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仁忠: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我的市场经济面面观(309)

(续)第十八篇 我的市场经济面面观

在计划经济让位于市场经济的同时,几件事关民生问题的大事也被推向了市场,首当其冲是住房和医疗,当然也包括教育与养老。经过比较长时间的探讨与研究并在先期试点之后,国务院在1998年7月3日发出国发〔1998〕23号《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拉开了全面改革住房制度的帷幕,它的核心内容是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住房福利分配,改革为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房购买。应当说把个人住房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福利分配改革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品房购买,这个大的方向还是正确的,更何况当年的经济背景无论是财政还是企业都已经承担不了向职工福利分房的重任。问题的症结是事情后来的走向是始料未及的,20多年来房地产业逐步形成国家的支柱产业,造成了如今各方面都难以面对的结果。

关于住房的市场化进程以及它产生的诸方面因素和很不理想的结果,我在回忆录第十三篇《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的市场化——我的民生观念》中有比较多的讨论与记叙,就不在这里赘述了。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个其实是很好的改革方案居然最后会发展到如此状况,这也许是中国的特色吧。

除了住房以外,被推向市场其后果更为严峻的是医疗,几乎是在住房制度改革的同时,城镇职工的医疗制度也开始了改革。同样是在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并在部分地区试点后,1998年12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告别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费医疗制度,把城镇职工的医疗引入到了市场经济轨道。也是同住房制度改革一样,医疗制度的这种改革在当时也面临着一个财政与企业在计划经济公费医疗制度下包袱很重难以负担的苦衷,也同住房制度改革一样医疗制度的改革最初的出发点和初衷也是很不错的,确实是谁也没有想到它后来会走到全面市场化不堪境状。

现在看病难求医难已经成了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医疗被推向市场之后所引发出来的各种问题同样让人始料未及。关于医疗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以及它带来的很不好的后果,我也同样在前面的回忆录中有过详细的分析与记叙。与住房市场化使房子成为了商品不同的是,个人住房的商品属性带给国人的各种效应虽然也很严竣但大家尚能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地勉力承受,而医疗的市场化带给病人及其家庭的却使大家难以承担与忍受,使治病难求医难成为了一个极大的社会问题,在全民免费医疗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实现了的今天,国人期望尽快实现我们东方大国的全民免费医疗的呼声也日益迫切。

教育也在上世纪90年代向市场化迈进。在基础教育中,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到这个领域中,当然是中学主要是高中,因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社会资本是不能进入义务教育阶段的,但有一点还是使人很疑惑的是,初中也是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但同高中兴办了很多民办中学一样,初中也同样兴办了很多民办学校。这种进入中学阶段的社会资本,以他们稔熟的竞争手段,很快的不仅站稳了脚跟,甚至能够和优质的公办中学比肩,比如成都的实验外国语学校、嘉祥外国语学校等也能和成都的四七九一争高下。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竞争,使得我们公办中学发生了分化,有一些公办学校最终败下阵来走向被淘汰,而质地特别优秀的公办中学也不得不随波逐流卷入基础教育的市场化。

高等教育逐步脱离计划走向市场的标志有二个,一是在1997年起开始向学生收取学费,金额数千元不等,这在当时还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二是从1998年起,高等学校不再对毕业学生包分配,而在这以前所有的高校毕业生都是进入国家的计划进行统一分配的。这两点特别是后一点是高等教育开始市场化的重要标志,当然比较好的是高等学校没有被完全推向市场,这里说到的是公办高等学校,至于民办高等学校是从一开始就市场化了的,公办高等学校没有被完全市场化的重要标志是直到今天国家财政仍然在向高等学校拨款,比如生均拨款,在四川省执行的是每个学生每年财政生均拨款一万二千元人民币,也正是因为这个生均拨款,才使公办高校向学生收取的学费远远的低于民办高校。

至于养老在上世纪90年代还谈不上什么由计划向市场过渡的问题,因为那个时候关于养老的问题似乎不像现在这么严峻,虽然也有公办的养老院,但并没有承诺全责承担下老人的养老,而在东方道德“养儿防老”和“赡养老人尽孝”的观念下,就是到现在不少老人和老人的子女们都把老人养老看着是自己的事情和责任,更不要说上世纪90年代了。要指出的是尽管规模不大,但上世纪90年代,也有社会资本在逐渐进入养老领域,一些民办的养老院也在逐步的兴办。所以从某个角度上来讲,住房医疗教育养老这四大民生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构建市场经济架构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实现了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当年这四大民生问题的转轨实现得比其他问题还快还彻底,这之中有一个强有力的推动来自于政府管理部门,这些问题在计划经济时候是由政府主要是由财政来承担,这其实是一个很沉重的包袱,包袱能甩出去又何乐而不为呢?

尽管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尽如人意,但上世纪90年代的改革还是卓有成效的,它表现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一个基础的市场经济框架还是建立起来,而更为重要的是人们的思想得到一个极大的解放,国人几乎是普遍的认同了市场经济的框架,大家对计划不再依靠和留恋,这一点同上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有着迴然的差异。上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是多元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方方面面缤纷色彩,唯独在经济上似乎没有放开,而90年代一枝独秀迈开了由计划向市场转轨的大步子,仿佛在一夜之间人们终于明白了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大方向是走向市场。应该说这为进入新世纪之后我们的经济腾飞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尽管事实上我们还不是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计划放开的仅仅是它愿意放开的那一部分,至于它不愿意放开的东西它还是紧紧抓在手中的,但不管怎么样我们有一个市场经济的架构了,这是我们通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世界经济大家庭出发点。

进入新世纪我们在与美国通过艰巨的谈判达成协议之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迎来了经济大发展的美好时光。首先涌进来的是加工贸易,我们很快的就成了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的世界工厂,当然生产的产品是低端的,至多是中档的,慢慢的我们逐渐加入了高端产品的供应链,这些东西的价值看起来不是很高,但它首先给国人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民众也逐渐富裕起来了,另一方面这种加工产品出口后创造了外汇收入,国家的外汇储币在飞速增长。从经济体制的架构上讲,这些外向型经济实际上开创和巩固了市场经济基础,大量应运而生的民营企业自不用说它与生俱来市场意识与行为,即便是国营企业在完成这些外向型经济生产任务时,也必须并且只能遵循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加入世界经济大家庭使我们的市场经济架构得到飞速的完善和发展。

而更引人注目的是对外开放,国门一旦敞开。外资便蜂湧而至鱼贯而入,无论数量和规模都比上世纪90年代更上了一个台阶。上一世纪90年代的外商投资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投资主体主要是港澳台的同胞,二是投资的规模都不太大。封闭了三四十年,西方发达国家当时对中国都不太了解,来的人就不多,而更多的是看看情况。现在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在他们看来就成了世界经济大家庭中的一员,加之中国既是一个劳动力市场,10多亿人口又是一个很大的消费市场,所以各国各种类型的大规模投资便接踵而来了,很快无论是国家还是国人,都享受到这种外商投资所带来的富强和富裕。

(未完待续)


我的更多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7 18 19 20
Total Page Visits: 408 - Today Page Visits: 28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