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源闸游记

2021年3月2

病了近两年,哪也去不了,太郁闷了!骨髓移植后,身体逐渐恢复,便想虽不能远行,但可沿住家周边的昆玉河与南长河走走,即散心遛弯,也顺道了解一下这两条河的典故历史。从哪里开始呢?

广源闸古有“天下第一闸”之称,就以此为起点,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广源闸离我家不远。乘公交4站,紫竹院南门下车。过天桥,沿紫竹院南墙西行里许,右拐进入广源闸路,复行三百来步,出街口即到矣!

广源闸桥,桥面宽阔,原护栏与桥面早已不存,栏杆雕花皆为后世所仿造,不过也还凑合精美。(图1、2)

凭栏远眺,河水绣漪,从西北向东南流经广源桥下,再缓缓流入不远处的紫竹院紫玉湾码头。沿河汉白玉护栏蜿蜒曲折,两岸槐柳交柯。河面云覆光徊,舻舳弥津。(图3)

桥西南角两株约三百七十年树龄的老槐古意苍然。黄昏暮色之中鹊巢寂静,归鸦盘旋。(图4)

东北角的龙王庙庙门紧闭。庙周荆条杂草繁乱,庙前石狮斑驳,香炉锈迹斑斑,炉中无香无灰。庙门镂花破损,庙匾“紫微觀”油漆剥落。也不知为何龙王庙的门匾变成了道家“紫薇觀”?从门缝窥探,无人供奉的紫微大帝和龙王爷塑像,早已蛛丝儿结满雕梁。显已爹不亲妈不爱,颓败不知几多年了。(图5)

桥东北角还立有一块《大运河――广源闸遗址》石碑(图6)

桥下北孔东西两侧,燕翅闸墙各嵌龇牙瞪眼、爪隆鬓竖的石雕镇水兽(望水兽、避水兽或趴蝮)兽首两只(图7)。据说这家伙是龙王爷的第九子。在中国常饰于古石桥栏杆顶端,河流两岸,或被雕成桥柱建筑上滴水的兽形头,是古桥与河流的守护神。

据考广源闸乃元代水力学家郭守敬设计督造(图8)。元代皇家御舟常年停泊于广源船坞之中。元末文史学家吴师道曾诗咏广源闸:

杪秋暇日休弘歌,五门城外观新河。
斗门决水已数日,浅沙漫漫无余波。

明代在广源闸北岸休建的万寿寺(图9),有京西小故宫之称。皇室乘龙舟去颐和园,常至此上岸进寺礼佛。清代乾隆和慈禧乘御舟游幸,均至广源闸登岸,驻跸万寿寺,再易大舟,逆水拉纤去颐和园昆明湖(图10、11)。

乾隆皇帝曾御制《过广源闸换舟遂入昆明湖沿缘即景杂咏》:

广源设闸界长堤,河水遂分高与低。
过闸陆行才数武,换舟因复溯洄西。

清人《玉河记游诗》亦云:

细水才如涧,涛奔怒不流。虹梁收别壑,雪瀑溅高秋。

“虹梁”即广源闸桥是也。

绕闸桥来回搜寻数圈,总想寻找点广源闸早年间的更多岁月沧桑的历史遗迹。但除了颓败的龙王庙、古老的槐树和四只镇水兽外,再无任何哪怕游丝一样的历史印迹了。潺潺的流水与沙沙的风儿却乎在悄悄地对我说:过去了,一切都过去了。

桥闸寻遗遐思微,远眺两岸春初归。
长河留云帝王杳,新桥空忆往事非。
雕栏蜿蜒玉龙驰,嵌首瞋嚙趴蝮威。
凭吊无端何怅望,古槐苍然暮鸦飞。

图1 大路朝天宽又宽 历史遗存已杳然
图2 雕花汉白玉护栏 早已不是旧容颜
图3 长河雕栏复蜿蜒 天光云影共徘徊
图4 老槐无言对苍天 鸦巢寂静鸟归还
图5 龙王不知何所杳 紫微亦然逃之夭
图6 大运河广源闸遗址碑
图7 逝水不归但留云 趴蝮瞋目镇河妖
图8 明代杰出天文和水利学家郭守敬
图9 南长河畔万寿寺 京西皇家小故宫
图10-11 出警入跸禁九重 万乘游幸幡千里

1 2 3 4 5 6 7 8 9
Total Page Visits: 416 - Today Page Visits: 8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