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临近,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潜在举措,尤其是关于乌克兰和台湾的问题,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在美国引发了讨论,甚至在中国大陆也备受关注。中美两国在东西方的全球冲突中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因此对特朗普可能的政策走向,尤其是其对复杂国际局势的态度,产生了许多猜测。相比之下,民主党候选人大概率会延续现行的外交政策,政策框架相对稳定,变化不会太大,而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言辞和充满不确定性的风格则让外界更加担忧。
我们在这里将重点讨论特朗普若再次当选,他可能采取的外交政策。尽管他过去的记录显示出对抗全球对手的决心,但其交易式风格和政策的不一致性让人们对未来的美国外交政策充满疑问。一方面,有人担心他“美国优先”的思维会导致削弱对战略盟友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有观点认为他的历史记录表明,在对抗俄罗斯和中国等对手时,他表现出相对强硬的立场,或许表明其言辞并不完全反映其实际外交政策。
对特朗普可能在乌克兰和台湾问题上采取的外交政策的关注,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美国全球盟友关系的广泛担忧。这种担忧不仅关乎乌克兰和台湾的安全,也涉及美国如何在日益变化的全球格局中平衡国家利益与全球责任。对于美国国内部分选民而言,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符合他们希望美国减少在海外投入的需求;但从全球战略角度看,美国对乌克兰和台湾的承诺具备重要的象征意义,不仅关乎对相关国家的支持,更是对现有国际秩序和规范的维护。
对于许多外交政策专家和国际观察人士而言,特朗普的交易式外交政策是一大特色。他在2016年竞选时提出“美国优先”的立场,强调美国的外交关系应建立在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因此曾公开质疑北约及日韩等长期合作关系的价值,要求美国的盟友承担更多的防务责任。这一观点引发了外界对其在乌克兰和台湾问题上可能采取削弱支持的政策调整的担忧,即他可能将这些盟友视作“资产”而非坚定的盟友,从而在直接利益优先的前提下进行策略调整。
特朗普在2024年选前演讲中宣称自己上任后可在24小时内解决俄乌战争,但未提供具体方案。这一表态引发外界担心,他所谓的“解决”可能意味着对乌克兰施加压力,迫使其在领土问题上对俄罗斯妥协,尤其是在克里米亚和东乌克兰等敏感区域。这一可能的举措可能会对乌克兰的主权完整产生深远影响,并削弱西方对俄罗斯扩张行为的集体遏制,甚至为其他地区的领土争端树立不良先例,进一步危及全球安全。
相比于乌克兰,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更加复杂。他的政府通过军售和高层访问来加强对台支持,但他也曾表示台湾应支付更多保护费用,暗示出某种交易性关系。这种言辞令台湾支持者和安全分析师担心特朗普是否会在与中国的博弈中牺牲台湾的利益。布鲁金斯学会的报告也指出,美国的对台政策需要保持一致性,而特朗普在对台政策上的摇摆不定,例如在军售支持和财政负担要求上的变动,令外界难以清楚地把握他的真实意图,这种模糊性可能导致台海地区的军事对抗风险上升。
不少人认为,特朗普的政策不仅会影响乌克兰和台湾的安全,还可能动摇美国整体的盟友体系。若他推行“负担分担”政策,要求他国承担更多防务费用,可能会导致盟友对美国信任的下降。信任的削弱将使美国的全球影响力受损,并影响其在多极化世界中的主导地位。
特朗普的行为历史也显示,他在商业和政治上展现了鲜明的交易性思维。在任总统期间,他经常质疑美国与长期盟友的关系价值,要求北约及亚洲伙伴在国防预算上承担更多。尽管特朗普的交易式风格为国际事务带来不确定性,但其过往行为表明,他在言辞与实际行动上有所分离。特朗普擅于发表挑衅性言论,这些言辞往往被用作谈判筹码,以测试对手的底线。
