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亨廷顿自有他的逻辑和判断。作为保守主义者,他并不重视意识形态的差异或以意识形态的优越感对中国妖魔化。亨廷顿分析了历史数据,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预言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会恢复历史上的制造业大国地位,即制造业产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份额。根据亨廷顿给出的图表,从1750年到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制造业产值一直占世界三分之一份额。而1750年时的西方,制造业占比只有18.2%,西方一直到鸦片战争时期制造业产值才达到世界的三分之一。亨廷顿的预言确实很准,中国在2010 年后,制造业产值就已经达到世界30%的份额。正是基于这个预测,亨廷顿认为,中国将是美国未来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亨廷顿对西方文明也深怀忧虑,他认为美国不该在国内搞文明多元化,而在世界搞文明一元化。应该反过来,在国内推行文明一元化,而在国际上尊重文明的多元化。因为他认为,西方文明的危机在内部,而不是在外部,内部的文化多元正在摧毁西方文明。怀有使命感的美国致力于在全世界推广的普世主义,却被非西方国家认为是帝国主义。亨廷顿预感:“未来的冲突可能会在西方的傲慢、伊斯兰国家的不宽容和中国的武断的相互作用下发生。” 现在看,冲突还是率先在欧洲爆发了,冲突的实质并不是文明冲突,而是地缘政治冲突。不知道亨廷顿如果看到今天的情况,是否会修改自己的论断。
对于美国推行的文明一元化运动,亨廷顿则进一步指出了西方的双标:“坚持普世主义的代价,就是被指责为伪善、实行双标和例外原则。民主要提倡,如果这将使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上台执政,就该另当别论。防止核武扩散的说教是针对伊朗和伊拉克的,而不是针对以色列的(暗指偏袒以色列)。自由贸易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灵丹妙药,但不适用于农业(暗指西方的农业保护政策)。人权对中国是个问题,对沙特则不然。对石油生产国科威特的入侵被大规模粉碎,但对没有石油的波斯尼亚的入侵则不予理睬。”回头看九十年代以来的世界历史,不仅亨廷顿的说法在一一应验,更有甚者,最积极推行全球化的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率先搞起了逆全球化运动。这点连亨廷顿当时也没想到。
亨廷顿根据国家关系的现实主义理论对未来的世界进行了大胆预测:非西方国家的核心国家会携起手来共同对抗西方的支配权。中华文明虽然与伊斯兰文明有很大的差异,但伊斯兰和中华文明很可能因为共同的敌人而产生共同的利益,所以很可能伊斯兰国家和中国携手共同对抗西方。这还真让亨廷顿说中了,在新疆问题上,没有一个伊斯兰国家附和美国对中国进行谴责,相反,沙特、伊朗这些中东地区的伊斯兰国家以及中亚那些伊斯兰国家却越来越向中国靠拢。上合组织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将伊朗和沙特这两个国家扩充进来。亨廷顿没预料到的是,东正教的俄罗斯也因为西方的打压和中国结成了准同盟关系。
亨廷顿对美国国内文明多元化的忧虑也越来越变为现实。如今,文明的多元导致的文明冲突在美国已呈烈火燎原之势。西方文明的核心之一,基督教伦理受到了美国自由派的严重挑战。而西方引以为傲的民主制也因为左右斗争的白热化,而遭到严重侵蚀。川普的上台和川普主义得势,很大程度上是美国保守主义的激烈反弹。川普能够上台主要得到三方面势力的支持:
(未完待续)
五七大院(22)
五七大院(21)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谭若思(Ross Terrill)
兰德公司政策报告:避免长期战争- 美国政策与俄乌冲突的轨迹
观剧偶感(十二)
观剧偶感(十一)【医院五日】
五七大院(20)
五七大院(19)
五七大院(18)
五七大院(17)
怨气
什么是成功的婚姻?
五七大院(16)
五七大院(15)
五七大院(13)
五七大院(12)
五七大院(10)
五七大院(9)
五七大院(8)
五七大院(7)
五七大院(6)
五七大院(5)
五七大院(4)
疫情过后的春节
- 全球化、市场化和民主化引发的种族矛盾 (1) - 02/01/25
- 散步偶遇 - 01/30/25
- 退休后的各种活法 - 01/19/25
On 11/13/22 @ 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