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谋描述半导体成功的秘密

张忠谋 ’52年,SM ’53年描述半导体成功的秘密

在MIT,芯片制造行业的推动者讨论了台积电和台湾作为制造中心的崛起

Peter Dizikes | MIT新闻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5日

突破性技术专家 Morris Chang ’52、SM ’53 周二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演讲中向大批校园观众发表讲话,讨论了台湾在半导体制造领域长期优势背后的关键要素。

张是台积电(台积电)颇具影响力的创始人和前长期负责人,台积电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微芯片制造商。张于 1987 年创立了这家公司,自此之后,该公司将台湾打造为重要的生产中心,并专注于制造,而芯片设计则在其他地方进行,从而帮助重塑了该行业。

张先生的职业生涯跨越了半导体行业的历史,他在讲话中概述了芯片制造的发展,然后重点介绍了帮助台积电和台湾蓬勃发展的一些因素。在他看来,这包括健康的人才供应,即愿意在制造业工作的工程师和其他技术员工;员工流动率低;台湾工业制造业的地理集中度;以及“经验曲线理论”,即积累的制造经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台积电为何在台湾成功?” 张问道。“因为台积电也从台湾很多职业学校得到了优秀的、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甚至训练有素的操作人员。……他们的学生渴望成为技术人员,过上美好的生活。”

张还认为,在边做边学的过程中,制造商可以通过改进流程来降低成本,其前提是生产集中在一个地方,工人之间在共同条件下保持联系。

“它有效,学习曲线、经验曲线,只有当你有一个共同的位置时它才有效,”张说。“学习是本地化的。”

张指出,更广泛地说,半导体制造的突出地位“似乎与该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关。坦白说,台湾今天所享有的优势……是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所享有的。” 他表示,未来几十年,印度、越南或印度尼西亚的半导体活动可能会增加,具体取决于情况的发展。

张的演讲“从德克萨斯州到台湾的半导体制造的人生教训”在麻省理工学院 10-250 室向超过 425 名听众发表。该活动是 Manufacturing@MIT 杰出演讲者系列的一部分。

张于 1931 年出生于中国,于 20 世纪 40 年代末离开中国,并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机械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后来他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Chang 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在 Sylvania 工作,进入半导体行业。1958 年,他跳槽到当时的芯片制造巨头德州仪器 (Texas Instruments),并在 25 年的任职期间逐渐成为行业知名人士。张先生于1962年成为美国公民。20世纪80年代,他受邀到台湾从事工业和科技发展工作,不久后创办了台积电。随着时间的推移,台积电已成为一家巨头,保持着成功并成长为该领域的世界领导者。

在周二的活动中,麻省理工学院教务长辛西娅·巴恩哈特(Cynthia Barnhart)介绍了张,并强调了他在该研究所建立的持久联系。张是麻省理工学院公司的终身名誉会员,也是该研究所的重要支持者。翻新后的 E52 楼设有经济系、萨姆伯格会议中心和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的办公室,现在是莫里斯和索菲·张大楼。

巴恩哈特说:“对于麻省理工学院来说,莫里斯是我们的校友对学院创新遗产产生持久影响的非凡例子。”

在演讲的最后,张还简要讨论了地缘政治和芯片生产。由于中美关系相对紧张,芯片制造是两国产业竞争的领域之一。与此同时,中国对台湾政策意图的确切性质仍不确定。

“没有国家安全,我们将失去一切,我们所珍视的一切,”张说。与此同时,他指出,“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无论如何都要避免冷战。”

该活动由 Manufacturing@MIT 工作组主办,与机械工程系、政治学系、全球运营领导者、微系统技术实验室、工业性能中心、MIT.nano、制造和机器智能合作运营、制造和生产力实验室以及使命创新 X。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of MIT News http://news.mit.edu/)


我的其它作品

No post found!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