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邓代昆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他书法上的独树一帜,开辟一家之风,还体现在他对艺术创作的深入见解。邓老师从小便精通四书,对古籍经典了熟于心,传统文化并没有对他现代书法的创新形成壁垒。
邓代昆,四川省成都市人。历仼成都市博物馆研究部主仼、学术委员会主仼,现为成都博物院书画艺术院院长,成都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员,成都市“非遗”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对外交流文化礼品创作特别指定书画家。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导师工作室第二届书法精英班、学术理论班结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囯文物学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国书法研究院艺委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四川省书协篆刻委员会副主任、理论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草书学会常务副会长,四川省书学学会副会长,四川省美协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顾问,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书法专委,成都市政协画院艺委。
众家评述之曾来德
○代昆对篆隶真行草各体书法,都有过认真的研习,成都武侯祠刻有他六千多字的楷字《先、后主传》,非楷非隶,颇富功力和异趣,很能说明问题。但他的长项仍是草书。他的22次中国书协主办展的入展和获奖作品,以及数十次包括西冷印社、国家画院在內的全国各省级书协主办展的入展和获奬作品,所用的大部分都是草书。他的小草书,古雅精致,很能看出他的传统功力以及四川文人所有的一种闲雅而又逸兴的情怀。他的大草书,开张放胆,颇见特征,表现出代昆的豪放个性以及他对大草书艺术的理解。除艺术创作外,代昆写过不少有关艺术的文章。他的一部50万字的《广艺舟双楫注译》,可以看出他对古代文献的把握能力和文字运用素养。书论家殷荪先生在序言中评述此书时用了六个字:“可谓功德无量。”足见此著对当代书坛的意义。
众家评述之田旭中
作为一个有多方面建树的艺术家,邓代昆取得的成就当然不止于草书,他也长于艺术一部40多万字的《广艺舟双楫注译》凝聚了他多年的心血。而他为友人黄奇逸先生《历史的荒原—–古文化的哲学结构》一书所作的校订,则表现了他制学的谨严与学识的广博。他又长于诗词(古体今体新体皆擅),精于音律,工于瞩对,时有佳制。篆刻也是邓代昆的强项,所制印章布局天然,线条流美,刀法精湛,多有奇趣,蜀中书画家的用印,大多出自邓君之手。他不常作画,但乘兴濡毫作山水花鸟,也能尽得真妙,具有很浓的文人意味。
就笔者认识的艺术家中,邓代昆的文才是少见的.他博学机敏,雄辩、诙谐、尤善文辞,倚马可待。不论是写恣肆汪洋的论文,还是独抒性灵的散文,不论是用凝炼精致的古典语,还是明白晓畅的现代语,都能得心应手,各臻其妙.这种学养和功力,恰恰是当今一般书画家最欠缺的.这又正是邓代昆艺术上的支撑点和得力点.广厦之下必然是牢固而坚实的基础。
众家评述之李鼎安
书家代昆《咏书古风》云:“天地有道兮道无形,心笼天地兮道化情,情注笔端起风神。闪电震雷崩云黑,曼舞轻歌新秋月,酿于心兮信手法。道生书兮书衍法,三代于今乱如麻。龟角金石呈不朽,真草隶篆龙蛇走。”可以说,单从文字讲,此诗形象铿锵,脉气沛然。再从理念讲,诗意玄奥而洗炼。“道”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概念,“道无形”却化生万千事物、万缕情丝。书家代昆欲以道化情,又以情注于笔端而成书,再以书衍法,即书之目标是法。所以,代昆之书法,不是字,而是法。难怪书家一辈子乐此不疲,原来是为了“衍法”。就像佛家弟子一生都愿意被“法华转”,即接受佛法的洗礼;等到自己的佛法境界高的时候,自己还能“转法华”,即丰富佛法的内容,推进佛法事业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让佛光普照人间。按古人讲,衍法有大衍天地之数和小衍人情之理的功效。其中大衍天地之数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里置之不论,而小衍人情之理就显得可亲可近,也就是说,衍法能使人与自然、人与万物、人与人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和谐发展。如此说来,书之衍法的作用可谓大矣。书法之衍法的效果,可以再借《道德经》之言而明之,其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里的“惟恍惟惚”、“窈兮冥兮”等就相当于书法家良好的书法状态,当有了这个良好状态之后,其书法的内容除了文字以外,还有“象”、“物”、“精”、“信”等,这不就是无中生有的过程吗?再加以引申,其中还有深情、诗意、诗歌思想,甚至还有美好人生、和谐精神等等。
众家评述之李林
邓代昆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他书法上的独树一帜,开辟一家之风,还体现在他对艺术创作的深入见解。邓老师从小便精通四书,对古籍经典了熟于心,传统文化并没有对他现代书法的创新形成壁垒。邓老师说,“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精华,它博大精深,却也缜密严谨。我的创作虽天马行空,却从没有脱离传统文化,因为它是根基、是本源,是我创作的不竭源泉;我的草书不仅严承师法,却也背叛师门。在我扎实学完颜真卿、王羲之的碑帖,怀素、张旭的狂草后,我就开始‘背叛’,去创立自己的风格。”邓老师认为,“传承传统是每个艺术家的必练基本功,当你对不同风格的章法结构、笔点线面的技法烂熟于心时,你才能随心而走。没有根基的创新便是风中楼阁,飘摇不定。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要做到‘变’,必须做好‘承’。”
信息来源于王军分享的链接,旨在对书法进行有效的国际传播,科学地普及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为弘扬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尽绵薄之力。原文链接:情注成书 以书衍法 | 邓代昆书法作品欣赏 | 中国书法展赛网 (cn5v.com)
以小见大 以懿文德 虚中有实——“竹裏徐行”谢季筠八秩书法展观后
品张水战书苏东坡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有感
四川省诗书画院|郭强讲座《汉印空间的审美与设计》&“源浚流长”建院40周年成果展
侯开嘉以《善疑•求真•创获一一与青年学子漫谈如何治学》为题于四川师范大学美术美术学院•书法分院作学术报告
扬子江心水 蒙山顶上茶一一蒙山茶全国书法大赛作品展观后
实事求是,何以难哉?一一纪念邓小平诞辰120周年沉思录(草稿)
“不一样的苏东坡,不一样的周啸天”一一听周啸天在成都规划馆说苏东坡小记
余政做客翰墨天府成都书法大讲堂公益讲座《篆刻技法与艺术》
- “金槍司令”激情繪製香港影星,纽约發佈畫冊展出原作 - 10/25/24
- 从技术突破与探险精神看ChatGPT - 07/17/24
- 哈耶克认为“自然垄断”极为罕见(二) - 07/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