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内的协庆寺,位于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上,是藏密宁玛派(红教)六大道场之一。全称“协庆丹尼达吉林寺 ”。据考证协庆寺在1690年建成,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协庆派法脉传承从未间断,显密经论并举,是注重宁玛派大圆满法实修的道场之一。
云水有两幅不同角度的写生。这里是第一幅。一如既往,他的用笔用线让人惊叹。下面是一些局部。如果留意一下不同地方各类人物的动态,你就很容易会被带进那一个个充满泥土和阳光味的场景中,如若亲临其境一般。
云水的用线,吸收了不少传统中国画的白描画法。但总的来说,还是西方版画的用线的特点多一些。毕竟云水是学版画出生。这也很自然。版画在东西方都有很悠久的历史。线条在东西方的版画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用法却不同。在所谓的现代艺术出现以前,西方艺术家如同西方哲学家和科学家一样,执着于对自然的探索和理解。在绘画中,这体现在西方绘画以“造型”为中心的审美体系。在这里,“造型”意味着对存在于自然空间中的三维形体的表现。其基本要素包含形体、空间、结构。显然这不是传统中国画的注重点。中国画更多注重的是“意”与“神”,具体在对轮廓驾驭和所谓的“笔墨”。如果说中国绘画完全不讲造型,也过于偏颇。如果仔细看看唐代的人物画,其线条的运用其实在很多地方都表现出很强的造型意识。只是中国画的审美意识在以后走的路不一样而已。
云水在他这些写生中,线条为造型服务更多,特别是对远近各种植被的处理。他很少用长线条,也不太讲究线条本身的变化。中国画对线条的讲究深入骨髓。起笔收笔行笔,各种抑扬顿挫勾勒转折,千变万化。如果看看传统中国画用线“十八描”,就可以看出云水用线对中西方用线手法的取舍。下面我放两幅对比。第一幅是中国画的水浒人物。第二幅是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的《尼科拉·帕格尼尼》。
下面是这幅写生的全景视频(和以前一样的建议:如果在手机上看,可以点全屏,横着图像会大些)
自然与秩序的交响:云水的复杂与简约之美
云水写生:阿坝马尔康昌列寺
成都画家云水刘云山(3)
成都画家云水刘云山(5)
刘云山写生:金川观音寺
线条与韵律:刘云山的艺术修行
成都画家云水刘云山(4)
藏民
云水写生:甘孜协庆寺(一)
云水写生:甘孜卡加湾
云水写生:甘孜德格竹庆乡佐钦大圆满寺
云水写生:甘孜普康寺
云水写生:甘孜石渠华智嘛呢石经墙
云水写生:甘孜石渠扎加寺
崇山峻岭
巴格嘛呢石经墙
雪到高原
八月高原写生
扎加寺和蒙亦寺
藏民(3)
藏民(2)
写生视频三则
成都画家云水刘云山(7)
成都画家云水刘云山(6)
成都画家云水刘云山(2)
成都画家云水刘云山(1)
- 从远古到星际:人类文明亿万年之旅(12)19X5年 - 01/16/25
- 从远古到星际:人类文明亿万年之旅(11)二十世纪 - 01/13/25
- 从远古到星际:人类文明亿万年之旅(10)18至19世纪 - 0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