例如,尽管特朗普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普京的“尊重”,但他的政府对俄罗斯的选举干预、网络攻击以及克里米亚问题实施了严厉的制裁。他的政府对俄罗斯的威胁实际采取的应对措施,并未因其言辞上的“友好”而放松。因此,尽管特朗普口头表示自己能够迅速解决俄乌冲突,但其实际行动表明他可能会继续支持乌克兰,以制约俄罗斯在东欧的扩张。
同样,在应对中国崛起方面,特朗普采取了激进的政策,尽管他声称自己是中国领导人的“好朋友”。在商界时期,他以对华贸易谈判闻名,而在总统任内,他发起了贸易战以应对长期贸易不平衡和知识产权盗窃问题,这实际上背离了美国对华政策的长期方针。特朗普显然将中国视为经济和战略对手,其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技术禁运措施以进一步遏制中国。这些政策表明,尽管特朗普在言辞上可能会利用台湾问题作为杠杆,但根据其历史记录,他很可能会继续支持台湾的军事和外交,以对抗中国的影响力。
这些例子表明,特朗普的“交易式”风格并非意味着放弃对盟友的支持,而是通过鼓励盟友承担更多责任来增强联盟的整体实力。他或许会利用大胆的言辞作为开场策略,但其实际政策往往显示出对对手的抗衡承诺,反映了其在商业领域形成的为自己谋求最大利益的强硬谈判风格。
要全面理解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必须考虑其成长背景及在纽约的职业生涯。纽约作为一个文化多元、竞争激烈的城市,塑造了他的世界观,使他具备了处理复杂局势的韧性和适应力。作为在纽约长大、成长并成功的商人,特朗普在一个最复杂、最富有挑战性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这种背景对他的影响深深扎根于骨髓之中。
因此,面对俄罗斯的扩张,特朗普的纽约成长经历赋予了他在应对强势对手时的天然“抗压性”。尽管他曾表示对普京“尊重”,但其政府在对俄罗斯的制裁上从未手软。这种“强硬谈判+制裁施压”策略可能延续至未来,以遏制俄罗斯的野心。
在中东的冲突中,特朗普以往采取了激进措施,如退出伊朗核协议并对其实施经济制裁,显示出他更倾向于通过极端压力来控制局势。这种非传统的解决方式偏好,可能在中东冲突升级的情况下,为优先考虑美国的战略利益而采取更大胆的措施。
在应对中国的工业和军事威胁方面,特朗普深知经济对抗的重要性,尤其在面对中国这样前所未有的经济强国时。他发起的对华贸易战以及技术禁运显示了其对抗中国的韧性,表明他可能会继续通过经济和战略支持台湾,以制衡中国的影响力。
可以说,特朗普的成长环境和职业经历赋予了他与传统政客截然不同的行事风格。作为纽约的商人,其性格中充满斗争性和适应力,这些特质在应对俄罗斯的扩张、中东冲突和中国崛起时尤为明显。特朗普的谈判风格不仅在言辞上制造压力,实际行动中也表现出务实的策略。尽管他的言辞令人难以预测,但其实际政策反映出其“纽约式”务实和韧性。如果他再次当选,可以预见他可能会继续以“开场白施压+实际支持”模式应对全球局势,以维护美国的战略利益。
我的其它文章
移民与选举 11:移民人口税收创业教育医疗
移民与选举 10:人口增长与美国的未来
移民与选举 9:移民政策的经济挑战与批评
移民与选举 8:移民对经济的积极贡献
移民与选举 7:候选人的可能政策 — 特朗普
移民与选举 6:候选人的可能政策 — 哈里斯
移民与选举 5:政治分歧—共和党对移民的态度
移民与选举 4:政治分歧—民主党对移民的态度
移民与选举 3:社会对移民的看法 (二)
移民与选举 2:社会对移民的看法 (一)
移民与选举 1:移民的历史背景
选民关注点如何影响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
2024美国大选:摇摆州选民关注点变化分析
2024美国大选:关键摇摆州选民关注点
朝鲜战争与俄乌战争:两个泥潭中的大国博弈
从从谷歌搜索看美国选民这次选举关心的十个主题(2)
从谷歌搜索看美国选民这次选举关心的十个主题(1)
从谷歌搜寻看美国大选候选人辩论时选民的关注点
美国大选我投谁
海外漫谈: 留学申请的作业 (7)
海外漫谈:留学申请的作业(1)
海外漫谈:留学申请的作业 (5)
海外漫谈:留学申请的作业 (3)
海外漫谈: 留学申请的作业 (6)
- 数字时代隐性威胁在法律与政治中的定位 - 01/12/25
- 大国竞局(六):政策整合与国家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 12/03/24
- 大国竞局(五):能源政策与战略自主的未来 - 12/01/24