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意大利(4)

现在你大概已经知道我为什么有了“批评”人的念头了吧。这样的存在应该让每一个游客都知道。但我却不是少数临时抱佛脚而差点漏掉它的人。

这次跟车陪我们来都灵的音乐会的一个工作人员是个有意大利血统的美国大叔。他在车上提醒大家各项注意事宜,比如会合的时间和地点、要注意小偷等。也提了一些热门景点。他号称自己已经是第五次陪音乐会的人来都灵了。居然也不知道这个皇宫。他给大家介绍了电影博物馆、汽车博物馆、埃及博物馆。虽然都说埃及博物馆是埃及以外最大的关于埃及的博物馆,但是,对没有点特殊情怀的人,谁会到了意大利首先急急忙忙地去看埃及博物馆?

埃及博物馆。飘过。下次再来。

估计一般的中国人对都灵都不会很熟悉。我以前来过意大利很多次,也没在意过它。作为意大利第三大城市,都灵在意大利的历史里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曾经是一系列公国和王国的首都。也是意大利统一后的第一个首都。当意大利把首都搬走以后,它逐渐为意大利的经济和文化重镇。它现在是欧洲有名的工业城市,意大利的汽车之都。欧洲几大车系的总部都在这里。

都灵 (图片来自网上)

对旅游者来说,都灵以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法式建筑而闻名。都灵的许多公共广场、城堡、花园和宫殿均建于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之间。都灵皇宫是意大利萨沃伊(Savoy)家族的宫殿。 它最初建于十六世纪。后来在十七世纪由法国公主出生的摄政王克里斯丁•玛丽 Christine Marie 要求进行改造,由巴洛克建筑师菲利波·朱瓦拉( Filippo Juvarra) 设计。大概因为克里斯丁当初的婚礼就是在凡尔赛宫举行的,这个皇宫的设计参考了凡尔赛宫。现在会给去过巴黎的人一种熟悉的感觉。

近处为皇宫(图来自网络)
遇上几个年轻人在皇宫前跳希腊舞

除了像一个缩小版的凡尔赛宫一样奢华,这个皇宫一些独特的部分也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前面看到的盔甲厅。那是可以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相媲美的收藏,而且还是自己祖宗的,意义又有不同。

这个皇宫也和其它皇宫一样,有个中国厅。东方文化有不同的魅力。各国皇家都少不了。瓷器更是不可少的必需品。

再一个是菲利波·朱瓦拉设计的“剪刀楼梯”。现在我们会觉得拱形支撑很平常,但在没有钢筋混凝土的当时却会很让人惊叹。这个楼梯有一个之字形三层走道。三个楼梯都像拱门一样虚空横渡,没有其他支撑,加上外形流畅漂亮,今天看起来仍然非常梦幻。

仔细看第二张照片。第二层两个坡道楼梯在两侧,第三层楼梯在中央第一层的头顶上临空而上,没有其它支撑。

走过这个剪刀楼梯,是长长的走道,一边是空旷的花园。我以为就到此结束了,不料却还有另外一个令人赞叹的特殊存在就在眼前。

圣裹尸布礼拜堂(The Chaple of the Holy Shroud) 是建筑师瓜里诺·瓜里尼十七世纪末的巴洛克风格作品。这教堂名字确实不大好听。但它就是专门为储藏一块据称是包裹了被行刑后的耶稣的布。布上面有一个耶稣面部的反转片式的图像。意大利人也不忌讳,没有再取一个名字。

圣裹尸布
局部

不过前几年梵蒂冈否认这是真的。因为据同位素检测这只是中世纪的产物。不过现在这个教堂还是保持传统不变。

瓜里尼是一位牧师、建筑设计师,数学家,哲学家和作家。除了留下了大量巴洛克风格的建筑设计,他还出版过剧本、哲学著作和几本包括投影几何的数学书。

这个教堂和皇宫连在一起。 有一个完全由黑色大理石构成的圆形大厅。拱门和柱子气势巍峨。

大厅的上方是一个圆形的天穹。在这里瓜里尼把他的数学、哲学、神学、建筑技术融为一体,应用了大量的圆、曲线弧、重叠的六边形等几何形体层层叠加,交替作为支撑。一方面减轻了穹顶的重量,轻盈而梦幻。一方面到一定的高度以后迅速收敛,空间被光穿透,照射到一颗颗雕刻的星星上,具有强烈的动感。似乎让人能透过浩瀚时空体会到圣人精神的又一次降临 。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教堂,上世纪九十年代失火损伤很大。都灵用了二十一年的时间三千万欧元修复。四年前才重新开放。表现的决心和毅力让人敬佩。

但是,这皇宫还没完。其实皇宫的住宅部分对我来说也就是看看,感叹一下当时别人精益求精的精神。说不上有太多让我特别兴奋的地方。

但是这个教堂的天穹设计就很有意思。几何形体和数自从古希腊起就在西方哲学和美学中有重要的地位。这个教堂把几何形体对称和谐的特性以及它们相互配合变化繁衍的魔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得到了震撼的美感,同时把几何代表的逻辑和神学暗示紧密结合了起来。就这些,已经让人非常感兴趣了。

而后面,这皇宫还会继续激荡我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未完待续)


No post found!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