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意大利(5)

长话短说,这个皇宫其实是都灵皇家博物馆的一部分。都灵皇家博物馆包括了皇宫,萨沃伊画廊、皇家军械库、皇家图书馆、考古博物馆、圣裹尸布教堂和奇阿布勒斯大厅等。大概因为各个部分经常搞不同的展览和活动,很多时候他们都单独宣传。这就出现了最前面我们提到的票是对其中的一部分还是所有部分的问题。当然我们这次之前没了解过,并不知道这些细节,于是享受了一些愉快的惊喜。

虽然没有去埃及博物馆,但是在考古博物馆看到大量埃及楔形文字泥板。埃及的计数法和算术在数学史上有特殊的地位。搞数学的都知道。所以现在看到实物有些小兴奋。这里收藏的楔形文字的泥板大多是纪事的文档,比如今天多少女佣为什么宴会做了什么什么等日常琐碎。

楔形文字早期也是象形文字。今天西方的拼音文字却也是从楔形文字中演化出来的。为什么汉字没有演化出一枝拼音文字来?一个有趣的问题。

考古博物馆也展出了上百件古希腊的陶器。古希腊陶器几乎是每一本讲西方美术史的书都会包含的。这里展出的古希腊陶器的几何化、格式化、装饰化的造型和叙事性都非常典型。其中还有很多相当于中国春秋时期出现黑彩陶器,如下面这些。看着这些展品,由不得要苦笑一下。现在想买一个类似的做得好的赝品都很不容易。亚马逊上一百美元一个中国来的仿制品,比这在土里埋了上千年的还“土”。

考古博物馆东西太多,没时间仔细看。只在一些自己觉得有趣的东西面前停了停,拍了一些照片就离开了。。。后来才知道我们其实运气好。他们这个考古博物馆也是关了很久以后在两个月以前才重新开放的。

画廊的作品大多是文艺复兴前后的东西。都灵自十一世纪就是萨沃伊家族的大本营。以后是萨沃伊公国的首都。再以后又是萨沃伊家族把持的萨丁尼亚王国的首都。这个皇宫一直集中了萨沃伊家族全世界收集的各种珍品。在以萨丁尼亚王国为主体统一了意大利以后,都灵就成了意大利第一个首都。后来这些藏品都捐给了国家。

在这些画里没有看到什么我熟悉的作品。但匆匆扫过也有个别的让人侧目。比如上面右边这幅画是十六世纪的作品。却让我想起塞尚给他夫人的一幅画像。这幅画的风格和手法实在很现代,和周围的画放在一起就显得很另类。十六世纪就画出了二十世纪的味道,你不想注意它都不行。

再如下面波提切利的这幅维纳斯。好眼熟是不是?就这个造型,他为别人画了好多幅(当然都是要收钱的),一直把她画到了那幅著名的《维纳斯的诞生》里。我没想到几百年前就有这样量产的。虽然伦勃朗也有让学生复制自画像自己签名的传说,但这却是波提切利自己在几乎完全重复同一个造型:同一张脸、同一个身体、同一个姿态。。。看来这已是维纳斯“标准”像。

据说这些画廊和博物馆的展出也就是大概百分之一的藏品左右。而旁边的另外一个宫才是比较近代的东西。我们没有时间再过去了。不过他们同时在皇宫内外进行的另一个展览在我看来却很别扭,甚至有点“恶搞”的趣味。因为我几次都在无意中让我的镜头避开那些展品。

这个展览说是为了展示当初皇宫内养的各种动物。都是动物的雕塑作品。放在皇宫的不同位置。比如广场上的大白像,花园里的鹿,皇宫里的鹦鹉等。但是那些放在皇宫里的看上特别的别扭。我开始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展览在同步举行。只是觉得有些“东西”不大顺眼,不想把它们放在镜头里。直到看到几个地上“怪物”实在忍不住了,才问工作人员是做什么用的。工作人员才指给我看展览的说明。

结束都灵皇宫之前,再给大家看看一个有趣的东西。下面这扇门看上去是不是像坏了一样?

我们住的修道院改的酒店的房间有外门和内门两道门。内门就是这个样子。我第一眼见到以为门坏了,甚至还想主人不修好是不是为了增添点什么复古情趣。

后来我才发现其实这是有意的。看看下面这个开关:

稍微想想你就会明白。就这一点小小的改动,这门被完全打开以后或者被关上以后都不容易被风吹动。想清楚这一点,我实在很佩服。我还记得以前在国内时从小到大和门做的各种不懈搏斗。被寒风吹开的门,这可是各种小说戏剧电影里常见的桥段。现在都要被这么个小小的却非常实用的机关给扼杀了。

什么是工匠精神?这就是工匠精神。这也是汉族文化几千年蔑视的“雕虫小技”、“奇技淫巧”。记得刚出国的那一两年里,我印象最深的感触就是任何日常的小事情如果你感到不方便或者麻烦,就一定有东西为它设计好了。我们的老祖宗也从来不缺伟大的抱负和理想,却大都用来写锦绣文章了。。。


No post found!

Total Page Visits: 515 - Today Page Visits: 1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