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多苓的作品总是充满一种和现实若即若离远远的孤独感。那种如歌如诉时光滞流且略带晦涩的朦胧,透出一种深入骨髓的唯美追求。当然这里说的美不是平常大家所说的好听好看好美丽,不是仅仅流淌于表面的形象、色彩、温度的美。它们有太多的情感、回忆、时光、理性、物质、机理等因素掺和在一起。那种孤独、沉静、朦胧、遥远。。。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
在精神世界里太爱美的人大多有些孤僻或者孤独。这到不是因为个性孤僻而怯世避世。那是因为他们有很多自己很珍惜很享受的感受很难和旁人交流。他们常常对自己周围的人情世故和大自然更敏感,有更多的怜悯、欣赏、遐想和热爱。无论是面对美好还是丑陋,平常还是非凡,他们都能体会出投射着他们自己的影子的一份独特的美感。这种美来自他们过去的经历、现在的体验、对未来的思考,非常个人,很难与人共享。所以他们常常需要自己的空间去体会这些感受,在自己的作品里构造表现自己的理想的乌托邦。所以人们说好的艺术家都是自恋狂。
当外部环境和内在观念发生改变和受到冲击的时候,这种“自恋”之情会因为失去依托而产生危机感。我看过何多苓90年代初在纽约写给周春芽的两封信。在美国,要从其表面浮华的商品世界沉下去扎根于它的文化土壤中,对初来者并不容易。最容易的一条路其实还是读书。做学生的经历最重要的其实不是读了什么书做了什么成果,那些顺理成章都会有。最重要的从老师和同学开始逐渐了解和融入到相应的学术和文化的圈子里、进入社会。否则,你就只是飘在空中的风筝。我不了解何多苓当初在美国的经历。但看得出他内心的审美世界在大洋彼岸既失去了曾经熟悉的土壤,又一时没有找到可以共鸣的依托。在异国他乡,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会发现自己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像只有半身(生)一样在社会中飘飘忽忽,只有时间才能让自己在新的土壤里重新立足生根,重新把过去和现实连接起来。这种经历不同的人可能悟出不同的东西。看何多苓给周春芽的信,觉得他更明确地体会出自己和传统审美以及故土世俗之间的那份联系和认知。他画里的唯美世界看起来似乎离现实很远,但也许正是故土现实世界里的那些不完美滋润着他对完美的感悟。
何多苓从九十年代就开始探索和传统中国绘画的融合。据他说在纽约看了博物馆里一些中国古代藏品,触动很大。我自己也有类似的感受。出国以前我对中国画的认识大都来自各类书籍杂志和省市的美展。那些劣质的印刷品让我对中国画古代作品完全没有多少感受。初到美国读书时可以经常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站在那些藏品面前,受到的震撼难以言传。虽然老祖宗们没有给我们开启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态度和思想方式,让我们没能自己走上工业革命和科技发展的路,但在唯美自省孤芳自赏的形式思维和抽象思维上,却早早地走在了西方现代艺术之前。在书法绘画中,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想象和发挥的空间让人难以自拔。从我看到的何多苓的作品,感觉他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单纯,传统油画的形体、空间、色彩、对比等逐渐被弱化了。虽然他还是在画油画,但在虚实留白用笔用色上,和中国画越来越接近,也似乎和他的本性越来越接近。看他近年的花草和一些人物画,就像是透过一面镜子,看到的都是他这个人。形式、技法、手段仿佛都无关紧要了。
要看何多苓在中西融合上走到了哪里,我们可以先看看几幅传统经典西方油画和中国画。看看它们里面的人物、花草、和树林。然后看看何多苓近年的一些画。
印象派大师莫奈(Cloude Monet)擅长用色,追求自然的光影效果,用大量的颜色来刻画景物,光影分明、色彩鲜艳、富有生命力。他将同样的颜色分割成许多不同的色块,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斑斓跳动的效果。对表现光影变化和色彩对比非常有效。
贝尔特 • 莫里索(Berthe Morisot)是印象派少数女性画家之一。她强调绘画与生活的关系,表现生活中的美和温情,作品主要表现家人和朋友、围绕自己的生活环境的情感和场景,很多以女性为主题。她的色彩柔和淡雅,注重捕捉光线、气氛和情感,经常使用模糊的元素表现光线和情感的流动性。莫里索也注重构图的简约和纯粹,通过舍弃不必要的细节,让画面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何多苓的很多作品都有类似的特点。
美国画家萨金特(John Singer Sarget)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杰出的肖像画家之一。何多苓的风格和萨金特的作品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萨金特的笔触和色彩非常自由和有生气,常常用暗色调和不确定的线条来营造神秘和富有诗意的氛围。萨金特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和互补来增强画面的效果,用线条不同的精细度和粗糙度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光影变化,让作品非常有个性和魅力。
何多苓受俄国文学、音乐、艺术影响很深。他的连环画《带阁楼的房子》把俄国风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仿佛列维坦谢洛夫重现江湖。列维坦(Isaac Levitan)和希什金(Ivan Ivanovich Shishkin)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著名的风景画家。列维坦画风细腻轻柔,色彩淡雅柔和,作品温暖、浪漫。希什金以丰富的细节和写实的技巧而著称。谢洛夫(Vasily Dmitrievich Polenov)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杰出的人物画家之一,作品以充满温情的人物描绘和细腻的笔触而著称。
徐渭是明代著名画家和书法家,也是何多苓很推崇的国画家。他用笔流畅有力,干净利落,墨色浓郁深邃,细腻生动。黄宾虹是中国近现代画的代表人物,善用浓墨重彩,沉稳内敛。黄宾虹的画笔非常洒脱简练,豁达自由,潇洒随性。他受西画影响,把中国画画得有非常强的层次感、立体感和韵律感。他用笔超然,摆脱了传统中国画中具像的约束自己。
现在我们看看何多苓近年的一些作品。可以比较他的画和上面两组相去甚远截然不同的画在空间虚实、色彩和色调的应用,当然还有用笔用”水“,虚实浓淡等元素的处理。看看他的用笔和黄宾虹的用笔。。。
成都画家何志勇 (2) – 风景写生
疫情高峰 周末早上
在佛罗伦萨街演
太平洋的圣诞落日
墨西哥壁挂
云雀
洪哥,咱们动手吧
春雾
蛮嘎嘎
如何在文章中添加图像
夜色
94岁老爸亲历新冠
成都画家王守德 (1)
第一场雪
春气满林香
成都画家李道德(1)
- 从远古到星际:人类文明亿万年之旅(12)19X5年 - 01/16/25
- 从远古到星际:人类文明亿万年之旅(11)二十世纪 - 01/13/25
- 从远古到星际:人类文明亿万年之旅(10)18至19世纪 - 0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