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云水的写生作品《甘孜石渠华智嘛呢石经墙》。川西藏区这些石经墙非常震撼。这世界上如藏族同胞一样对信仰如此全身心投入的民族不多了。云水常年出入藏区留下这么多的作品,是一大功德。
中国画很宽的长卷画不少。画卷一般都是从左向右卷,展开的时候就是从右到左一段一段的看。比如早在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里,就有故事性按时序分为五段的不同场景。你要从右到左才能跟上故事的发展。大家熟悉的北宋的《清明上河图》的构图安排也有很明显的故事节奏,即使不知道该从那里开始的人大都会自然被画里的情节引导得从右到左看下去。
为什么会是从右到左而不是从左到右?一般的说法是中国画长卷从右到左源自于中国古代书写和阅读的方式。在古代,书写材料主要是纸张或竹简等卷轴。这些材料都是竖着用的,文字都是从上到下一列一列书写的。其实对我们这些右撇子来说很容易体会得到,在不够长的桌面上,左手开卷右手写字最为自然。不然你或者要用执笔的右手去开卷,或者用左手穿过右手去开卷,都非常别扭。中国画虽然不是一列一列的画,但是一段一段的展开,仍然是从右到左对两手才自然,不会冲突。
现代的大场面长画很多,但不一定遵从这个规矩了。所以我也问过云水他这些写生是不是一定要从哪个方向看。他说有些画没关系,怎么看都可以。有些还是有确定的方向。如这幅,就一定要从右往左看。而他给出的理由,其中之一和传统的原因很不一样。
这个原因就是和藏族转经的方式有关:藏族转经的方向是顺时针的。转经轮转动的时候,看上去就是从右到左的。
另一原因,这幅画里,寺庙的正面,也就是这个石经墙的头,在右边。画面上的人和动物,都是从右往左走。所以他画这一幅的时候,视线和故事都是从右边开始的。
画里面有很多故事性的细节。比如右面开始的地方,有一个人坐在草丛中画画。那画的是云水自己。
再比如,有个用双拐棍的人,他在画面开始的地方出现,在画面中间的时候又出现了。到了最后尾他又出现了。画面里这样的场景还不少。
在画的中间,有很多在那儿刻经的人。这个石经墙就是用这些刻有经文的嘛呢石堆起来的。
下面先放一些局部。可以点击图片看细节。一个全图的视频,8分钟。视频可以点全屏,手机上用横看。
视频:
从远古到星际:人类文明亿万年之旅(12)19X5年
从远古到星际:人类文明亿万年之旅(11)二十世纪
从远古到星际:人类文明亿万年之旅(10)18至19世纪
从远古到星际:人类文明亿万年之旅(9)16至17世纪
从远古到星际:人类文明亿万年之旅(8)12至15世纪
从远古到星际:人类文明亿万年之旅(7)公元1至10世纪
从远古到星际:人类文明亿万年之旅(6)公元前十个世纪
从远古到星际:人类文明亿万年之旅(5)公元前五千年
从远古到星际:人类文明亿万年之旅(4)公元前一万年
从远古到星际:人类文明亿万年之旅(3)公元前14500年
从远古到星际:人类文明亿万年之旅(2)公元前两万年
从远古到星际:人类文明亿万年之旅(1)人类起源
南方的风
吃在佛罗里达
生命的轮回与哲思的沉淀:读辜学耕《枯荷的思考》
自然与秩序的交响:云水的复杂与简约之美
- 从远古到星际:人类文明亿万年之旅(12)19X5年 - 01/16/25
- 从远古到星际:人类文明亿万年之旅(11)二十世纪 - 01/13/25
- 从远古到星际:人类文明亿万年之旅(10)18至19世纪 - 0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