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心地善良,厚道好客。 尽管当时物资奇缺,她的习惯还是要储存一点食品作应酬。她怕有亲朋上门家里空空。一旦客人来了,她总是尽其所能热情招待。记得婶婶的二儿子结婚后,夫妇俩来家里拜访,母亲用全家每月每人二两肉和半斤菜,做了一桌有十个菜作招待。今天回想,每个盘里的肉、菜其实很少,似乎有些可笑,可那时确实很珍贵。母亲说:“三天不吃饭,也要装个卖米汉”,“危难中见真情”,“要厚待别人、薄待自己,宁肯自己少吃、也要大方对人”。一位在困境中的亲戚路过我家短暂来看望我们,他并无所求。而母亲则认为他有心来访就说明有情,不可嫌贫爱富。她除了用稀罕的腊肉招待外,还要我将家里仅有的钱送给了他,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
59年,一天我在郊区看见有农民偷偷摸摸地卖蔬菜、用鸡蛋换粮票。我很心动,于是开始在自己定量的粮食中节约粮票,为生长发育中的儿子换鸡蛋。农民利用田边地角种蔬菜、关在院子里养鸡都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属于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范畴,购买的人也要受到纪律处分。母亲得知后,也开始节约粮票,并想方设法如何将鸡蛋平安地带回家。她让细心的小妹提着大草包前来取鸡蛋,因为菜篮子、纸箱都会引人注目。于是我先将鸡蛋一个个用报纸包好,下面垫衣服、蛋的每一层又盖上衣服。并再三叮咛小妹小心行事,不能被别人发现。母亲回忆那时为了取鸡蛋,吓得她整日不安。万一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挤破了蛋壳、蛋汁流了出来,其“违法”行为必将公诸于世,问题就麻烦了。后来,母亲不愿我再去作“非法交易”,怕我引火烧身。
那时交通不方便,公共汽车不准时而且拥挤。有一次我带着菜也不敢上公共汽车,只有赶火车。下车以后,市内的公共汽车已经收班。苍凉的夜晚,稀疏的灯光,我拖着沉重的、比旅行箱还大、还重的一袋蔬菜在街上行走。走了一个多小时,提不动只有拖着走,四周无人影,心里害怕起来。但想起周末母亲在等待我,为我守着门,她不会早睡。心里一暖,步子也加快了,进门看见母亲的喜悦,我的疲劳也一扫而光。
记得除夕前一天我回家,次日必须返回。母亲让小弟陪我,带着儿子一同前往。下火车后,需步行半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那时黄昏已尽,四周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我们行走在铁轨上,弟弟背着儿子。突然呜呜一声长鸣,刺眼的灯光直射过来什么都看不清。我们三人只好拉在一起,往路旁的深沟滑去,待火车过去以后我们又才爬上铁路。小小的儿子紧紧的搂住舅舅的脖子一声不哼。
第二天清晨,无意中我远远看见一家小食店好像在卖包子。真是高兴万分,因为城里已经很少有面粉供应。过年吃包子已非常难得的,走近一瞧,却是馒头。失望中却仍然高兴,母亲和弟妹们不是很久也没有吃过馒头吗?于是我马上买了三斤,决定让小弟带回去让母亲高兴。可是没有客车可乘,我急中生智,到公路上去阻拦货车。一辆辆货车擦身急速驶过,我反复招手,司机们都视而不见。寒风阵阵呼啸,脸上刺辣辣,手臂挥软了、也招累了。小弟着急,儿子发呆,我仍不甘心。最后终于有一辆货车停下来,我赶快将弟弟带上馒头塞进了驾驶室。母亲当天终于可以和弟妹们吃上一顿馒头过年。
当市场供应有了好转,我们经常在周末与母亲、儿子一道上公园玩耍。特别是春天,母亲喜欢赶花会。她喜欢热闹、喜欢吃名小吃特别是红油水饺。记得那天从青羊宫出来不远,母亲看见一个农民担着青菜,她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惊喜地指给我看:“快看那边有农民卖菜”。我也感到很惊奇,每人每月才2两菜,菜是多么稀奇啊!我们连忙奔过去,虽然青菜是外壳叶子,且价格很贵,几乎相当一斤猪肉价格的两倍,但我们仍如获至宝。
58年和母亲、小妹,儿子在机关宿舍
1962年母亲和在成都的家人留影。
其它文章
【我的母亲】先生出事
【我的母亲】反右开始
【我的母亲】风雨之前
【我的母亲】生活的艰辛(2)
【我的母亲】生活的艰辛(1)
【我的母亲】父亲去世 (2)
【我的母亲】父亲去世(1)
【我的母亲】解放、土改
【我的母亲】平民生活(2)
【我的母亲】平民生活(1)
【我的母亲】大家庭(3)
【我的母亲】大家庭(2)
【我的母亲】大家庭(1)
【我的母亲】躲警报(3)
【我的母亲】躲警报(2)
【我的母亲】躲警报(1)
【我的母亲】逃难(2)
【我的母亲】逃难(1)
【我的母亲】母亲的娘家(3)
【我的母亲】母亲的娘家(2)
【我的母亲】母亲的娘家(1)
【我的母亲】电话里的母亲
【我的母亲】扫墓
【我的母亲】序
- 【我的母亲】分享后记 - 03/12/24
- 【我的母亲】母亲去世 - 03/12/24
- 【我的母亲】最后的岁月 (2) - 0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