸背,非常感人。又准备了一大堆家中的杯子,没有哪两个杯子是一样的,杂七杂八,大大小小,高高矮矮,将热水装好的茶水咖啡,一一倒入,颇有将士出征,單食壶浆的味道。给大家敬茶水时,张森眼泪都流下来了。梅元皎特地同他合影一张。

(未完待续)

No post found!

Total Page Visits: 473 - Today Page Visit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